专才虽难得,T型正当时,最好是奔驰型;上岸,创业都自由

很多年以前,一位咨询界的元老谆谆教诲:“很多公司的培养和晋升体系是按照垂直方式来培养的,但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T型人才。” T型人才并没有标准,简单的来讲就是“一专多能”,或者“通才”。比如管理咨询顾问的T型技能示例:具有工匠精神的专才很稀缺,但是对于管理咨询顾问而言,通才的必要性确实远大于专才。 为什么? 因为,管理咨询的目的是解决客户的商业问题,而很多时候确定什么是“正确的问题”,以及“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来解决。“怎么解决”实际上相对比较容易。这在前文《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也有阐述。 T型人才更能定位“正确的问题”咨询顾问需要不断的检视自己是不是在解决“正确的问题”,是不是选择了“合适的工具”。过去的咨询经历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从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企业的问题。 比如:财务顾问很容易看到企业的计划预算问题,“业财一体化”问题;解决企业问题的方式通常通过战略到计划预算及业财一体化的方向去解决。专业工具有一大筐。 人力资源顾问觉得企业的问题都是人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从战略到组织及人才的方式去解决。专业工具也有一大筐。 技术顾问常常觉得很多的问题是由于管理层不懂得应用技术手段解决业务问题,更别说技术领域的很多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业务,比如产品化,敏捷,数字化等等工具方法也有一大筐。 战略,运营,流程,ERP顾问…… 我们不分顾问的高中低,每个专业都从应该从自己的角度想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是,此时此刻,哪个问题,哪个工具是最合适的,“跨专业”就比“单专业”重要多了。 顾问常常说,企业内的“部门墙”太厚。实际上,咨询顾问专业之间的“专业墙”一点也不薄。 所以T型人才结构特别重要,如果一个顾问不具备多项专业领域的知识,就无法避免以自己擅长的工具来解决客户的问题。时间长了,甚至出现“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客户的问题。 “专才”转型难MBB这种顶级咨询公司培养通才顾问,但很多规模更大的公司主要是培养专才到很高的级别,再转行业顾问。然后在项目上通过人员搭配,形成"行业顾问+专业顾问"的组合。 专业顾问经过十多年训练如果需要转成行业顾问,如果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性的按照T型人才结构要求自己,几乎无法快速完成转型。 非常感谢前辈当初的金玉良言,帮助我们一直按照T型人才结构要求自己。 但是, 我发现T型人才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咨询顾问的培养和训练还是聚焦于专业能力上的横纵向扩展。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技术的快速升级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模式的快速突变。 咨询顾问可能需要向“奔驰型”人才结构转型。 “奔驰型”并不是对“T型人才”的否定而是扩展。 “T型人才”总体上还是专注于上图种的“专业技能”这个维度,但是只这个维度的突破,对于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上还是势单力薄了。 原色咨询专注于少数行业,“被迫”要求顾问全部往“T型”结构转型,虽然痛苦但也有一些成效。 随着与客户服务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如果要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咨询顾问需要按照“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本身的要求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图谱。 商业敏感商业敏感度表现在财务敏锐,市场导向和全局观。 由于宏观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快速变化,不断学习把握经济规律的同时,快速理解市场运行方向,支持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之事。 “说好的三年规划说变就变”,如果是因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调整,也无可厚非。 财务“敏锐度”亟待提升 很多顾问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几乎不了解企业的资源约束,更别说“拷问”自己的咨询方案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绝大部分专业顾问并不花太多心思在“怎么赚钱”上。而企业家做的每个决定,每个管理体系优化,最终目的都会落在“赚钱”。 当我们长期关注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上市公司财报之后,发现:原来的咨询方式忽视了咨询项目对企业价值,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过程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约束,以及资本对企业竞争产生的影响,都被很多“专业咨询”所忽视。 全局观先天不足前文已提到,专注专业的顾问,容易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企业的问题。更何况,绝大部分的咨询项目已经限制在一定的管理范畴之内而不是企业的全局。 对于企业而言,每一个决策都不是孤立的,都可能受全局影响,也可能影响全局。举例来说,当企业选择区域扩张的时候,不是新开门店这么简单。配套工厂,供应链,以及整个公司管理的组织,流程和技术乃至企业文化都可能受到影响。 更何况,还有更多管理咨询较少涉及的领域,很多时候至关重要:工商、财税、法务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四大相应的Advisory部门较少称为管理咨询);各种地方执照,拿地政策等条件直接限制了业务设计有没有可行性。 资产与资本结构,涉及企业贷款,融资估值,上市地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业务模式。 劳动法及社保相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用人策略等等。 咨询顾问的认知边界如果不能持续扩大,而过度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事实上变成了“井底之蛙”。 领导能力很多咨询公司都提供“领导力发展”相关的服务,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咨询顾问极度缺乏领导力的训练。 咨询顾问缺乏的与领导力相关的训练,将会导致无论是“上岸”还是“创业”都会出现极大的风险。 在咨询环境下的很多假设,在“上岸”或者“创业”后将被完全颠覆:1.    团队有相似的职业素养2.    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3.    公司有正规的体系和规范4.    资源比较丰富…这个列表可以列很长,这是“平台”的优势,让每个螺丝钉有了发挥的价值。但是离开了“平台”的螺丝钉,就会发现无法驱动整个系统运转。 “上岸”或者“创业”后,需要的领导能力平时未被训练:1.    战略愿景(画饼能力)2.    承担业绩目标(兑现)3.    做决定,并且承担决定的后果(抗压)4.    带领风格各异的团队5.    身先士卒(脚踏实地)6.    整合外部资源… 这些能力在一般的咨询方式中很难被实践,但是咨询顾问如果希望向“奔驰型”能力发展,为将来“上岸”或者“创业”打好基础。自己需要想办法积累和锻炼这些资源和能力。 比如:1.    自定义项目愿景而非“项目范围”2.    项目以驱动客户业绩为目标,而非交付报告3.    参与Bidding4.    保持自己做深访和方案5.    扩大专业以外的人脉 除了这些,我认为咨询顾问上岸或者创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思维模式:咨询顾问一般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思维和眼光聚焦于困难和风险。而且咨询顾问非常“理性”,就算亲眼所见也不会轻信。而创业者和企业家一般善于发现机会,思维方式上聚焦于如何把机会转化为现实。 当一个顾问在面对困难时,不断的思考机会在哪里,估计离“奔驰型”就越来越近了。 恭祝新年快乐!

0 Comments

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

入行咨询转眼就二十年了,眼看互联网的崛起,创业的红火,而咨询行业似乎已经辉煌不再。 有很多同事上岸,或者加入互联网公司,个个成就斐然。但我选择继续留在咨询行业,还组建了一个纯管理咨询公司。虽时常忐忑,但总是觉得咨询应该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了解咨询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咨询行业的兴起是基于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有大量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这不正是中国经济的现状吗?为何国际顶级咨询公司动辄收费千万,而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生存艰难?客户想做的vs我能做的“客户想做的”越来越新,而且传统咨询公司并不擅长。各种数字化,人工智能,IOT,云计算…还没学会就已经换了套路。 过去咨询公司常常拿着国外的案例(虽然顾问自己也没去过那个案例),加上一套方法论就开始给其他做咨询。 现在中国的客户场景在国外找不到案例的情况比比皆是,费尽周折找来一个相似的案例发现中国的客户的规模和效率已经远超“最佳实践”的水平,搞得顾问无从下手。 “客户想做的”和“我能做的”交集越来越少。 我反思: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定位”、“心学”抢走了咨询的生意。而是咨询行业被过去这些年商业上的成功迷惑了初心,期望通过简单的案例复制和标准解决方案赚取高额利润。经营公司这几年,慢慢印证了自己对咨询行业衰弱的判断,也坚定了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  “咨询的衰弱,是因为忘记了图中缺少了另一个圆。”“客户想做的”不一定是对的摸清楚“客户想做的”已实属不易,但咨询作为企业服务里最高端的部分,搞清楚“客户想做的”根本不够,甚至是误区。 客户需求很容易随着各种流行快速改变,更容易被“教父们”带着跑。更何况,客户也容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客户想做的”当成真正的客户需求,是咨询走向没落的开始。 “客户该做的”绝无雷同“客户该做的”也可以说是“对客户最重要的事”。我相信每个的咨询顾问都想做“对客户最重要的事”。 每个客户“最重要的事”一定不同,同一个客户在不同时期也一定不同。 能否准确的判断客户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高度取决于咨询顾问的业务洞察力和商业视野。不是每个客户都需要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 咨询顾问如果不对宏观环境,产业趋势,企业竞争环境以及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无法针对客户面对的“整体环境”做出判断,不可能判断出“客户该做的”事。 推动客户往“该做的”走真正的顾问致力于推动客户,扩大“客户想做的”和“客户该做的”交集,而不是与自己能力的交集。 因为“客户该做的”并没有可衡量的标准,我想只有顾问心中才知道,是在把客户往“该做的”推,还是往“自己能做的”推了。 我见过令人敬佩的咨询顾问,在明知将客户往“该做的”推的时候很可能吃力不讨好,但还是坚持,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项目机会。 我也合作过令人敬佩的咨询顾问,把客户往“该做的”推,但并不是该咨询公司自己能够交付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客户调整内部资源的聚焦,引入其他咨询公司,推荐外部人选等,尽心尽力帮助客户管理自身“项目范围”以外的工作。他说:“我的范围是帮助客户成功”。 作为外部顾问,中立身份可能是最大的资产了。如果不能秉持专业精神讲真话,既不能像内部高管扛起责任,也不能像人力外包一样卷起袖子干活,价值为负。 从业这么久,应该说走了不少弯路,最后还是回归到初心:只做“对客户真正重要的事!” 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持续的自我提升,确保有能力确定什么是“对的”,更加重要的是,在面对"该做“的压力和”能做“的诱惑时,能够面对自己的初心。 原色咨询期盼怀抱咨询初心的你加入!我们的核心要求:坚信通过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对规律和事物本质具有好奇心高度自律,快速学习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本科毕业于顶级院校 简历请投: hr@uanser.com

0 Comments

“网络加盟模式”成就了多家上市公司,并在继续壮大,奥秘何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特征,激发了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极大动力,这种基础制度和动力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快递行业,将这种制度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网络加盟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并在其他行业和国家快速复制。“网络加盟模式”还有很多弊病,但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原色咨询认为,中国的“网络加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关键成功因素,有望成为“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典范。                             以“四通一达”(申通,韵达,圆通在A股上市,中通,百世在美股上市)为代表的“网络加盟模式”快递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成功上市,盈利能力也很优秀。 不仅五家企业上市,在看得见的未来还有更多“网络加盟模式”的创业公司不断上市。 不少加盟商会反对这种说法,特别是曾经投资失败的加盟商,认为加盟模式有很多弊端。但是不可否认,数以千计的加盟商也从普通劳动者变成了财务自由的企业家,创造了自己的事业。早期的加盟模式完全是市场所迫,总部因为没钱投资,只好由各地加盟商共同投资来完成整个网络的建设。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不少公司开始逐步减少甚至消灭公司内的加盟商。 而真正成功实现从“加盟”转型成“直营”的只有“顺丰速运”一家,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复制成功,“顺丰”只此一家。而继续坚持“网络加盟模式”的公司却层出不穷,在不断的质疑声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些“网络加盟模式”的参与者本人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加盟模式”正是融合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经营理念,有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式商业模式”。 原色咨询共享多年以来对“网络加盟模式”的深度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务实创业的公司提供借鉴。快递企业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中间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十多个加盟商之间不断进行快件交接也不为过。而且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所有的快递企业都需要服务全国,而不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地区。高度“相互依赖”的意思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项服务失败,实实在在的“我少不了你,你也少不了我”。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都可以威胁到整体服务的完成,似乎不符合企业管理的常识。 很多人不断在思考:“顺丰的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无法复制。如果就采用加盟模式,如何才能解决端到端服务的稳定性问题呢?” 后来发现这种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仅没有造成失控,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微妙平衡。 比如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会导致整个网络的不稳定,这就意味着所有其他的加盟商都有最大的动力和要求这个加盟商尽快恢复服务。其他加盟商愿意:主动帮助,收购加盟商,受影响的加盟商集资补贴弱势加盟商等等。出现了“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 这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需求推动了总部的服务职能,这种情况一多,势必需要总部对所有加盟商的状态,扶持,补贴,服务恢复以及网点转让进行管理。这种自上而下产生需求,再自上而下进行平衡的模式基本上是整个“网络加盟生态管理”的基本逻辑。当然有些总部越走越偏,把这种本来的生态平衡角色转变为“收各种过路费”。 这也是后面一切故事的基础!“网络加盟模式”的商业基础是对“地盘”(经营权)的尊重,也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一种设定。 比如加盟商出钱加盟一个区域的经营权,就意味着:正常情况下,这个区域的所有客户永远是加盟商的;公司独立经营,总部无权干预加盟商的实际经营管理;公司自负盈亏,自己投资,如果倒闭不仅血本无归,同时会失去经营权;经营良好,既可以享受经营利润也可以通过转让经营权获得“资本”收益。 这里的经营权设定是“网络加盟模式”的根基,类似于“私有土地”。公司内其他加盟商包括总部无权进入加盟商的地盘开发客户。(曾经的各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地盘的大小和特点,需要承担“业务量”,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需要根据承包土地面积上交规定的“公粮”。“经营权”作为加盟商的私有财产,“网络加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类似的经营和激励机制。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形成了一种企业平台下的市场经济环境。 比如,一个加盟商投资了某个城市的经营权。这个时候,这个城市的快递业务完全不足以盈利。而加盟商不仅仅租仓库,买车辆,招员工,开发客户,还需要承担这些投资失败后无人承接的风险。 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始动力,把经营好这块加盟区域当成了事业,更何况,当这个区域的快件业务起来后,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入场购买该地区经营权。 当初坊间的很多故事大概都像这样:某某花了200万买了一个区的经营权,过了1年500万卖了;接盘的人投了200万,又分成了三块更小的经营权,一共1500万卖掉了… 对于这种“炒地盘”的行为,在当初形成网络初期,吸引更多资本和经营人才加入这个行业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再者说,哪个证券市场不都是“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快递经营权市场过去二十年的总体表现如果有指数的话,应该不会比真正证券市场逊色。 对于一个“证券市场”而言,为了吸引更好的“投资标的”以及更多的投资者,公开透明以及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规则至关重要。所有“网络加盟模式”的总部职能都是在制定和维护规则,很多时候称之为“政策”。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几乎决定了同等规模下两个加盟网络的经营表现。 在完成基础的商业规则设定后,还有一项重大商业创新必须强调,就是“面单”。读者可能会奇怪,贴在快递上的一张记录地址的“面单”怎么成了重大商业创新?“面单”涉及过多的行业专业属性,我们试图简单解释如下:“网络加盟模式”下,“面单”的基本定义是加盟商可以发运快递的基础凭证。只要手上有面单,就可以向客户收件,并赚取收件价格与交给后续承运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价。所以,手上有了“面单”,你就可以开始赚钱了。因为有“面单”就可以赚钱,因此,“面单”需要提前购买。一张印刷成本0.08元的“面单”,基本价格在1元左右。因为“面单”的商业属性及价值,“面单”开始产生流通价值,一级加盟商1元购入后,加价卖给二级加盟商。“面单”的实际作用类似于“货币”,其防伪与管理要求也一致。而且由于“面单”同时具备更多的信息,对于管理跨区销售以及货物流程有了远大于交易凭证的价值。 过去“网络加盟模式”,公司的经营利润基本等于面单的销售额,因为“面单”只相当于品牌使用费而没有运营成本需要支付(0.08的印刷成本现在由于电子面单的推广也下降了)。公司的其他经营成本基本上还是按照成本加成模式,转嫁给加盟商,所以优秀的“网络加盟模式”还是能够实现超高的经营利润。 “面单”除了基于交易凭证产生了金融属性,由于本身与商业流转,货物属性,收发件人,乃至流量流向的众多有价值信息的积累,还在持续产生更多的衍生价值。 我想做个不恰当的类比,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以及SaaS创业模式,基于流量收费和大数据的价值创造。这在“面单”上早已实现,每张“面单”不就是SaaS甚至是BaaS的最佳实践吗?前文提到过,“网络加盟模式”里客户是掌握在加盟商手里的。虽然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件事情从心理上都无法接受,但是在电商领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产生重大问题,事实上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 电商快递从淘宝的2C转型到天猫京东的2B模式的时候,咨询顾问都担心,原来实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加盟商无法满足与大B商家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加盟商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候,无论从定价,贴身服务,及时响应以及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上的潜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随着电商从C端迁移到B端以及国际,这些加盟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加盟商转型为“综合物流服务商”。 快递物流行业由于交易量规模巨大以及波动性不可控,运营网络规划与优化都是世界级难题(UPS称自己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网络加盟模式”早期主要通过不同省区之间的不断谈判来优化路径并进行终端定价,虽然这些年也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进行优化和定价支持,但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结算机制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网络加盟模式”里的主角是成千上万的“老板”,总部最合适的定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园丁”。每一个节点都在基于自身的最优解,并与其他组织进行不断的“谈判”,形成了一种动态稳定并持续优化的状态。 也有些企业在初步成功后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有“上帝视角”,忘记了作为“网络加盟模式”的核心在于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在一个生态系统下,想要做“上帝”的都已经倒下,但也绝不会缺下一个想做“上帝”的人。 原色咨询认为,虽然“网络加盟模式”有物流行业的特征,但是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超一般的连锁加盟,或者“合伙人”机制,值得所有分销和零售类企业学习。

0 Comments

“飞猪”坠落,准备好接盘天降猪肉了吗?

在过去几年里,靠“鼓风机”吹起来的“飞猪”们,2019年将注定是痛苦的。相反,天道轮回,对于那些曾经被“嘲笑”错过了风口的传统流通企业而言,眼下也许正是遇到了实现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天赐良机,当然,前提是策略得当。让“猪”再飞一会儿在天上扑腾翅膀的“飞猪”们,其中有突破性技术或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的,应该已经蜕变为“雄鹰”了,恭喜他们,可以在这蓝空中继续骄傲地翱翔一段时间。但是市场上还有很多靠着“鼓风机”吹起来的业务模式或管理水平并不完善的“飞猪”,并未真正长出可以翱翔的双翅,在风量和风向发生改变的时候将遇到严峻挑战,分分钟有被地心引力拉回地面的可能。 这些“飞猪”或“飞鹰”在过去几年给传统企业造成了不少冲击,但功劳也不小。因为他们的不羁思维和创新勇气,带给传统企业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2019年,在“飞猪”们继续坚持和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企业可以冷静的盘点一下这些年“飞猪“们闹哄哄的折腾中留下的“有价资产”。 以用户为中心O2O、全渠道、精准营销等概念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是直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才真正绽放。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深入各类应用场景,尤其是消费端的应用场景,才真正启发、教育和帮助了线下企业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全渠道“以及什么叫“以用户为中心”。全渠道的核心是全方位全场景的服务客户,而不是简单的开拓更多的销售管道。 我们看到,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无论它处于什么行业、位于价值链的哪一段,几乎言必称“以客户为中心”,但事实上,对比移动互联网企业不惜把用户宠坏、不断深挖用户的每个“痛点”甚至“痒点”的行为表现,这些传统企业在研究客户、服务客户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正是这些创新型企业,在燃烧资本的同时,切切实实地教育了所有人何为“极致用户体验”,并推出了各种“宠用户”工具。 打破渠道壁垒在电商蓬勃以前,大部分流通企业连自己有多少库存都不知道。大量的压货以及渠道商与品牌商之间的博弈导致各种信息失真。当然这种现象现在还有,但是严重程度已经降低很多了。 淘宝在发展之初的确“助长”了底层分销商的串货销售,但在各类O2O及“新零售”层出不穷的迭代努力下,传统企业长期存在的“渠道博弈“逐渐转换成“新老模式的竞争”。借助各类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企业对渠道乃至终端用户的了解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至少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可视化、透明化,这样企业在设计与渠道商、终端用户的利益协同时,有了更周全的信息支撑。 随着2C机会的枯竭,大量的模式创新盯住了2B市场,为传统企业推动持续的渠道乃至供应链协同起到“鲇鱼效应”。 懂业务的技术人才在移动互联网创新推动下,不仅吸引和锻炼了大量技术人才,同时推动了技术人员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各类技术人才在膜拜张小龙等“产品经理”的同时,也推动着整个行业内技术应用与商业应用的不断融合。 传统企业里经常还是会遇到业务与技术团队之间的隔阂,但是这一困局在互联网企业内已经有很好的解决,无论从工作模式上,还是管理理念上,他们都将成为传统企业学习的标杆。准备救生圈然而,随着“鼓风机“马力下降,还是会有一大批“飞猪”即将坠落。传统企业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而是紧紧抓住这一天赐良机,真正实现借力发展。无论是由于“飞猪”退出,留下的市场和客户机会,还是“飞猪”自带的技术和团队,都是传统企业眼红的优秀资产。而安全稳妥地承接这些资产,则需要企业提前准备好“救生圈”。 O2O赋能线下业务不讨论O2O是否过时,通过更多的新技术应用来帮助线下业务发展,是2019年的重要举措。传统企业更应该趁此窗口,通过引入更多新技术直接帮助线下业务转型。不过,我们并不建议进行大张旗鼓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重大资源投入的线上业务开发。因为:帮助线下业务提升全渠道和服务客户的能力,是为了在支持业务发展的同时,储备承接“天降飞猪”的能力;真正的线上业务和数字化还是通过引入真正的互联网化团队来操盘更为合适。 但是,传统企业要达到能掌控互联网团队并与之无缝协同,这件事还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比较合适的的方式还是充分尊重互联网技术团队,充分授权使其独立运营。静待飞猪坠落都说2019年有很多不确定性,我想不确定的只是时间和数量,而“飞猪坠落”是确定事件。 凡事预则立,传统企业需要做好的是聚焦主营业务,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储备足够的能力和粮食,在继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同时,提升嗅觉和触觉,采取“适度试水和轻度孵化“模式,准备承接“飞猪坠落”后空出来的市场客户以及核心团队。 接下来,就等待目标“飞猪”的出现。如何消化天上掉的“肉饼”不同规模和阶段的传统企业,所接盘的“飞猪”类型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这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也是由传统企业在整合创新业务上的格局和能力所决定的。强强联手对已经上市的传统企业,建议关注那些具有较大收入规模且营运毛利能够打平的实力“飞猪”。传统企业拥有的线下门店、供应链、盈利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都是这一类“飞猪”们的短板。如果规模较大的”飞猪“能够平稳落地且保持独立运营,那么传统企业的线下供应链等优质资源,将有助于其实现二次飞跃。这一次的飞跃将是传统业务和线上业务的互相借力,共同创新!2018年大家已经看到很多线下为主的公司并购线上为主业的公司的成功案例,但是反向的并购整合成功率就低了很多。沙中淘金未上市的传统企业,建议关注具有较强产品和实际运营能力的“飞猪“,这类互联网公司,虽然收入不好看,也未能完全独立运营,但其产品有较好的前景,管理团队实力强,技术领先,那么传统企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些优势,由自身线下业务贡献收入利润,结合和支持线上业务的增长,在考虑通过新技术为传统业务赋能后实现协同价值,为整个公司实现整体的价值提升创造了条件。 无论是承接整个公司还是核心团队,我们还是强烈建议新技术团队独立运作,并且给与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支持。 避而远之对于那些纯粹通过补贴购买市场、玩弄“生产关系”的创新模式,我们建议避而远之。相反,传统企业更要防止的是,这类不靠谱的”飞猪“在坠落时还有可能砸伤市场,殃及池鱼,给传统企业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强烈建议,要小心提防并回避为这类公司服务,更不要赊账,不要和这类企业发生任何关系。 结    语传统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应用新技术服务传统业务做好准备等待天上掉猪肉尊重新事物实现双向互补 祝,2019真正实现转型!

0 Comments

新年福利:2019增长策略

《2019年度规划和关键举措》建议收入类举措在春节前尽快启动,本文作为新年福利提前曝光2019年不少流通企业可以采用的增长策略。策略之间相互关联,请量力而行!重新聚焦核心业务过去几年很多公司采用了横向扩展品类的方式促进收入增长,无论实际效果如何,2019年更加合理的策略都是重新聚焦在优势产品,核心业务。公司形成的品类和运营优势基本成型,收入增长虽然重要,但保持有盈利的增长更关键。在优势品类和渠道聚焦,通过不断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规模化和更加精益化的运营降低运营成本,还要预防在核心品类上可能遇到的“垂死挣扎”者的非理性竞争。过去几年尝试多品牌多品类的公司,如果新品牌和品类并没有成功的从孵化期进入成长期,为公司贡献收入增长以及利润,2019年建议重新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投入,对于长期没有起色的孵化业务和产品,建议剥离。不少传统企业过去几年受互联网公司影响也纷纷进入电商,虽然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这些跟风的传统企业,在电商业务赔本赚了几年吆喝后,猛然发现传统线下门店运营的壁垒和优势才是自己最大的资产,互联网公司的“新零售”似乎也没有颠覆自己。传统企业在电商业务上如果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建议在2019年暂缓原有模式的持续投入,通过新的方式进攻线上业务(另外撰文叙述)。聚焦核心业务无论是产品还是渠道,都是做好准备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优势维度上,而且这是后面配套策略的基础,在核心业务上都没有形成明显竞争优势的“生存者”请勿采用本方案。 优势市场改革并拆细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市场,我们经常成为“产粮区”,无论是因为本身市场的容量密度还是由于企业还在发展过程形成的地域性优势。企业在优势市场形成了很强的壁垒和盈利能力,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采取直营或者类直营的模式,因为这是公司的粮仓也是肥肉不舍得给别人。就像星巴克这样的国际大牌也是这样的策略,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的策略需要进行二次改革。越是有肉的地方,越需要与人分享!在第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比如星巴克将零售业务卖给雀巢)后,优势市场增收策略是重中之重。优势市场的负责人一般在公司的地位高,而且公司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担心,导致优势市场变革缓慢。而我们建议企业在优势市场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通过采用更有吸引力的分享机制扩大优势区域的投入,比如:加盟,承包。很多企业完全忽视了优势区域的市场潜力,但是优势区域由于需要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方式,不采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反而无法推动。当公司推出在优势区域的合伙人(加盟)方案,优选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承包二次创业时,你相不相信这些优势区域又会重新有了增长的动力?而公司从前端门店的重资产运营解脱出来(更何况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聚焦于公司品牌,产品,线上以及用户会员的运营,在运营后撤的同时提高对消费者的深度运营。优势区域由于历史沉淀的品牌和运营能力,适当的后退并不会对品牌和客户体验造成伤害,应该是通过激活了一线的动力反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可惜绝大部分企业是在弱势区域加盟,而弱势区域的品牌,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加盟商亏损退出,陷入恶性循环。 培育市场强化自营当公司的核心运营资源从优势市场逐步后撤时,选择其中的重要能力投入又快速成长潜力的培育市场。大部分几十个亿的流通企业在本地形成了很强的优势,但是在800公里半径以外的辐射能力就远远不足。对于这些培育的市场,不少企业单纯采用加盟,或者先打线上品牌再落地线下门店的方式,我们认为效果不是最理想。将优势市场核心能力提炼后投入到培育市场无论是市场管理人员,供应链还是工厂运营,凡是有助于培育市场快速提高竞争力的,公司应该将这些优势资源有策略的投入。特别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在优势市场可能安逸太久,但是如果企业家能够激发这些人投入培育市场将事半功倍。无论是新产品,新地区我们都强烈建议由在公司已经证明了实力的“老人”牵头,帮助在培育市场调动公司资源以及取得总部各部门支持上至关重要。培育市场的品牌以及运营能力都在建设过程中,期望将这部分能力的构建通过外聘或者外包(加盟)的方式来实现是自欺欺人的。对于尚未开发的市场以及渠道,2019年建议暂缓投入。 线上业务精兵突进把线上和线下分开看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情况远远没有到全渠道整合状态,理性的来看绝大部分传统企业的线上业务是失败的。无论是独立的电商团队还是全渠道,数字化门店等等离预期效果太远。趋势不可改变,只是用什么姿势来拥抱!计划另外撰文叙述如何应对互联网企业冲击,这里简单展开一下如何定位和发挥现有的线上团队。我们常说数字化是整个商业模式的转型,因此绝大部分传统企业是无法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而线上线下不仅是业务的不同,而团队及文化的差异都导致上方的矛盾远大于协同。对于传统企业拥抱线上的起始姿势是在给与线上团队足够灵活度的同时,给与更加限定的业务范围和更明确的业务目标。传统企业无法理解线上业务的各种技术,对技术团队由于“无法掌控”产生的无力感。可以采取的方案是将不同的产品(数字化产品),团队拆分为独立的“小组”,每个团队独立运行,不干预过程而只看结果,毕竟线上运营的模式是实时在出结果嘛。企业根据各团队的实际进展进行资源的不断投入,结果越好的逐步占据更多的资源。 结语聚焦优势产品/业务优势市场二次改革与拆细腾出资源转战培育市场投资化模式管理线上创新2019,元旦快乐!

0 Comments

2019年度规划与关键举措

元旦和春节之间很神奇,农历在这个时候悄然登场,让人搞不清到底是“今年(2019年)”呢,还是“今年(狗年)”。大部分企业名义上应该已经完成了2019年度规划,无论是“冬眠”还是“冬练”各自都应该有了一套策略来支持自己的战略选择,然而等到元宵后真正切换回公历,会不会发现2019年都是2018年的自然延续。            春节前:收入类举措尽早启动春节前没有成功启动的举措,等到春节后缓慢进入状态很容易糊里糊涂就到了2月底,一季度基本荒废导致全年的收入基线太低,会导致后续季度压力过大并形成恶性循环。强烈建议2019年规划中涉及收入优化类的举措在春节前启动元旦后春节前这段时间工作氛围是需要管理的,一旦确定在春节前需要启动举措,为了能够顺利度假,大家还是愿意抓紧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在度假回来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如果在春节前没有启动,基本上1月份简单延续,2月份从度假中回复,三月份眼看着完不成只能放弃达成目标。 这里指的收入类举措是宽泛的范围,凡是能够比较明确的关联到收入和现金流管理的举措都可以是考虑范围。根据通用程度举例:1.     销售组织和绩效优化无论“冬眠”还是“冬练”更加结果导向的销售组织和绩效方案成为标配,如果过去几年在体系建设上没有打下基础,现在也需要牺牲一部分的控制力而将销售的权力和灵活性扩大,同时对销售组织的绩效责任会加码。比如,实行更加“细化”的销售区域划分同时减少销售层级;引入更多的销售渠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互相PK(比如线上线下,产品与区域交叉);更低的销售底薪与更高的销售提成,并且提高回款的考核占比等。由于销售组织是承接收入指标的第一责任单位,如果没有在1月份就落实好销售组织及其绩效管理,除了销售人员可能无法全身心投入新一年的战斗,同时导致后续的支持部门更加拖拉。2.     客户组织与产品组织相关举措涉及到客户策略相关的举措无论是目标市场和客户的调整,客户忠诚度体系这些大事还是客户渠道接触点/客户体验/会员体系/定价机制智能化/促销策略/经销商(加盟商)政策等具体的小事,如果不是在一季度有一个经过尝试的过程,不容易在第二季度进入更大范围的推广并对全年产生实际影响。在销售与客户维度逐步启动的同时,产品与短期收入相关部分的举措基本上需要同步跟进。产品端同样涉及到的新产品落地(比如新航线,新款式,新包装),在原色咨询关注的流通领域,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非常快,过去的双十一没有成为很多企业测试新产品的机会导致新年新产品的推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春节后一季度:重大成本优化类举措2019春节后主动复工情况预计相对乐观,往年基层劳动力春节回老家参加完“家乡非正式招聘会“后的离职率很高的情况应该会缓解。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不是复工问题而是经营成本管理的问题。虽然在春节前启动收入类举措,但是转化为实际的收入提升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春节长假的客观因素导致很多的流通企业一季度就是全年低谷。复工后需要快速落地的举措首选重大成本优化类举措,比如:1.     采购及费用优化就算企业在年底的时候进行过采购招投标工作,基于原色咨询的经验,大量的采购降本举措都需要在实际采购执行过程中持续优化,更何况随着经济指标的变化,供应商的“重新商讨“也很正常。这里的重新商讨除了资本性支出需要真正的重新议价,绝大部分供应商反而需要结成更加紧密的战略性供应商策略,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压价而是在打通双方供应链计划的基础上实现整体上的成本降低。互相扶持降低总成本而不是相互伤害有助于共同度过冬天甚至形成未来在产业链上更好的整合机会。2.     重大流程优化重大流程优化聚焦于支持收入增长和成本降低的局部领域。比如门店的开设速度和成功率很大程度上也支持了收入的增长,很多企业在2019年需要放低直营的姿态而拥抱更多的模式,无论是承包还是加盟(合伙人),建立更加有效的流程提高新区域开拓门店的成功率应该通过流程优化来沉淀方法和工具(加盟策略,选址方法,快速开店,开店支持,常量优化…)根据企业自己的成本结构识别重大的成本项进行专项的流程优化项目,包括且不限于:门店人流程优化(目标直接提高人效),供销协同(目标直接提高订单满足和降低成本),采购与供应链流程(目标降低库存与采购成本),运营优化(目标直接降低场地人员和运输成本)等等。这类项目如果能够在一季度试点,在后续的时间里就有足够的时间判断真正落地时的ROI并稳步推进。如果一季度荒废,二季度想要再变就难了,三四季度只能打鸡血和硬砍成本,自然的结果将是另外一个2018年。 二季度:机制建设类和长期能力建设举措如果一季度把握好春节前后的时间,成功的启动了所有收入和重大成本优化类的举措,二季度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机制来不断优化,把应该产生的效益“榨”出来。同时二季度可以腾出手来开始做一些软性的中长期举措,为那些“硬举措”保驾护航,包括且不限于:技术类项目升级,文化领导力组织发展,流程体系(共享服务,集中采购等)。这类举措本身季节性不强,放在二季度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别的举措季节性比较强,为他人让路。对于流通企业二季度本身属于相对淡季,各类技术升级类项目最适合升级切换,保障三季度及之后的高峰期能够有更好的性能和体验。以前我们做IT项目计划的时候,凡是涉及财务系统,老是把系统切换放在国庆或者年底真是累死人而且风险巨大,常被诟病在业务最忙的时候添乱。现在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国内整体IT人员的能力提升已经早就过了等到过节才冻结系统进行割接切换的瓶颈,二季度进行重大的系统升级减少对业务的影响逐渐成为更好的选择。二季度春暖花开,还适合考虑些人才发展的长远问题。在进行了几个月的业绩跟踪和举措落地后,也应该比较容易评价一下人选的担当,能力与潜力。同时通过领导力等相关软性的文化建设,帮助管理干部在二季度做一个快速的诊断和“补血”。通过软性活动也可以驱动硬举措的持续落地,2019年过半哪些策略有效,哪些举措需要调整也适合进行一次优化调整。 三季度:结硬寨,打呆仗2019年过半,无论达成情况如何,原则上缺口都应该滚到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则进行调整)。同时,三季度对于很多流通企业而言高峰已经开始到来,所有的举措尝试和制度优化在上半年也都已经完成,因此三季度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硬仗。硬仗怎么打?1.     年度规划目标微调无论战略与年初目标设定得如何完美,这个时候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下年度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毕竟市场和对手都是活的,企业的目的是发展而不是简单达成“目标”,根据市场和客户的情况微调目标是正常的。微调的意思是不进行大的组织绩效目标以及预算调整,比如:原来更专注利润达成,看到形势向好则增加市场份额的要求;收入利润完成都不好,但是对手更差,考虑更加谨慎的策略同时考虑并购等。另外,下半年的重头戏就在高峰期的目标如何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更加明确的高峰期目标到底是打什么?品牌/收入/利润在高峰期哪个更加重要需要在三季度明确下来并进行部署。2.     大战前的战术部署有了下半年及高峰期的目标明确,无论是资源投入以及营销与销售的部署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部署周期。这个过程类似于一个大型的PMO(项目群管理办公室)。根据大战目标分解的所有关键任务和责任人进行比较有计划性的部署。由于双十一的特殊存在,很多企业常年赔本赚吆喝,甚至于有的企业出现了高峰还没来,资源就已经超额投入等待高峰来临的“无畏“行为。3.     战斗指挥机制对于高峰期的应对,目标设定和提前部署固然重要,其中战斗指挥机制本身更是保障高峰期本身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二季度投入的信息系统,三季度进行的资源部署都可以在“小高峰“进行演练并进行复盘。 四季度:冲刺2019年注定是不一样的年份,而且冬天是推动变革的时机。无论前三季度做得如何,四季度都是应该继续冲刺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会再有新的举措,而是基于先三季度市场和自身表现后,坚定执行的战斗状态。 注:本文专注2019的执行本身,暂时忽略应该从三季度开始考虑2020年的规划。

0 Comments

该定19年战略目标和策略了,是冬眠还是冬练?

2018还剩一个月,就算业绩完不成,也是时候定明年的战略目标了。在一片哀嚎声中,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选择退出或者继续坚持。选择退出并没有什么丢脸的,请参考《把公司卖了吧》。如果选择坚持,我们理性的探讨一下制定年度战略目标和策略的思路。我们曾建议服务过的客户,重新审视战略方向和举措。战略需要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举措则要明晰反映战略的意图,应战略之变而变。以防守为主的坚持策略 - 冬眠如果公司判断未来行业的趋势是偏悲观的,那么在经济寒冬来临之时,适当地采取保守策略可能是上上之选。我们看到,绝大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所面临的今冬将会特别寒冷,比如专线公司、合同物流和综合物流公司等。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我们主要建议采取保守的“冬眠”策略。***冬眠策略三步走***现金流断裂几乎是各家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而现金流危机则是战略和管理策略不当导致的直接后果。 对于依赖大客户的专线和合同物流公司而言,接生意挺容易的,只要压得起款就可以。然而,事实上你的上游客户很可能已经在准备过冬,且看他们的账期从30天到60天,90天,甚至120天,这些举动都是企业在加强自身现金流严控的信号(连苹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天条:低毛利不会致命,但账期可以! 能融到的长期资金要继续融,能不投的固定资产就不投,凡要消耗长期资金的项目尽量暂停或不做,什么互联网、全渠道乃至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等等都尽量压缩。确保公司账上的余额维系在一个正常水平是当前企业生存的“王道”。在经济上行期间,企业可能尝试了不少新的产品和业务,但事实证明,很多并不靠谱。现在,寒冬季,企业就应该切实考虑一下是否要聚焦主营业务。回归主业不表示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为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筑和巩固更高更坚实的壁垒,防范“入侵者”。 因为就算在冬天也有很多不怕死的在雪地里乱逛,去每家的菜地里拱一拱,看看有没有能力弱的篱笆不牢的,可以趁机抢夺底盘。如果此时,企业在主营业务上不具有扎实的运营能力,无法扎牢篱笆,那么,碰到这些勇敢的雪狼,企业很可能被它们突破或侵占,这个冬天就会变得依旧不好过。 在主营业务里维护自己的地盘可以有最基本的三招:1、地域上的低风险扩展,2. 产品线的微创新,3. 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这三招投入不大,难度不高,但却能产生奇效。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公司(比如洽洽)等在回归主营业务后通过这些最基本招数,持续发力、夯实基础、扎牢篱笆,同时,继续盘算未来,为将来的蓄势待发筹谋布局、积蓄力量、市场和资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是第三步,持续的降低企业的一切不必要消耗必须通过精益化的运营管理。首先,对于那些策略性投资的业务和产品的经营方式需要快速改变,该剥离就剥离。其次,在现有业务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企业可以采取更加坚决的变革。比如:减人:大幅度降低自有员工比例,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比例和人员编制(直接减少编制后再设计新流程),大幅度降低非业务人员占比(管理人员急剧压缩);增效:大幅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比如进行网络优化和减少重置);调整结构:大幅度优化商品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减SKU)。 不要觉得这些行为貌似在自残。如果你的选择是冬眠式策略,那么忍痛割爱,才能有舍有得,各种犹豫慌张、摇摆纠结才是最大的风险。以进攻为主的坚持策略 - 冬练当然,冬眠不是唯一选择,毕竟也有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就能适应寒冷的气候,继续称王。如果你选择在市场的冬天转型为勇猛的“北极熊”,那么除了“相信’相信’的力量”,应该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冬练”策略。***冬练策略三步走***冬天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首选是“肉食”模式。冬天表示自然增长有限,因而企业需要在市场上不断扫描仅有的绿色和一部分可以捕杀的猎物(无论是市场还是并购的对象)。 纵向的增长策略在于更加细致的扫描仅剩的食物(市场机会),虽然已经做好饱一顿饿一顿的准备,但在最冷的时刻到来之前,把所有仅剩的食物再搜刮一遍还是很有必要。市场上表现为把还有想法的加盟商/代理商拉进来、降低估值也要把钱融进来、只要账期可以接受,低利润的客户也接下来… 横向增长策略在于,不断扫描市场上的标的是不是已经开始成为猎物。如果自己家里还有余粮,而且体力还不错,这个时候就可以欢快的作北极熊“捕猎”了。既然要做肉食动物,当然不能被猎物的骨头咯着了,肠胃也得能消化。企业的并购能力以及整合能力都需要不断加强,这是肉食和草食的最大区别。在捕猎中锻炼,需要的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捕猎补充自己的能量,并没有所谓的“回家吃饭”的过程。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扩张,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和绩效方式,让更有狼性和担当的成员承担进攻并且吃肉的机会。 在新开的地区、新启的产品乃至并购的公司整合上,公司需要设定新的人才标准和责权体系,给与相应业务负责人更大的自由度和分配权。但是业务责任人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不仅是饱一顿饿一顿的问题,而是绝战生死的问题。 在冬季进攻,对自身会有较大风险,因此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止损线,绝不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贸然倾公司之力,否则必然会得不偿失,白白耗费自身体力和余粮。作为公司化运作,让有狼性的团队持续进攻,在完成新地区/产品/标的的消化后,快速转由运营型的团队持续深化运营,最终形成合力。 守江山的人才和打江山的可以不同,特别是原先公司有较多的总部和文职团队,更加擅长守江山。因此企业应让这些团队在第二步的过程中持续支持进攻性团队,并在完成初步整合后留下来持续经营,守住领地,从而不至于变成“猴子掰玉米”式的进攻。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为总部的管理组织瘦身。毕竟新建立的领地不太会像总部这样舒适安乐,经营一块新的领地是“迫使”很多人从管理型角色向业务型角色转型的最佳方式和机遇。 选择没有对错需要清晰举措更须坚决行动祝好!

0 Comments

该定19年战略目标和策略了,是冬眠还是冬练三九?

今年还剩一个月,就算业绩完不成,也是时候定明年的战略目标了。在一片哀嚎声中,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选择退出或者继续坚持。选择退出并没有什么丢脸的,请参考《把公司卖了吧》。如果选择坚持,我们理性的探讨一下年度战略目标和策略的思路。我们也建议曾经服务过的客户,重新审视战略方向和举措。战略需要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果公司对未来行业的趋势判断悲观,在经济的冬季准备采取保守策略可能是上选。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如专线公司,合同和综合物流等企业,这个冬天将会特别寒冷,我们主要建议保守策略。***冬眠策略三步走***现金流断裂几乎是各家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而现金流危机则是战略和管理策略的后果。 对于依赖大客户的专线和合同物流公司而言,接生意挺容易的,只要压得起款就可以。很可能你的上游客户已经在准备过冬而严控现金流,账期从30天到60,90甚至120天都是在不断的严控他自己的现金流(连苹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低毛利不会致命,但账期可以!能融到的长期资金要融,能不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消耗长期资金的项目不做,什么互联网全渠道乃至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等尽量压缩。确保公司账上的余额在一个正常水平。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可能尝试了不少新的产品和业务,现在证明了不靠谱。回归聚焦主营业务不表示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为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巩固壁垒。 因为就算在冬天也有很多不怕死的在雪地里乱逛,在每家的菜地里拱一拱。如果在自己的主营业务没有扎实的运营能力并扎牢篱笆,这个冬天还是不好过。 在主营业务里,可以通过地域上的低风险扩展以及产品线的微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维护自己的地盘。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公司(比如洽洽)等在回归主营业务后持续发力夯实基础扎牢篱笆的过程中,还未将来的发展蓄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是第三步,持续的降低企业的消耗必须通过精益化的运营降低所有的运行成本。比如,策略性投资的业务和产品的经营方式需要快速改变,该剥离就剥离。在现有业务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可以采取更加坚决的变革。比如:大幅度降低自有员工比例,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比例和人员编制(直接减少编制再设计流程),大幅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比如进行网络优化和减少重置),大幅度优化商品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减SKU),大幅度降低非业务人员占比(管理人员急剧压缩)。 不要觉得这些行为是有点在自残。如果你的选择是冬眠式策略,各种犹豫慌张才是最大的风险。 当然,冬眠不是唯一选择,毕竟也有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就能适应寒冷的北极。如果你选择在市场的冬天转型北极熊,除了“相信相信的力量”应该还是可以有一些针对性策略。***冬练策略三步走***冬天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首选是“肉食”模式。冬天表示自然增长有限,在市场上不断扫描仅有的绿色和一部分可以捕杀的猎物(无论是市场还是并购的对象)。 纵向的增长策略在于更加细致的扫描仅剩的食物(市场机会),虽然做好饱一顿饿一顿的准备,在最冷的时刻到来之前,把所有仅剩的食物再搜刮一遍。市场上表现为把还有想法的加盟商/代理商拉进来,降低估值也把钱融进来,只要账期可以接受,低利润的客户也接下来… 横向增长策略在于不断扫描市场上的标的是不是已经开始成为猎物,如果自己家里还有余量体力还不错,这个时候就可以欢快的“捕猎”了。既然要做肉食动物,当然不能被猎物的骨头咯着了,肠胃也得能消化。企业在做并购以及整合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断加强,这是肉食和草食的最大区别。在捕猎中锻炼,需要的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捕猎补充自己的能量,并没有所谓的“回家吃饭”的过程。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扩张,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和绩效方式,让更有狼性和担当的成员承担进攻并且吃肉的机会。 在新开的地区和产品乃至并购的公司整合上,公司需要设定新的人才标准和责权体系,给与相应业务负责人更大的自由度和分配权。但是业务责任人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不仅是饱一顿饿一顿的问题,而生死问题。 在冬季的进攻一定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止损线绝不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倾公司之力相救。作为公司化运作,让有狼性的团队持续进攻,在完成新地区/产品/标的的消化后转而让运营型的团队持续深化运营,最终形成合力。 守江山的人才和打江山的可以不同,特别是原先公司有较多的总部和文职团队,更加擅长守江山。如果能够让这些团队在第二步的过程中持续支持进攻性团队并在完成初步整合后留下来持续经营,不至于变成“猴子掰玉米”式的进攻。 通过这种方式也为总部的管理组织瘦身,毕竟新建立的领地可能没有像总部这样舒适安乐,经营新领地也是强迫很多人从管理角色向业务角色转型。 选择没有对错需要清晰举措更须坚决动作祝好!

0 Comments

天下生意很难做,年底了业绩完不成,如何应对复盘才能全身而退?

经济下行趋势未改,天下生意都很难做,到年底估计很多人应该完不成业绩。面对即将来临的年终总结和复盘,如何应对才能全身而退甚至反败为胜?对老板的挑战是,如何公正评判,并从这些高明的报告中去伪存真,掌握真正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故事会开始*** 经济环境恶劣已经成为共识,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应该特别的理直气壮,从中美贸易磨檫到供给侧改革,从客户预算缩减和消费降级拼夕夕崛起说明客户捂紧钱袋子,再加上一些竞争对手倒闭转让或者日子也过得不好的信息。为整个报告定下基调:“我们能做成75%的达成率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一篇必须数据详实,横纵向对比和案例众多,能够轻易取得与会同事的支持,为争取老板的宽大处理赢得多方支持,甚至展现除了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刻“洞察力”说不定转危为机呢。这一篇承接市场数据,回顾公司全年的预算以及完成情况。在坦诚自己没有完成目标的同时,默默的不断强调当初的预算实在是不合理的。当有更多部门没有完成预算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说明“预算不准”。要证明预算不准是很容易的事情,每个月那些数据波动证明当初预算没有考虑全面,挑战下预算的逻辑和数据问题。最后把结论再次收回“目标太高,完不成很正常”。强调公司产品竞争力逐步下降的方式也有很多数据支持。一般老板都是关注客户满意度的(时髦的“客户体验”)。那些客户投诉案例和数据乃至客户回访以及竞品分析。证明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不强(或者下降),公司的定价太高(折扣不够不灵活),拿些同行的折扣政策乃至“灰色”故事说明竞争压力实在很大,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全世界现在都在说互联网,数字化,全渠道和人工智能。回到自己公司一看基本上这些新概念的采纳和转型是不可能跟上概念的迭代速度的(实际上别人也跟不上)。只要多举几个成功的全渠道和数字化案例加上公司在这些新领域推进缓慢的实际案例。逐步把问题引导到“业绩不好,是公司的问题。”通过之前的铺垫,现在从外部开始慢慢回到内部问题。最安全的就是表示自己需要借助IT能力及时准确的判断市场,产品和竞争对手情况以便做出快速响应。但是公司的管理报表,数据体系以及IT系统落后无法支持。因为老板一般也有这类需求没有被满足,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容易取得别的部门的支持。这个时候,就可以再进一步了。市场压力大,变化快,虽然数据报表不支持我也很想努力“敏捷”啊,可惜我想往前冲往往责权不对等啊(责太大,权不够),不仅不能指挥别的部门,也没有办法管理前线啊…故事中可以举例子强调由于授权不够,无法快速合理调动资源,错失了很多机会。这个时候老板甚至同情起来,乃至开始责怪其他部门为什么不支持配合。经济压力大,更需要鼓舞人心。所有公司都会觉得人才不足,这个时候需要拿出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强调公司的激励和人才培养不足。这块需要掌握适度,因为需要开始为明年争取更多的薪酬激励方案以及晋升机会打好基础了。如果今年全身而退,再为明年争取到一个大礼包那就赞了。在汇报的最后可以根据对公司的判断和自己的期望,适时的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现在都很热的“合伙人计划”,“阿米巴模式”。为了应对新形势挑战,必须采用更加开放和分享的精神。让老板不仅仅开放思路,还要开放钱袋子。一气呵成,全身而退的前提下说不定还能够让老板觉得洞察市场而且对公司问题剖析和未来的发展殚精竭虑而委以重任和大红包呢。 申明:这些是我们项目中常遇到的绩效管理“故事”,请勿真按此套路进行年终复盘汇报。        

0 Comments

创业成功率低于连赢十把,你在为何坚持?

如果有100万,每次都全部押上,只需要连赢十把,你就变成10亿“独角兽”了。连赢十把的概率是1/1024。你觉得太低吗?相比创业成功率,应该算挺高的了。我们拿几个简单的数字算一下就知道,这成功率还不错呢。全国每年注册企业数在1500万家左右,用最最保守的估计1%的企业是真的归入创业并且以成为下一个独角兽为目标来算一下,这样的企业有15万家(各地开发区和孵化类企业总数来看数量级应该很保守)。算千分之一的成功率,每年应该有150家新的10亿级新兴创业公司吧,如果算创始人100万变成10亿而且能够现金变现退出,估计公司整体估值估计需要100亿吧。你说创业成功概率和连赢十把哪个更高呢? 成功的创业项目就像是赌场里那个中了大奖的人,赌场把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让你觉得你也有机会一夜暴富,甚至以为找到了规律,因此继续下注。而事实上,创业成功要过的关卡远比每次押对更难,不仅需要决策正确,还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与煎熬。如果创业仅仅是为了暴富,我觉得去澳门的机会应该更大一些。 比赌钱难,回报低比如押大小,每次都有50%的概率是押对,但是创业的每个关卡成功率可远没有50%吧:1,市场选择(赛道)选对2,创业初期能有合适的团队和治理结构3,能在资金耗尽前完成原型产品4,能够完成第一笔融资5,能够从原型产品升级为真正商业化产品6,能够从创始团队扩展成正规组织并有效管理7,能从当地的试点成功进行跨区域扩张8,能够升级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适应高阶竞争9,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投资人10,能够从概念估值真正做成基于业绩的估值11,……N,    成功上市或者卖身我想每一个坎的成功率估计都低于50%,只要有一关没有跨过去就走不到最后。所以说,如果祈求的是通过一个“伟大的想法”实现财务自由,我觉得创业真的是ROI很差的选择。经过好多年的辛苦奋斗能够经历的跌宕起伏,明明去趟澳门就够了嘛。 找怎样的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虽然各有初心,但能走到最后的,高额财务回报一定不是最重要的目标。那真正的创业者在为何坚持?(别说“为了梦想!”)有人为了证明自己,有人为了责任,也有人享受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那些享受创业过程的创业者与赌徒虽然行为相似,但内心极为不同。 创业的过程对个体能力和视野提升的要求如火箭般上升,在创业过程中能够遇到的事与人的数量比打工多几十倍,复杂很多倍,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就像感受了生命的长度和高度都得以延展。在承受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历的关系与感情也将承受巨大的挑战,这也有机会找到更多更真的兄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如果把创业的过程当成一场财富的赌博,我相信回首都是泪,经历的艰难困苦与煎熬背叛获得的回报是不对等的。如果把创业的过程当成一次丰富人生广度深度和高度之旅,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是成长的绝佳机会,每一次关卡都是反脆弱的“顶峰收缩”。 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创业者,只隔不长的时间再见你就觉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像很多“成功者”或管理者,总是那么的“稳定”可预测。这类创业者就像一直不停的在长个儿,甚至你可以从他的外表长相和讨论的话题感受到这种成长。不像在大企业里,需要你证明达到了某种能力水平和经历再给你升职,创业团队总是在拔苗助长,拔上去之后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的要求就会被淘汰,而活下来的又会经历一轮新的拔苗助长而且每次拔的方向还不一样。 我们现在也为不少创业中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看团队能否杀出重围就是隔段时间再看一下创业团队到底有什么不同了。其实还是凤毛麟角的,更何况拔苗助长催熟之后,还能保持一样的心态就更少了。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动机,创业的过程为国家税收社保以及就业消费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算功不可没。*如需转载或联系,请添加管理员微信(UANSER, ID: uanser-main)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