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破亿,老板你是否还是机会主义者?

为什么特指营收破亿的民企呢?请看系列第一篇《营收破亿,老板你是否还在独自拉车》 今天我们来谈发展中的第二个陷阱 –老板是否还是机会主义者? 老板还是机会主义者的典型画像常态特征就一个:老板时不时给企业找来一些既没能力沉淀、又拖累企业正常发展的所谓的“机会”。 你是不是经常面临下面这样的决策:Ø  朋友推荐一个大客户给你,潜在业务规模不小,但服务水平要求较高,账期也会较长,你做不做?Ø  一个规模比你小的同行找你要求被你收购,其业务范围确实你是你未来计划要进入的,你做不做? 大家常说,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这句话完整来说,应该是,机会是留给准备好、并且能够清晰且充分地认知机会的人。因为有很多机会实际上只是看上去美好,一旦你身陷其中,往往事与愿违、进退两难。面对看上去美好的“机会”,懂得冷静分析、坦然拒绝,这并不容易。如果老板既不能慧眼识别出“伪机会”、“不是你的机会”,又不懂得拒绝这些看上去美好的“机会”,结果往往是,团队吃力地承接,刚刚积累了点能力,果实还未结出,又被下一个美好的“机会”牵引着去重新开始。同样的机会,对于不同企业,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并不是别人做了,我就一定要做。对于1-10亿规模的企业,对这些大机会的认知和判断,就应该是老板的事。如果老板偶尔因为碍于朋友面子犯个一两次错误,这还情有可原,但如果持续犯错,那就得关关小黑屋自我反省下了。 符合这个画像的企业,具体又有什么不同类型呢?我们认为也主要有三种:1.      老板并不明白自己为啥而创业、为何而坚持中国大部分民企创业的起点是资源驱动的:因为我在以前的工作中积累了这样那样的客户资源、技术资源、供应商资源,这些资源放在那里不用不就浪费了,完全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于是我创业了。这个起始过程没有问题,但当企业发展壮大、突破了亿级营收后,如果老板还不能较深刻理解自己为啥而创业、为啥在坚持的话(这里没提老板内心的使命愿景,但实际上是一回事),机会主义的做法基本上就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的业务选择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理性的判断,过于随意的指挥,使企业经常耗费资源、四处忙乱,最后很难进一步做大,天花板也就快速到来。同样,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当你在找一个明智的老板来辅佐的时候,除了跑道、职位等偏重于事的方面,更多地是要好好拷问下自己,你认为老板明白自己为啥而创业、为啥在坚持了吗。如果答案很肯定,那么恭喜你,加入并努力奋斗吧。2.      老板迫于经营压力下的无奈“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现在经济下行不景气,我得先储备点粮草过冬”,“每月固定千万的支出,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得先活着”,这些无奈之语,大家应该都听的不少。的确,当理想和生存只能选其一的时候,绝对应该选择生存,但最怕老板们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因为实际上这些是老板的一种战略和管理惰性,如果自我反省时是这种状况,请参见第一种类型(老板并不明白自己为啥而创业、为啥在坚持)。当经营压力突如其来时,怎么办?当然能抓到什么稻草就拼命抓住,但重要的是,要知道这只是稻草,只能救你一时,绝非长久之计,也未必能在下一次危及时再被复制;当企业缓过来之后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这种无奈重现,绝不能变成慢慢去习惯这种疲态。不让无奈重现,就要不再凭借运气、不再依靠机会,而是形成战略选择和组织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才是企业常态管理中最最重要的。3.      核心团队认为老板是机会主义者更多情况其实是这种,是核心团队认为老板是机会主义者。实际上,既然能突破到亿级,老板们一定程度上被证明是有业务模式设计能力的,他们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策略多少是有蓝图设想的,但这个蓝图一般都只是在他们的脑子里。老板有的不愿意讲太多,有的则讲不清楚,所以核心团队只能靠自己悟性来理解了。至于业务蓝图对公司下一年、下半年、接下去三个月分别意味着什么,统统没有。于是,老板会依据脑子里的这些或清晰或模糊的设想,时不时地调整策略,从而指挥日常管理决策,给团队找来一些新的业务机会。但核心团队可不这么想,一旦老板的一些决策跟他们预期的不一样,一旦老板找来的新业务机会是他们要费大力气才能接下来的时候,老板们往往就被扣上“善变”、“机会主义”的帽子了。既然这类问题只是源于高管团队的意识认为,那么是不是让他们知道事实真相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呢?这个听上去简单的沟通共识,在现实中却难倒了一大批老板。 各位突破亿级营收规模的老板,你还是机会主义者吗?如果符合上述特征画像,你又属于哪一类型呢?让我们下一篇继续来聊发展陷阱的第三类问题。*如需转载或联系,请添加管理员微信(UANSER, ID: uanser-main)。

0 Comments

营收破亿,老板你是否还在独自拉车?

为什么特指营收破亿的民企呢?企业在初创期,通常是创始团队看到一个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大胆投入,迅速发展,在局部确立一定的市场地位,这个局部对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是一个区域、几条线路或者是某个行业。不夸张地说,创始团队选择跑道和设计商业模式的能力基本上决定了企业能不能在这个领域确立起市场地位,而其中跑道的选择又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个瓶颈点是在千万、亿还是大几亿的营收规模。我们看到,大部分专线都是小千万级,而有些专线主要因为区域或者线路选的好,就突破到亿级;同样,大部分的三方物流企业也是小千万级,而有些三方物流企业由于选择了某个特定行业或者在特定区域内持续深耕,从而突破到了亿级规模。突破了亿级,会有啥不一样呢?我们的感受是,老板们更加焦虑了。因为他们深知,企业如果不继续发展和提升,稍不留神就会回到千万级水平,江湖地位也会不保,到那时将会有更多的无奈和痛苦。我们曾与不少1-10亿的民企老板交流过,一般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单独跟您的核心管理团队开放式沟通,您觉得您会不会成为他们集体吐槽的对象?大部分老板对此问题都表示信心不足。而信心不足是有道理的,因此真实的调研情况也确实如此(超过60%的调研中老板被吐槽)。要说清楚的是,成为核心管理团队集体吐槽的对象,不代表都是老板们的问题。我们认为,突破亿级营收规模的民企都会面临几个发展中的陷阱,类似国家层面经常谈的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一样。今天我们来谈发展中的第一个陷阱 - 老板是否还在独自拉车? 老板还在独自拉车的典型画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常态特征:1. 对客户销售导向的业务模式:老板依旧是最大的销售,通常贡献50%以上的营业收入;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老板们,对所处领域的业务洞察力超强,大量的方案包括产品定价等细致内容都是老板亲手设计出来的,老板知道如何说服和打动客户;另一方面,深耕行业多年的老板们,人脉资源比较丰富,而突破了亿级的老板们在人脉资源变现上,无形中形成了更多优势。老板们的这些专业优势和人脉优势,确实不是一般的高管能够替代的。于是乎,老板们最希望在公司有那么几个人,能把自己谈下来的大部分客户承接好,有效地转化成营业收入和利润。但现实往往是,“第一份情谊是最难忘的”,大部分客户还是只认老板本人,所以要么转化率很低,要么老板们还是得忙忙忙,脱不开身。 2. 对产品驱动导向的业务模式:老板 = 市场总监+研发总监+运营总监崇尚产品驱动导向业务模式的老板,一般属于行业实践经验特别丰富的,即看得透市场、又搞得懂运营、还管的了研发,也喜欢定位自己为公司的产品经理。这个定位其实很好,既然是产品驱动导向的,产品战略基本等同于公司战略,老板就得把控产品的方向,定方向后对市场、对研发、对运营、对人力资源、对财务等等提专业要求。但现实是老板习惯把他们的活都干了,让总监们去干主管该干的活。结果会是什么呢,产品的竞争力由老板专业能力决定,老板个人能力上的短板就直接成为产品竞争力的短板。 3. 老板主抓收入、管理就乱;老板主抓管理、收入就不增长营收突破亿级,在如此大的物流市场下,收入要继续增长一定还是主旋律,所以老板们大多会花很多时间在客户拓展或者产品打磨上。可是,规模增长也伴随着更大的员工团队,这意味着更多的内部管理要求。虽说业务成长期时不应该植入太重的管理束缚和太多的框框,但事情毕竟多起来了,管理规范不清晰也势必意味着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等着老板回来做决策。于是老板一旦顾不上内部,内部管理就会显得比较乱;但作为贡献超过50%的最大的销售、或者作为几个业务总监的共同体,老板一旦主抓管理,那业务收入增长怎么办。 符合这个画像的企业,具体又有什么不同类型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 1.      老板还不自知这种类型的老板一般精力特别充沛,习惯比较细致的管理。他们一路摸爬滚打下来,能力上确实比较全面,从经营到运营,从业务到财务人事IT,十项全能,样样都会。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副手团队比较难成长,执行力可能不错但决断力一般会比较差。这种类型多半发生在1亿-5亿规模之间的企业。从业绩结果上看,收入还在以相对不错的速度增长,但这种增长反倒掩盖了问题,让老板更难自知。实际上,如果不是老板在独立拉车,收入的增速也许可以更快。但,无形中,企业已错失了在这个业务时间窗口应具有的更多的机会,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很难弥补;更糟糕的是,到了更大营收规模后,老板突然才意识到之前的做法已无法继续。此时,大家都知道,车越重、船越大,惯性也越强。 2.      老板自知,但团队不能够已经自知的老板,往往是被残酷的事实教育过后才自知的。不同的是,善于反思和学习的老板,一旦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就会意识到如果一直独自拉车,困于日常业务中,就没有精力学习提升自己,也无暇思考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努力挤出很多时间来找人才,内部发掘、朋友推荐、同行挖角,能用的招都得用上。但是,愿意来又敢来迎接挑战的人屈指可数,而来了之后蜜月期往往不到几个月,双方就互相开始不满意;好不容易互相满意的,因为老板不大懂怎么平衡使用老臣子和新力量,真正能融进去留下来的就基本没有了。因此在人才漏斗筛选中,即便上面的人才口子开得再大,最终也于事无补。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折腾,老板们开始发现,还是靠自己,拉着老臣子们,稳稳守住手上几亿规模的这摊子业务更可控,至于如何依靠组织能力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事,就慢慢来吧。 3.      老板自知,团队能够,但团队不愿意这种类型,往往跟第二种类型不大好区分,据我们观察,第三种类型多半发生在5亿-10亿规模之间的企业。很多自知自己在独立拉车的老板,跟我们抱怨过:我也知道这样不行,需要授权,需要培养团队,我也努力引进来了一些人,可一放下去他们就是干不好。但实际上,当我们组织一些中高层团队进行业务研讨会(老板被定位为研讨会的观察员),老板观察后往往会感概:原来我的团队里还是有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的呀。可为什么平时老板感知不到呢?团队在平时为什么就不愿意努力施展自己的能力呢?这里说的不愿意,实际上不仅是激励合不合理、到不到位的问题,更在于企业文化、管理意识、工作氛围与平台环境,是否能让真正的能人发挥才能、脱颖而出。各位突破亿级营收规模却还在独立拉车的老板,您属于哪一类型呢?此时,相信您的下一个问题肯定是:我该如何解这些题呢?别急,突破亿级营收企业的发展陷阱可不止这一个,把后面几篇都看完,我们再来聊如何解的话题。*如需转载或联系,请添加管理员微信(UANSER, ID: uanser-main)

0 Comments

创业成功率低于连赢十把,你在为何坚持?

如果有100万,每次都全部押上,只需要连赢十把,你就变成10亿“独角兽”了。连赢十把的概率是1/1024。你觉得太低吗?相比创业成功率,应该算挺高的了。我们拿几个简单的数字算一下就知道,这成功率还不错呢。全国每年注册企业数在1500万家左右,用最最保守的估计1%的企业是真的归入创业并且以成为下一个独角兽为目标来算一下,这样的企业有15万家(各地开发区和孵化类企业总数来看数量级应该很保守)。算千分之一的成功率,每年应该有150家新的10亿级新兴创业公司吧,如果算创始人100万变成10亿而且能够现金变现退出,估计公司整体估值估计需要100亿吧。你说创业成功概率和连赢十把哪个更高呢? 成功的创业项目就像是赌场里那个中了大奖的人,赌场把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让你觉得你也有机会一夜暴富,甚至以为找到了规律,因此继续下注。而事实上,创业成功要过的关卡远比每次押对更难,不仅需要决策正确,还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与煎熬。如果创业仅仅是为了暴富,我觉得去澳门的机会应该更大一些。 比赌钱难,回报低比如押大小,每次都有50%的概率是押对,但是创业的每个关卡成功率可远没有50%吧:1,市场选择(赛道)选对2,创业初期能有合适的团队和治理结构3,能在资金耗尽前完成原型产品4,能够完成第一笔融资5,能够从原型产品升级为真正商业化产品6,能够从创始团队扩展成正规组织并有效管理7,能从当地的试点成功进行跨区域扩张8,能够升级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适应高阶竞争9,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投资人10,能够从概念估值真正做成基于业绩的估值11,……N,    成功上市或者卖身我想每一个坎的成功率估计都低于50%,只要有一关没有跨过去就走不到最后。所以说,如果祈求的是通过一个“伟大的想法”实现财务自由,我觉得创业真的是ROI很差的选择。经过好多年的辛苦奋斗能够经历的跌宕起伏,明明去趟澳门就够了嘛。 找怎样的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虽然各有初心,但能走到最后的,高额财务回报一定不是最重要的目标。那真正的创业者在为何坚持?(别说“为了梦想!”)有人为了证明自己,有人为了责任,也有人享受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那些享受创业过程的创业者与赌徒虽然行为相似,但内心极为不同。 创业的过程对个体能力和视野提升的要求如火箭般上升,在创业过程中能够遇到的事与人的数量比打工多几十倍,复杂很多倍,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就像感受了生命的长度和高度都得以延展。在承受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历的关系与感情也将承受巨大的挑战,这也有机会找到更多更真的兄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如果把创业的过程当成一场财富的赌博,我相信回首都是泪,经历的艰难困苦与煎熬背叛获得的回报是不对等的。如果把创业的过程当成一次丰富人生广度深度和高度之旅,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是成长的绝佳机会,每一次关卡都是反脆弱的“顶峰收缩”。 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创业者,只隔不长的时间再见你就觉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像很多“成功者”或管理者,总是那么的“稳定”可预测。这类创业者就像一直不停的在长个儿,甚至你可以从他的外表长相和讨论的话题感受到这种成长。不像在大企业里,需要你证明达到了某种能力水平和经历再给你升职,创业团队总是在拔苗助长,拔上去之后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的要求就会被淘汰,而活下来的又会经历一轮新的拔苗助长而且每次拔的方向还不一样。 我们现在也为不少创业中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看团队能否杀出重围就是隔段时间再看一下创业团队到底有什么不同了。其实还是凤毛麟角的,更何况拔苗助长催熟之后,还能保持一样的心态就更少了。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动机,创业的过程为国家税收社保以及就业消费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算功不可没。*如需转载或联系,请添加管理员微信(UANSER, ID: uanser-main)

0 Comments

99%的老板不明白,员工有一百种方法奖惩你

每个老板都在思考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在服务客户,研发产品,落实管理都能够尽心尽力。老板们也想了很多办法,研究各种中外激励理论,可能还请了咨询公司给员工设定标准,评定优良中差,根据员工的表现有一整套绩效应用的方法。我想没有一个老板是不关注员工表现并不断用各类奖惩手段来管理员工的吧。但似乎很少有老板意识到,员工不仅仅一直在评价老板,而且有更多的方法对老板实施奖惩。我们简单盘点一下根据老板的表现,员工采用的奖惩方法。                           最轻:主动辞职辞职对老板的惩罚算是比较轻的,无论何种原因主动提出辞职即表示对公司和老板打了低分,而辞职是快速果断的惩罚,对相应岗位的工作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好聚好散是不错的结果。人力资源部一直会有一个绩优员工离职率的监测,因为绩优员工的离职不仅仅增加从招聘到后续管理的各类直接和间接成本,也展现了整个组织对公司的评价进而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而为什么辞职是最轻的,因为辞职的成本几乎可以量化,而且老板应该能够非常清楚的从离职率以及离职人员本身的绩效判断员工对老板的实际评价,不仅仅成本可以衡量,后续的改善方案也比较容易制定。 轻:照章办事为什么照章办事算是比辞职更重的惩罚呢?首先,员工判断老板对一些“自发行为”和“尝试犯错”持反对意见,既然老板反对,凡是没有规定的事情我就不做总没错了吧。作为一个企业(更多是民企),照章办事基本上就是不以客户为中心,官僚的一种表现形式。看上去很守规矩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其他不照章办事的人进行谴责。事事都有很多流程,会议,各类决策都有很多人审批,把流程搞得看似很严谨实际上非常低效率。把自己的责任范围划得清清楚楚,不在范围内的事情绝不越雷池,无人担责。这样的行为会不断的降低流程效率和组织协同,官僚程度与管理成本同比上升。但是这还算轻的,因为如果在相对成熟而且专业能力很强的公司,通过不断的优化组织和流程,还是能够让人在照章办事的同时优化工作效率,当然客户体验和员工氛围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中:抱怨员工只要对老板不满意,在员工圈子甚至客户面前抱怨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是只要抱怨的范围和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对所有组织的效率就可以造成重大影响。为什么抱怨比辞职及照章办事更严重了呢?因为抱怨不仅仅会通过自己的隐性怠工来惩罚老板,而且开始影响其他员工降低其效率。没事抱怨下老板是拉近距离的标准套路,殊不知,抱怨在消灭创新,勇担责任等积极行为方面的杀伤力巨大。如果你的同时都在抱怨,而你一个人在那里打着鸡血努力,看你是不是会被群体排挤。 中高:尸位素餐不作为中高层一旦对老板打下低分,了解多做可能多错,最有力的惩罚就是尸位素餐不作为。不仅中高层的工资成本高,一旦不作为的成本很高,更大的影响是在这类组织下的所有员工都不可能产生高绩效了。同时由于身居管理岗位,其它组织势必需要与他形成协同,只要在各类决策,会议,预算,项目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把关”,可以对整个公司的效率和文化形成重大冲击。“这事很重要,我们要开会研究一下!”,“这个影响很大,大家要深入探讨,交老板定夺!”,“这个方案涉及面很广,最好拉上XXXXXXX部门共同商议”。看着都很有高度,无法反驳吧?到这个级别的领导,想要表现出认真负责但实际最好什么都别做,就算别人做最好也要让自己保持一种无风险状态。很多时候,这样的高管还深得老板的重用,因为帮老板“把关”你是分不太清楚是真“把关”,还是把你“关”了。 高:积极努力浪费钱火眼金睛也看不住公司的钱袋子的,因为浪费公司的钱于无形有太多的方法了。销售不努力出单子,谈客户价钱贴着地,各种营销费用销售奖励那是必须的,销售体系可以有一百种浪费钱的办法,绝对合规。采购也别笑,老板娘看采购也没用,供应商太多可以浪费钱,供应商太少也可以浪费钱,不仅浪费钱还可以增加很多招投标管理,订单发票对账成本吧。产品也别笑,调研周期长一点,研发周期长一点,测试周期长一点,多搞几轮内测外测保证产品质量嘛。IT也别笑,虽然业务部门都投诉IT,但是今天搞个机房,明天再迁上云,用个进口软件上个ERP,一会又要新零售数字化转型,在各种转型装逼中老板的钱终于“数字化”了,花花的出去不就是数字跳一跳嘛。 你以为管理员工的绩效是定目标到绩效应用的闭环,员工一样给老板定标准,实时评价,反馈在自己的工作中形成了闭环。老板们至少要知道,虽然你是老板,并不表示你就能“指挥”员工,换个思路想一想,如果让员工给你一个高分,然后给你奖励?(待续:员工如何奖励老板)

0 Comments

2018双十一怎样赚?

作者信息徐晓(Deane Xu)原色咨询合伙人聚焦流通行业战略咨询2018是天猫喜迎“双十一”十周年大庆的年头,各平台商的玩法也早已纷纷出台。但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市场大环境却有些特殊:中美贸易战还在继续、人民币贬值、房市下行、快递涨价……因此,各路商家不得不审时度势,通过重新修正营销预算,保证充足的现金流来应对市场的挑战。那么,究竟如何能在这样的“双十一”赚到真金白银呢? 谋 略为了更好的迎合双十一狂欢,各类商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商业定位: 1. 品牌曝光型这类商家在双十一期间更加注重自身的品牌宣传和圈粉。在去年,某国民男装品牌的销售就没有在双十一期间打折,而是选择与天猫合作,占据核心版面吸引流量,用前N名不同等级送大礼的方式,达到了品牌曝光和圈粉的目的。这类商家的定位,在营销费用相对确定、可控的同时,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是可控的。2. 存在主义型这类商家所在的市场领域竞争激烈,毛利水平不高。尽管知道双十一每年都在“赔本”,但在全渠道的大趋势下,这类商家也不得不参与其中。一方面是为了在经营规模上有好看的年度排名,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取到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对于存在主义型商户而言,他们需要更精细化的营销策划,如:线上线下的营收比例控制、品类排名目标、商品品类选择,版面选择等等。否则,一年忙到头,利润都在双十一期间被消耗了。3. 下水道型这类商家利用双十一的机会,将过时、过季等呆滞库存主动去尾货消化。尽管促销方式迷人眼,“低价去库存”成为非主流,但是事实上,我们却不难看到市场商仍然有不少用个别新品做宣传,夹带尾货的品牌商。对于这类商家而言,他们需要注意“下水道”对品牌的影响。4. 电商型此类商家本身就是以电商为核心渠道经营的玩家,本文就不赘述了。 谋 术双十一活动策划亦是非常重要的,策划内容有店铺装修、促销组合方式(打折、送礼物、互动游戏、满减、包邮等)、活动方案。由于线上营销成本高,在策划时商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 1.  全渠道营销不同平台的双十一玩法纷纷出台,商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特点,适当选择多个平台、社交渠道和线下门店一起设计交叉组合营销。这种方式往往可以用社交渠道协助推广,比起平台版面成本相对更经济,同时还能沉淀粉丝数据,一举多得。2. 营销节奏蓄水期曝光、预热期聚能、高峰期推高等营销节奏套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商家只能淹没在扎堆的自嗨营销海洋中,消费者也不可能关注的到。因此,适当调整节奏,不仅可以适当降低营销费用,还可以增加物流速度,提升消费体验。调整营销节奏方式如下:1.  30天保价,提前促销通过30天报价的方法,来预热和适当提前高峰期时间、增加品牌曝光效率。消费者有了30天保价的承诺,就可以放心在双十一到来的前几天就清空购物车,预售提前释放,而不用熬夜抢购了。同样对于商家来说,物流的压力也减少了。2. 疯抢期实时把握投放节奏10日晚10:00至11日1:00,是消费者最不理性的抢购的时间段。提前做好攻略的消费者已经把心仪的商品收藏或放入购物车了,此时商家可以观察产品收藏量的增长情况,若有明显增长趋势,则建议加大投放库存;若增长不明显,则建议减少投放降低损失。此时,有的商家可能出现折扣流量爆了,需要老板理性在价与量之间决策,毕竟合理利润更重要。3. 理性期吸粉11点至16点是消费理性购买期。这期间买家会对不同商家进行综合对比,因此往往大多数该时间段成交的买家本身是品牌粉丝或潜在客户。这个时期在首页推出的主打商品需要强调体验,说明更要贴“心”、客服也需要更有耐心。由于双十一物流快件拥挤的诟病,商户可以通过社交营销手段把粉丝引流到线下,用线下促销的方式来进一步推高全网销售。4. 扫尾期补强晚上的八小时往往很多优质产品都被抢空了,商家面临着一个扫尾期。在疯抢期,客服的压力可能相对较小,因为很多客户盲目购买和综合比价时咨询量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在扫尾期,客户想要的商品已将售空,很多买家很遗憾,因此可能想通过咨询客服得到更多优惠产品来弥补遗憾,或者随时有新想法来降低折扣。这个时候,商家要随时做出调整和内页引导,来提高下单率,降低咨询量。如果是下水道型商户,此时应该用更强的促销组合方式将尾货扫净。5. 后双十一期粉丝运营双十一后,商家更应注重买家的数据分析,甄别和梳理出粉丝画像,通过日常粉丝运营,提升双十一营销投入的数据价值。

0 Comments

为什么”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不赚钱还长不大?

我想有些读者会不同意标题的观点,“以客户为中心”不是几乎所有成功企业的共识吗?华为这么成功的企业还专门出了一本书《以客户中心》,成为必读书目呢。                           就是因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与“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都发生了混淆,才导致不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摇摆不定。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专注在物流行业,物流行业基本的商业模式也有两大类:第一类是FedEx,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另一类是德迅这样的合同物流公司。(不在物流行业的人也都应该知道FedEx,UPS,顺丰;但是应该很少听说过德迅,辛克,更别说国内的合同物流公司)。顺丰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标杆企业,客户满意度年年第一,你说他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当然是。但顺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吗?显然不是。顺丰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顺丰除了快递也有很多别的物流服务,但是总体而言,顺丰是一家产品型公司。当顺丰的口碑和实力引来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主动上门其为华为提供整体物流服务,你猜顺丰会怎么样? 误解与挑战“以客户为中心”对产品化的公司更多应该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业务模式是通过最好性价比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整个公司的产品和业务围着客户转,有些公司对这一点不清晰也不坚定,导致了业务模式随着客户的需求慢慢变形,最终失去核心竞争力。类似于德迅这样的合同物流公司,业务模式就定位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在国外有大量优秀的公司,因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基本上都是B2B,一般消费者不太了解。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在国外非常成功,但是在国内几乎都是苟延残喘。为什么? 规模门槛高我写过好几篇文章讲为什么以客户为中心的合同物流公司有几个很大的门槛就是很难逾越,3亿,10亿,30亿都是非常难的门槛。为什么?所有的合同物流企业创始人一定是某个行业有能力和资源的,创业之初一般都能够接上几个大客户的生意起步,而合同物流的典型规模年收入应该可以到几千万,经过很短的时间努力再加上吸引几位核心骨干或者合伙人就应该能够突破亿元大关。然后,几乎90%的合同物流就会停留着这个规模。当一家公司在服务大客户的时候需要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 客户经理在一个客户的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应该是成正比的,而且由于客户比较大,定制化需求比较多,因此公司的大量资源也会为客户独家服务的。在国内的经商环境和竞争压力下,深度服务一家客户事实上反而会逐步失去议价能力,并且客户服务团队比较容易脱离公司。公司在一边竞标拿单,一边再丢单丢客户,如果服务能力和资金实力比较强,还能维持一个缓慢的增长。但是很多公司由于客户账期以及扩大规模后的经营能力不足导致客户续签率下降,经营很容易陷入萎缩。所以如果一家合同物流公司成立很短,发展很快经营收过亿,来找你融资,请你擦亮双眼。如果创始人团队优秀以及机制灵活,能够驾驭运营的扩张以及不断吸引大量优秀的客户经理加入,有机会突破3亿的瓶颈将客户数量推到一个更高的数量级就有机会挑战10亿规模了。 规模经济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下,大量资源外采而且非标的比例很高,就算突破了3亿的瓶颈,绝大部分客户的需求都没有办法统一成一个标准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我们服务过好几家合同物流企业,规模也不小,最大的痛点就是虽然很多客户的物流需求是相似的,但是他们没有规模经济性,物流从订单,仓库,运输甚至连IT系统,KPI口径和结算流程都无法统一,那里能有很大的规模经济性呢?反观国际供应链巨头,基本上全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而且几乎能够覆盖大量客户的特定需求,真正的定制化是很小的比例。你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就算你有几十家年贡献千万的客户,他的需求从仓库,运输到各种增值服务在每一项上真的能够形成标准化服务并积累成规模优势吗?我表示大大的怀疑。现在很多人在设计的规模经济模式是租一个大仓库再分租,做成大车队在给不同客户做共享运力。终于从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合同物流公司转型成重资产运营的“普洛斯”和“大专线”了。 那怎么办?原色咨询不喜欢只抛问题不提方案的,虽然此方案并不适合每个客户,但是至少可以作为选项进行探讨。 以超大客户为中心突破规模瓶颈的首选策略是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核心团队能够深度服务的客户数量一定是有限的,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分散风险或者自身能力不足去服务几十上百个“中型大客户”。如果核心团队能够服务十个左右的“超级大客户”,每个客户这个几亿甚至十几亿的规模去定位,假设单一客户贡献5%的收入,公司规模就应该超30亿的瓶颈。超级大客户一定非常难赢下来,而且超级大客户的需求多样,全国覆盖,整合仓库和运力需求复杂。但是只要赢下来超级大客户,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收入而是这个细分行业的“总需求”。这不像2C模式去不断摸索用户体验,一个超级大客户能够遇到的所有场景是给一家合同物流公司最有价值的财富。通过服务超级大客户,真正形成这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并且随着超大客户的规模,帮助公司在全国进行资源布局。让公司的客户像猴子掰玉米一样,还不如集中优势能力服务超大客户,决不让对手抢走。在超大客户基础上建立的运营能力,提炼标准化服务,向所有的中小客户提供相对标准化服务,赚取高毛利。所以超大客户本身就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不同的超大客户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太多的协同和共享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真正的合伙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是高度依赖于人的,能够服务于超大客户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团队一定是最最核心的资源。公司需要通过更加顺应潮流的合伙人机制设计吸引和保留这些客户管理团队。这样的合伙人平台不仅需要通过基本的利益分享,更需要通过利用资本手段将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我们最近的很多设计方案都是在通过内部合伙人机制设计与资本市场的手段结合,充分发挥合伙人动力。公司在持续吸引更多的合伙人加入的同时,将后端的运营和服务进行标准化,为合伙人提供收益保障的同时在后端才慢慢形成真正的规模经济(技术平台,数据平台,资源寻源,集采优势…) 总结“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如果需要真正突破规模瓶颈,我们不认为是在一个较小的规模下尝试标准化产品。而是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发挥到极致,做到一个很大的规模基础上,再看有没有产品化和规模经济的机会。祝好!

0 Comments

如何才能打破“一人龙,一群虫”的魔咒?

---长文 慎入---要说中国人应该是特别注重集体概念的,从古至今的家族文化到现代的集体主义都是强调集体,但现实往往是“一人是龙,一群人是虫”,这是不是很矛盾?在企业里这样的现象也是非常多,很多“三个和尚没水喝”类似调侃的故事才会赢得这么大的共鸣。中国人这种矛盾的特质,企业家到底如何才能取长补短,打造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优秀的团队? 既然“一个人是龙”,就先深挖一下这个“优势”吧当个人努力与结果回报高度关联的时候,中国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就得以充分发挥。就算那多工作岗位需要超长超时乃至卫生安全都没有保障,还是有那么多人通过艰苦努力实现了奇迹。比如大家在享受的全世界最快的快递,外卖乃至网约车都是建立在快递小哥和司机等个体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的。从企业竞争而言,只要法律允许,给这些岗位的员工通过高强度的劳动获得比安逸工作更多的收入也应该算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和经济规律吧。这些岗位的共同特征都是真正的按劳分配,超级规则化且实时的结果反馈。每送完一个快递,每一单外卖都能非常清楚的知道对自己收入的影响,也知道每一个投诉和延误将带来的惩罚。凡是能够以一个人为经营单位的业务,就应该通过利益分配加透明自动的业务规则,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业务部门也值得尝试然而,当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了,比如一个门店,一条产品线,一个销售渠道都需要不同岗位协同来完成总体的业务目标。这个时候,很多企业会想办法继续发挥“一人龙”的优势,因此“阿米巴”等各种概念会受到热捧。且不说这是不是稻盛和夫先生原意的“阿米巴”,,期望每个“阿米巴”就像“一人龙”一样确实是很多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期望这一个个“阿米巴”就像是一个个快递员一个个司机一样自己就能够拼命跑起来。这里的技术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与快递员司机最大的不同是这些“阿米巴”很多时候是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比如门店作为“阿米巴”,发现与公司和产品线谈判内部结算价格和成本分摊能够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的利益。现实中的各种“阿米巴”项目完全低估了真正划分经营单元的难度以及内部结算的技术基础,更不说阿米巴经营哲学的基础大部分情况根本不具备。在接近一线的经营和运营组织中,应用管理会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利润中心(我们不想用“阿米巴”之类的概念误导企业)的方式确实是值得采纳的方案,但是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建立不错的基础,对产品渠道的成本结构有非常清晰的数据和技术支持。不过在这个层级还是可以通过专业工具和手段,间接的应用了“一个人是龙”的优势,我们认为还是上中策。 问题容易出现在顶层越接近企业的顶层,划分经营单位和利润中心的难度以及合理性都出现了重大挑战。有些企业甚至在顶层组织也想用类似的方案,最后销售产品财务人力IT之间争吵内部结算规则花的精力远大于服务客户和优化产品了。“一群人是虫”如果发生在顶层,对整个组织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悲的是,这样的现象还挺普遍。要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能要绕一个圈从对照西方开始解释。大家普遍认为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氛围高,但是企业内的团队协作总体比较好。企业的这种氛围也是基于所在的社会环境的。西方社会的“群己界定”理念,通过让渡个人的部分自由权利换取群体性更大的自由空间和利益,最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社会结构的基础。西方社会非常热衷于演讲和辩论是为了说服大多数个体让渡自由权利给群体,要让大多数个体原意主动将自己的权力让渡给群体并将这些让渡的权力通过契约规则固定下来,免得我让渡给你之后你又滥用。所以整个辩论的过程就是共识的过程,个体需要知道让渡了这些权利能收获什么,然后再做出自由选择(选举投票)。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内的企业,虽然企业的使命愿景并不是民主选举出来的,但是通过自由雇佣也达到了选举类似的目的。所以西方企业在使命愿景上的重视程度远比国内企业高,他们需要将这些企业的规则相对明示于员工,员工选择加入就是投了“赞成票”,Google最近放弃竞标五角大楼的新闻就是最典型的“价值观”驱动商业行为的展现。所以说,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在已经共识了一个更好的愿景和规则的情况下的个人最大化,是有明确约束的,而且这个约束是应用于所有人的。比如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西方人开workshop,经常一开始定几条Ground Rules,在Ground Rules的基础上每个人就“绽放”吧,拟定Ground Rules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简版的让渡个人权力的过程。为什么绕一大圈讲背景,是因为西方的团队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有社会结构和理念支持的,每个人在“共识”了的规则下最大化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但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这样的环境和理念基础。就比如,我们也开workshop,常常会草率的定义几条比如“手机静音,不迟到早退,自由发言,对事不对人”的所谓Ground Rules。有时甚至是组织者强制,大家并不真正认同,特别是“自由发言,对事不对人”这种研讨规则,每个人心底不相信真的能够做到,最后还是打哈哈。 对共同目标愿景的共识度不高以及对游戏规则天然的不够尊重,大家的“群己界限”不清,就会出现如果有人走得靠前就容易让其他人觉得你僭越了,每个人也不太清楚自己的自由领地到底是多少,所以需要主动“捍卫”。既然“群己界限”不清晰,那捍卫自己的领地就是理性的选择,总是捍卫自己的领地而不顾全局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群虫”,更准确的讲是“一群刺猬”。 如何打破上文剖析了“一群虫”的社会基础并且这是个体理性选择的大概率结果,就绝不是轻易能够打破的。根据企业家自身的情况,可以尝试不同的选择,我们的建议是:群龙有首 >> 头狼带队 >> 群魔乱舞群龙有首明显是最好选择,但也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企业家在企业内自己搭建这套“群己界限”的体系。美国建国之初的这个过程可以花四十年,对于企业而言也绝对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需要企业家无论从视野和格局以及耐心上有充分的准备。群龙有首的这个“首”一定是以企业家为中心但是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共同愿景的东西。而且现代民主社会,你需要一群龙为首是瞻的一定不是不能自私的愿景也不是某个个体。这方面,阿里巴巴马老师应该可以作为教科书式的案例了。无论从阿里的愿景,合伙人的机制,阿里的文化以及基础的政委体系都一定能够成为经典案例。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引入了多方职业经理龙之后,也需要建立群龙之首以及更加规范透明严肃的游戏规则。我们认为战略共识度和战略选择本身一样重要。提高战略共识度不仅需要利用战略工具,还需要对高层中的每个成员进行领导力的提升。而且我们认为集体领导力的提升是达成战略共识以及成为战略落地发动机的最关键因素。聚焦整体领导力的打造,顶层的十几位核心人员从战略愿景,目标,举措,游戏规则以及所有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打造成一个整体,用战略工具达成对业务模式与举措的共识,通过领导力标准并持续的考核提高整体的领导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核心成员的用领导力标准和团队角色分工进行不断的磨合,甚至通过这个过程不断的调整核心成员结构,最终达成整个领导团队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这是一个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的过程,同时需要考虑不同人员的角色如何进行搭配。这里参考下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梅雷迪思·贝尔宾博士认为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是,高效的团队工作有赖于默契协作。团队成员必须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成功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生产力,鼓舞士气,激励创新。他将团队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群体内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互动的倾向性。这九种团队角色分别为:智多星PL(Plant)外交家RI(Resource Investigator)审议员ME(Monitor Evaluator)协调者CO(Co-ordinator)鞭策者SH(Shaper)凝聚者TW(Teamworker)执行者IMP(Implementer)完成者CF(Completer Finisher)专业师SP(Specialist) 整体领导力的打造需要不断通过战略明晰,人才储备,干部选拔,体系建设循环往复持续打造,非一日之功!头狼带队可能是现实中比较容易实现的场景。相比于群龙有首,最大的区别是降低了整个高管团队的能力要求但是提高了对头狼的认同度。一群盲从的人能够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一群理智有能力但各自为战的人,白话说“团结力量大”。实际上大部分成功的民营企业应该处于这种阶段,企业家的视野和决断力可能是关键因素而核心团队很多时候就是跟着老大的方向走,老大说的就是对的,这样的团结以及信任能够打造很强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模式比较大的隐患是当头狼年纪变大,或者公司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会快速退化为“一群虫”乃至“一群刺猬”的窘境。 群魔乱舞听着比较乱,但也有机会成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谓群魔乱舞基本上不对高管进行战略共识甚至不做战略选择,由每个人自由发挥进行自己的业务规划和执行。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公司向投资化模式转型。将公司逐步转型为一个投资平台,公司内的元老也好,功臣也行,都可以自由创新互相打架,只以结果论英雄,英雄可以得到公司更多的投资和资源甚至独立发展。 结语在企业稳定发展的时候,往往头狼带队最合适,一群盲目追随者将远胜于群龙无首,因此团队选择和打造的时候认同度和执行力是第一要素;如果需要提升到群龙有首的高度,企业需要花巨大的力量和耐心在战略制定,顶层整体领导力,公司游戏规则等方面补全由于社会基础环境不足的短板,但这也是长期发展的更好选择。加油!

0 Comments

持续成功的关键:自制力

请得起咨询公司的企业家基本上都算比较成功的,有幸近距离观察了不少成功企业家。虽然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家都有非常鲜明的特征,领导风格也迥然不同,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发现这些成功者的普遍特征。绝大部分企业家都是经历了长时间很多次的小成功后才积累到现在的高度,而且我们可以大胆的说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的预判这种成功能否持续。为什么?自知是基本成功者有些普遍特征,首先是很强的“自知”或者说对业务的洞察力以及对自身的判断。没有对业务和趋势的准确预判并且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强项,企业基本上走不出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企业家对现在的经济趋势,行业动向,同理心,组织发展等方面都没有了洞察和自知之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那就该是讨论全身而退的问题而不是持续成功了。我们发现那些持续成功的企业家,表现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领导者持续提高自己的眼光格局视野以匹配企业新高度的整体能力的时候,这些领导者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层次。这不是职业经理人按部就班的晋升,而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以前成功的企业家二十年能把企业做到百亿就已经算脱胎换骨了,现在的时间需要缩短到十年,八年,五年乃至三年做到百亿,管理几万人的企业。我们和企业家说,你这脱胎换骨的速度和别人换衣服似的,是天生有“仙骨”才行啊。 我们发现,这身“仙骨”就是基于洞察力和同理心的超强自制力 自制是关键成功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精通业务和产品的,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家应该是各方面的业务能手。当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当企业家退居管理之后,一线面对业务和产品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可能就出现的下滑。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知道,自己需要往后退,不能在业务的细节里事事插手,否则团队永远都起不来,所以“自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优秀的企业家与普通的老板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对自己进行约束并快速提升新的能力”上看出来。我们也见过很多停留在几个亿规模的小企业家,虽然天天抱怨团队,也说自己想放手,但是控制不住自己事事干预下级乃至更下级的工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停滞发展。优秀的企业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就算这样做让自己非常难受也需要改变,这就是自制力,是区分普通与优秀的分水岭。如果你的问题是,“不干预就乱了呀,怎么办?”这就是错误的问题。你应该问,“我自己不动手,怎么做才能驾驭现在的公司并且达成更好的结果?”克制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适应现在的规模和状态,是刚性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思考的是如何应用新的办法达成目的,这才能持续胜任更高的要求。有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当初为他做项目的时候,他主动提出:“为了更牛逼,痛苦也必须改变,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他是业务高手,但自知需要不断提升,他知道改变很痛苦,但有很强的自制力(所以很多的企业家在马拉松等需要很强自制力的运动上非常热衷),他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蜕变所以有信心能够再次胜任。改变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会退回原状,但是完成蜕变的人就变成了自觉,形成新的习惯。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当企业家完成这样一轮蜕变,完全胜任通过驾驭组织力量而不是个人力量完成任务的时候,可能外部环境又发生变化了。比如从原来只需要驾驭内部组织蜕变为需要驾驭整个生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几百亿的规模。这些年主动把公司进行了完全颠覆性的重组,为了适应现在生态化,平台化的趋势。原来的组织是稳定的矩阵结构,团队非常“稳定”,所以整个高管团队对于把整个公司“肢解”成平台和独立的公司非常抵制。“当工业化时代的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在的竞争,我必须做出改变,整个领导团队都必须做出改变,否则你就出局。”从原来一切从上至下进行规划,计划,执行,结果的形式转变成生态化的管理的过程,不仅是企业家个人重新规划自己能力的过程,他还要身先士卒并驱动整个领导团队适应新的要求。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这家企业的转型越来越顺,真是宝刀不老。 总结为什么我们认为“自制力”是持续成功的关键能力?因为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蜕变,我们认为自制力是实现改变并再次胜任的关键能力。 注:我们说的自制力,并不一是说企业家在所有方面的克制,而是在自我察觉需要克制的领域能够自动自觉的克制本能的冲动,而从理性出发管理和约束自己。

0 Comments

把公司卖了吧

最近我们探讨了几次目前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企业的应对策略,同时也看到很多奋斗十几二十年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面临如何带领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升级的问题。虽然说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选项和建议,但应该说绝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是无法完成带领企业实现转型再上台阶的。 对于没上市,也没有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很高利润的普通民企,真正的上策是把公司卖了。 企业有自己的生命要知道99.9%企业寿命是小于人类的平均寿命的,简单的传给二代并不是应对竞争和增长的解决方案。有些企业家试图通过把企业传给二代既解决自身的传承,也为企业的创新转型输入新的基因。首先,除了那些真正有很好品牌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传承的价值,能够传承资产就已经不错了,企业家无法将自己的权威和控制力真正传给二代。而且很多二代虽然有更强的创新动力,但不见得有意愿且适合带领现在的企业再上台阶。我们看到大量的二代实际上接手了一副重担,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最后也并没有让企业焕发新生。本人曾经撰文描述企业有自己的生命,企业家是其创造者,但是企业成年之后应该有自己的发展之路,当自己无法胜任继续扶持企业发展的时候,各种选项都应该值得考虑。 卖掉的好处首先大量企业家虽然看上去身价不菲,但很多人资金和生存压力也是非常之大。我们接触过很多有意愿考虑出售的企业,账上的应收账款是年度利润的好多倍,更别说隐形的负债以及如果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和转型投入时的潜在资金压力。卖掉股份对大部分企业家而言从财务上是功成身退了。将大部分股份出售,引入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投资人以及产业资源,对于促进企业真正换血并通过融入更大的平台,有机会参与到二次转型的机会。在物流行业中,有一家“壹米滴答”将各地“区域小霸王”整合后形成全国性网络,实现了模式升级的同时业务量开始重启快速的增长。对于这些“区域小霸王”而言,通过融入更大的平台实现了转型,企业家的股份换到更大的平台后虽然份额下降,但是价值上升了。对于身处企业内的管理者和员工而言,短期而言可能面临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乃至收入结构的影响,但是如果给与企业第二次发展的机会,远比在温水煮青蛙更好吧。可能唯一受害的是一批靠老板庇护但无实才的人。对于企业而言,这些人通过公司转型进行淘汰非常正常,对于老板个人而言,如果确实因为共同打天下有情感成本,老板通过出售公司股份兑现收入后可以对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情感成本进行补偿,而这这些事本来就应该是将企业家与企业逐步独立的工作。这类因素也常常是老企业转型的重大助力,通过这样的股份转让实现转型的过程可以算是刮骨疗伤。 卖给什么样的人不是说把公司卖了就一了百了,除了实现财务退出,企业家还是应该为企业的发展有个更好的布局。个人建议,最好将企业出售给有实体运营能力且价值链上互补的公司。有实体运营和价值链互补的公司通过并入公司,目的是为了补足价值链或者形成规模经济,会更加看重公司现在运营资源和能力,需要形成1+1>2的效果。如果单纯的财务投资,虽然维持了公司的整体性,但是财务投资基本都有非常明确财务目标和退出时间,比较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人员剥离以及过度快速的变革。就算财务投资转型成功,下一步很有可能会再次出售,对公司和团队的未来风险相对较大。当然更好的是实业和资本的联合收购,在既保留公司运营价值的同时有更强的财务支持对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财务投资人也比较乐意与实业公司联合收购,有利于业绩改善和后续的退出。对老板而言,有了现金之后,可以通过投入配套的基金甚至参与部分基金的运作看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从企业家转型为投资家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再回到前文提到的,这种方式可能更加适合原先二代不适合接班现有企业的情形,利用企业家更多的企业外资源,为二代创造一个适合的新事业。注意事项对于股权出售的情况,首先对企业还是要完成规范化的治理,如果历史问题较多,重新成立公司并购买资产可以作为备选方案。企业的规范化最好提前进行,对于一个历史较长,如果合规性不是很好的企业,就算本身有很好的价值,投资者将风险因素纳入考虑后对于估值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0 Comments

干货 | 驾驭资本 实现商业模式蜕变

之前我们讨论过民企发展遇到商业模式瓶颈,需要老板升级的问题。本文想探讨一下商业模式升级与蜕变的现实策略,主要针对已经实现规模化且有较高市场地位的成熟公司。首先,根基不该乱动民营企业的商业压力确实很大,因此市面上各种转型概念很容易吸引企业家跃跃欲试。但是在深入了解了各种“互联网转型”,“数字化转型”等等套路之后,聪明的企业家发现这些转型概念真的更多停留在“概念”,可能起到一定的变革号召的作用,真要靠这些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风险实在太高。先不说自身的业务模式适不适合数字化转型,真正能搞明白什么是数字化的人就没几个,大量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也就是用这些时髦概念揽项目和争取预算为主。真正对主营业务进行商业模式改造而且成功的企业聊聊无几,大部分“成功”的案例也就是在利用新技术开拓新渠道和提高效率层面有些改进罢了。对于主营业务单一,盈利模式成熟的传统行业,确实不应该在商业模式改造上冒进。 用资本的视角看业务组合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马老师一样的业务组合能力(主营业务贡献收入利润,培育业务贡献增长,孵化业务展望未来),所以在遇到增长瓶颈的时候一看,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没看到什么新业务接棒跟上就慌张了。所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下公司所在市场(跑道)的业务机会在哪里,成功的企业家在看市场机会的能力上绝对不输给最优秀的投资人,只是没有用专业的方法进行训练。简单来讲,还是找到新业务增长的机会,规模和增速上能够实现对主营业务的接班。为什么用资本的视角看,因为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民企都是从运营的角度在看哪里有效率提升的机会,哪里有渠道拓展的机会,把这个成为了新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像资本一样从市场规模和业务价值先看起。只用从外部开新业务的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对主营业务形成可替代规模的新业务机会。 用资本的方式做新业务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成功基因,而这些成功的基因可能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新业务,要求传统的企业文化,组织和团队进行新业务转型和要求韩寒读数学一样吧。因此新业务组合更加适合用资本的方式进行操作。无论是老板个人还是公司,都可以定位成投资人,而投资的资源除了金钱以外可以对主营业务的资源进行盘点。虽然主营业务的模式并不见得适合扩张新业务,主营业务上积累了大量资源可以作为投资新业务的资源。比如:销售网络,供应商资源,土地仓库,雇主品牌,金融资源,信息技术乃至后台的职能服务等。但是这些资源都应该用投资孵化的视角投入新业务而不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对新业务进行控制。同时,新业务的业务模式和团队搭建也需要从资本的视角来看。在确保跑道正确,资源保障,团队胜任的情况下,降低对运营过程的管控,并通过持续资本化的考核与持续投资方式确保新业务的创业团队能够有创业式的竞争力。 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扩大资本资源公司为培育和孵化业务提供从商业模式,行业资源投入以及初期孵化的基础上,强烈建议与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在新业务有一定资本价值的情况下,就还是对其进行资本化。企业作为新业务孵化的“天使投资人”,可以在后续的每一轮与不同阶段的资本共同投资。有主营业务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背书,不仅有利于新业务的发展也有助于新业务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现在的商业竞争早就已经脱离的简单的单一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拉上更多的企业朋友圈进行联合作战已经是资本市场的常规战术。在新业务早期引入资本既有利于提高新业务成功的概率,也帮助企业整体能够与资本产生更好的结合,为将来更大的驾驭资本实现更高规模的商业模式蜕变奠定基础(比如通过大型资本联合进行海外并购)。 通过资本层面实现主营业务与新业务的融合 前面讲的都是新业务用资本的方式筛选,孵化和培育的过程。与主营业务的关联仅限于主营业务作为投资资源与新业务发生关联。如果新业务进展顺利,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主营业务进行组织升级以及核心团队的激励调整,形成互相促进的效果。比如,当主营业务的资源在新业务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的时候,对主营业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绩效激励,凡是在主营业务绩效领先的优秀员工同时享受在新业务的原始股权激励,个别能够适应新业务创新模式的员工也可以加入新业务的创业团队。前提是,这些人在主营业务上完成超额贡献,这样就不会造成薅主营业务羊毛来养一个没有未来的新业务的情况。 不少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上市(或者也有明确的资本价值),假设将主营业务部分股权卖出,再转投专业投资机构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在国外不少案例就是公司经营到一定程度卖给PE,保留少量股份,然后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回给PE,专注于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并购,反而为主营业务公司的持续壮大提供了更好的资本支持。 结语上述策略是基于主营业务持续稳定贡献收入和利润的情况下,先通过资本化尝试新业务培育,最后反过来对主营业务进行资本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可以选择资本化的程度,而且可以适度通过资本来推动新业务创新和主营业务的转型。这可能是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不错选择。当然,这需要企业家能够从经营企业升级到经营资本,但是我们认为比要求企业家掌握数字化转型更靠谱一些。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