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无用

从事咨询行业近20年,大大小小的项目做过上百,应该承认,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而且我发现别的咨询顾问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避免误解,我定义的“预期”是:按时按预算完成了<项目建议书>里描绘的“愿景”和“目标”。 很多精英离开咨询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这种“无力感”。而我们既然选择留在了咨询行业,伤疤该揭的还得揭。 以下内容仅限于管理咨询项目反思为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决策“选择题”变成撰写“作文题” 战略最大的价值本来是做“选择题”,选择一个市场,一个定位,一个产品组合,或者,选择是否上市,是否并购一个标的……战略咨询的产出无外乎就是帮助客户一起做这些选择题。 但,很多时候,失败的战略项目变成了做“作文题”。顾问们在宏观数据中遨游,在行业对标中碰壁,在战略路径图上挣扎,最终都是为了完成一篇符合“考试纲要(管理学方法论)”的作文。作文的中心思想就是把未来描述得足够美好,因为只有这样,战略才感觉像是一个“灯塔”在彼岸召唤。再加上一套密密麻麻的“路径图”就完美了。既有了方向,也有了路径,成功似乎就指日可待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战略,是对关键问题做出选择,而很多重要选择并不来自于严谨的分析。比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谈到如何达到今天这个地位时说:“我在商业和生活中,做出的所有最好的决定,都是用心、直觉、勇气做出的,而不是分析,如果你能通过分析做出决定,你当然应该那么做,但事实证明,你最重要的决定总是凭直觉、品味、心灵做出的。” 像贝索斯这样“拍脑袋”决定的成功企业家并不在少数。企业家在多年的商战中习得的商业敏感度并不是一般分析能够替代的,而且也等不起漫长的推理分析,往往需要的是及时的反应。战略选择面向的是未来,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数据可以来论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分析。 当客户真的邀请我们共同进行“战略选择”时,咨询顾问心里也是慌的。我一直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开玩笑说:“战略顾问最期望的情况是:做完项目之后,客户并没有按照项目设计的方向去执行。如果客户真的执行了自己设计的战略,顾问可能就睡不着觉了。” 虽然咨询顾问的专业能力可能远胜于企业家,但是在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对组织氛围和人性的洞察,对核心团队是否理解和服从战略选择的判断,对外部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咨询顾问往往是不如企业家的。所以,在回答一个战略选择是否最适合该企业时,顾问的发言权是有限的。 这就尴尬了:真正有价值的战略选择,咨询顾问贡献有限甚至不敢真正涉足;而洋洋洒洒的战略报告,各种浓墨重彩的分析和决策模型乃至配套的设计方案都很容易沦为孤芳自赏的一篇作文而已。 不落地 既然战略关键在选择,而选择的主角是客户,那咨询顾问能否利用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帮助客户来落地战略呢? 难! 绝大部分的管理咨询还需要做二级战略和规划。比如企业要做“新零售”,我们会进一步开始做新零售规划、全渠道规划、数字化转型、大数据规划……各种规划,各种转型。有时候甚至会本末倒置,把二级战略置于公司战略之上。 真正的落地是把方案变成现实,但这偏偏不是顾问的特长。我遇到过极个别的另类顾问,在“违反”自己公司规定的情况下,代行客户区域总经理职责,发号施令,给客户带来了平均值三倍的增长,以此来证明自己方案的有效性。后来,这个顾问辞职自己创业去了。 大部分情况下,客户说要落地,我们就拼命往细了整:规划太粗了要做设计;概要设计不够,做详细设计;流程从一级做到五级,直至SOP;写了不行还得包会呀,培训辅导也得来;就差卷起袖子自己干了。 原来以为这就是落地了。可是,经过多年的“战略落地”,业绩还是没起来,新业务也迟迟没有起色,客户还是不满意。 战略落地,要的是结果,而我们往往以为“把活干了”叫落地。 最近几年常常反思,咨询如何才能有用?如下思考,抛砖引玉。 战略专注决策过程 如前文所述,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客户做选择题,而且选择也主要靠客户。那我们还怎么做咨询? 咨询的作用,还是要聚焦到做“选择”的过程。 选择的过程,折射的是企业家的愿景和价值观,是一种信念。虽然决策的过程不完全依赖于分析,但是高质量的“碰撞”和分析确实有助于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而且如果有“建设性的挑战”这一过程,决策后的坚定程度可以提高。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有超强的自信和“拍脑袋”能力,但是毕竟“拍脑袋”死了的更多。一部分原因是战略选择本身值得商榷,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决策过程的草率导致执行过程中不够坚定。(有了战略,却不能坚持到底,总是怀疑决策是否正确,忽左忽右,摇摆不定,那么再正确的战略,也等于一张废纸)战略能否被成功实现,企业家以及团队的信念至关重要。 我认为,战略咨询就应该聚焦于“建设性的挑战”。在项目过程中进行高质量的碰撞,让企业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有更多的认知,让高管层参与碰撞,充分理解未来的战略是什么,该怎么做,这样做出的战略选择得到大家的信任,能够被坚持下去的概率就更大。 这时候,顾问如果还能帮助客户做出更加合理的战略选择固然是好,即便是最终结论与企业家拍脑袋的结果一致,但因为顾问帮助客户更加坚定了战略选择,提高了战略落地成功的机会,那也是有极大价值的。 但, 说到团队能力、执行力以及在落地过程中的持续应变,咨询顾问是力所不能及的。 取巧劲,抓结果 客户期望咨询方案落地的核心是:兑现结果。但从角色上来讲,咨询顾问是不可能担责的。责权利对等是基本概念,咨询顾问在客户的组织中没有管理身份,在无权状态下承担业绩责任是不现实的。 所谓的取巧劲是在咨询项目立项中,将发起人的责任和权力予以明确。一般发起人是对应目标的承接人,公司将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交给该发起人承担。咨询顾问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发起人的二把手,可以通过执行发起人的指令以及利用项目立项过程中设定的“项目组织权力和奖惩机制”来实现对项目结果的驱动。 虽然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感觉,但是这正是战略落地的基本逻辑。承担业绩责任的管理者承担战略落地第一责任,做方案的无论是咨询顾问还是内部人员做好二把手的辅助工作。 在这样的角色搭配中,咨询顾问相对中立的角色,在进行目标分解、责任判定以及方案支持上也有自己的优势,有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Insourcing内包 绝大部分的咨询项目主要是承担专业工作外包的责任。“雇佣兵”是好听的说法,更准确的是“临时工”。无论是哪个专业领域,企业出于专业能力不够,或是人手不够,聘请咨询顾问就是来解决专业能力的问题,是高级的“临时工”。 “临时工”有“临时工”的价值,但是没有必要吹嘘成导师。企业也不应该把组织责任外包给“临时工”,更不应该让“临时工”来背锅。 所以更准确的用法不是把企业的任务外包给咨询公司,而是把咨询顾问“内包”进企业,成为企业人才来源的一部分。成熟的企业在培养和引入外部人才上都是多管齐下,内包咨询顾问,虽然单位成本较高,但是降低了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比如招聘,选拔,晋升,轮岗,离职等相关成本)。这类专业咨询服务应该当成总体人力成本的一部分。 总结战略咨询专注于决策过程,选对方向提高成功率,再多投入都值得;管理咨询专注抓结果,发起人责权要清晰,方案是手段不是目的;专业咨询顾问做内包,专业的“临时工”是干活的,不是来背锅的。

0 Comments

读懂企业转型时令表,你就知道二季度该做哪些事了

花开有季、做事逢时 在正确的时点做正确的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型中的企业有很多事要做,找方向、寻策略、谋战术、定目标、分预算、管执行、提能力、升业绩……,每一件事都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但实际上这些事也都有他们的“时令”,踩准时点,跟上节拍,可以让投入得到最有效的回报,让成效尽早显现在业绩报表上。 相反,如果做事“不逢时”,辛辛苦苦的,虽然事是做完了,但效果无法立刻落地,或者被其他更重要的事抢道,再重启时因为条件发生变化而不得不重新再做,就非常可惜了。 很多变革工作,一旦错过时间窗口,也就错过了转型的机会。 企业转型工作最佳时令表 上述工作是企业转型与经营管理中的必须功课。   老板最希望,这些任务的投入产出最大化,并直接提升当年的收入、利润、市占率等业绩指标。那么这些任务就要在最科学的时间点开展:   做早了,大部队在忙着完成当年的业绩,没人承接; 做晚了,后续工作延后,落地已是下半年,无助于当年业绩   依据“时令表”,每一季该做哪些事,一目了然: 三季度:企业启动战略规划的最佳时点 企业高层应在这个时间开启战略研讨会,明确企业转型方向,以及第二年的具体战略目标,回答:企业增长点在哪儿,目标市场在哪儿,客户是谁,价值链中自身的定位是什么以及核心竞争力有哪些等战略性问题。   在三季度明确战略方向,可以为后续工作的推进预留足够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点战略方向无法明确,那么后续的工作任务下达和预算分配就无法进行。   四季度:分解目标、分配资源、领军令状   总裁办、战略部、计划部、财务部以及各个业务负责人等,在这个季度是最辛苦的,要开很多会议来考虑如何承接既定的战略目标。   大家需要反复讨论,绩效指标如何分解到各个责任组织以及来年的预算和资源如何分配。这个时候,也是最有可能调整组织和高管人事变动的时刻。   在四季度把这些事都做好,各个责任人就领下军令状,清楚自己来年背负的指标是什么,自己要做哪些大事来完成指标,需要多少资源。在四季度末,一些储备工作也可以启动,比如招聘、找供应商、调整队伍、布局市场等,为来年的一季度蓄势待发。   一季度:抓收入促增长,启动创新类与增收类项目 新年伊始,企业各项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开始了;同时很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设立的项目也启动了。一季度,最合适启动的是创新类项目和增收类项目。   创新类项目(如:新开辟一个区域、推行一个新业务模式、研发一个新品类、新实施一套大型信息系统等)是企业收入提升或业务创新的新发力点,需要进行全面探索、严谨设计和试点推行。一旦做成了,将极大的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和市场地位。所以这类项目,越早启动越好。如果来得及,很可能在当年就能推广运行,产生效益。   增收类项目(如:市场营销、品牌推广、门店经营、品类优化、产品定价等),能直接提升既有业务的收入,因此一季度就应启动,其成果在二季度开始就能马上体现出来,对改善全年的收入业绩有极大帮助。 二季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运营能力的最佳启动时点   一季度的时候,全员都在忙着新年发力,开辟市场,高调宣布进攻策略等,是一个以“增收”为核心的发力阶段,此时不宜分散精力做其他方面的举措。   但到了二季度,创新类和增收类项目逐步落地到日常运营,管理层开始聚焦成本与效率了,不能让成本随着收入提升也“同步”提升。如何控制住成本,有效分配资源,提升运营能力,是这个阶段企业考虑的问题。   这些举措的成效可以体现在下半年,既支持收入增长,又确保利润提升,从而使全年业绩目标得到保障。   一 ~ 四季度:全年狠抓业绩回顾,关闭业绩差距   战略、绩效、预算指导了日常运行工作;各类创新/增收/降本项目的结果则落地到日常运行中,因此抓好日常运行,是全年的工作。 怎么抓?简单的讲,就是每周、每月、每季,找业绩差距、发现问题、分析根因、确定改进方案、监督方案执行,最终关闭差距。以严谨的业绩回顾会为载体,从上至下,对每个责任主体的业绩表现进行分析,一切数据说话,责任到人、跟踪到天。 春暖花开季、降本增效时 说完了全年的转型工作时令表,我们看看眼下,二季度到了,企业可以做些啥?   很多企业正在开会回顾过去三个月的业绩,与当初设置的业绩目标有多少差距,暴露了哪些问题,遇到哪些始料未及的新情况,对手们出了哪些新招,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无论是喜是忧,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大家必须把重点放在接下去的二季度。根据“时令表”,二季度最合适做的事,就是降本增效。  …

0 Comments

做到16个字,你可以有自己的“阿米巴”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讨论为什么华为选择了责任中心而不是阿米巴的管理模式。正巧这几天也在和朋友讨论如何通过改变责任中心定位去鼓励员工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其实无论是责任中心还是阿米巴,从财务角度看,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范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 定义的管理会计范畴包括:规划、绩效、控制和分析决策。因此企业要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需要做到这16个字:“始于战略,落于绩效,基于核算,呈于报表”始 于 战 略战略是思考和设计管理会计的源头:“企业的长期/短期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实施哪些举措”?“要鼓励或者避免什么行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后续管理会计体系设计的校验标准。有明确战略方向的企业才能真正用好管理会计工具。成长期企业的管理会计一般偏向于引导员工开疆扩土;而成熟期的企业则会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例如,为了推广新产品,收入按双倍计算;战略性亏损产品有成本补贴等。落 于 绩 效这里说的绩效,是指完整的企业绩效管理,即BPM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或者EPM (Enterprise PerformanceManagement)。完整的企业绩效管理其实包含了战略规划到执行监控的完整闭环。战略规划形成的战略目标和举措需要组织承接,承接的组织自然就承担了相应的组织绩效。讨论组织绩效时候的核心问题,就是组织的定位。责任中心定位 -“落于绩效”中的核心环节组织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维度。管理会计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组织的责任中心定位。1、经典的责任中心定位是依据组织职责来区分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等。这种模式在大部分企业中依然是主流,其优点就是简单易管理。责任中心2、另一种模式是将价值链上的组织均视为利润中心。(阿米巴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调动组织的积极性并培养员工的经营意识。但是由于管理复杂度较高,并不容易实施。这里的复杂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组织颗粒度、内部定价方法、管控和分权的平衡。组织颗粒度:组织内做到“力出一孔”才能实现“利出一孔”。在京瓷,稻盛和夫先生将制造部门的阿米巴设置到了工序。而海尔的“人单合一”的颗粒度更小。【难点】 这个颗粒度设置的太大会激励不到该被激励的人,而太小又增加了管理幅度和难度,且有可能因为小到无法自我改善而失去管理意义。  内部定价方法:内部利润中心化必然会产生“内部交易”,有交易就需要定价。 上下游组织的服务内容比较明确的,相对比较容易确定标的。定价的依据可以是历史成本的加成,可以是市场上的价格,可以是基于目标和预算值,甚至可以是“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价格。 【难点】由于组织之间可能存在区域成本差异、季节成本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要制定一套公允的交易价格需要花费不少心思。管控和分权的平衡:这里的权力平衡主要集中在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定价权集中与下放集中的好处是能够全局管控,把握大局。总部可以根据战略、市场、竞争等需求,通过价格这双“无形的手”来调控。但这对总部管理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对一线和市场的动态有清晰的认识。在市场化比较充分的领域,也有企业将定价权下放。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线能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比较灵活,也更能被接受。但问题在于局部的最优未必能换来整体的胜势,所以总部的干预依然需要。【难点】 两种模式均有利有弊,在什么阶段应用什么样的方式,总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自身的能力等进行权衡,并适时调整,而非一成不变。例如:很多加盟制物流企业在早期采用就是放权模式,这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区域的活力。而在这些企业总部管理能力提升之后,慢慢又开始收拢这部分权力。资源配置的权力集中与下放资源配置的权力是另一个需要平衡的地方。当大多数企业对核心资源采用集中采购的情况下,利润中心在资源成本上几乎是没有多少调节余地的。完全集中对于生产制造或者服务提供部门来说,形成的是操作中心管理模式。组织只需要关心效率的提升。完全放开的方式又是另一个极端,结合定价权放开的话,就成了生态圈模式。【难点】 总部同样需要多因素考量,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模式操纵资源配置的权力。 由此可见,利润中心模式的设置和运作,是比较复杂而且有相当难度的,如果上述三个方面(组织颗粒度、内部定价、管控与分权)的权衡没有考虑周全而贸然应用,会使企业日常运作陷于互相扯皮、投入高于产出等境地,得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基 于 核 算“基于核算”的核心是在财务核算数据基础上创建用于分析、决策、评价的管理会计数据,确保各责任中心的表现不脱离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要素,借助一定的信息工具,在核算体系中体现。脱离财务核算的管理会计可能造成除了老板没达标,各部门都达标的尴尬局面。但另一个方面,管理会计又需要很多财务核算不包含的数据。诸如分摊、结算等方法在管理会计里被大量使用,这里需要决策者对提高精确度所花的精力和成本,以及其所带来的管理收益之间作出平衡考量。例如:如果要分解不同货物的卸车成本,重量、体积、件数都会影响卸车效率。虽然可以花精力去拟合出一个数学公式,说明这三个变量的影响程度。但管理上其实很难应用这个逻辑去和一线人员解释。所以实际应用上,在这三个变量中找相关性最高的那个作为分解依据就够了。呈 于 报 表最后,管理会计结果需要通过有效的报表形式呈现给各级别的对象。领先企业都有成熟的管理报表体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报表,拼的是速度。当年稻盛和夫就抱怨得到的报表几乎毫无意义,就是因为报表揭示的都是一个月前甚至更久前的事情。企业的经营每天都在变化,要求以更高频率(甚至以天为单位)提供管理报表信息给各级人员将是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结 束 语“始于战略,落于绩效,基于核算,呈于报表”管理会计是一门科学,有足够的案例和标准的方法论。但设计却要结合人性,考虑每一种方案背后可能激发的行为取向。所以选择管理会计的模式也可以说是一个管理哲学的问题。稻盛和夫先生提倡的阿米巴模式和西方传统责任中心的管理方式,本质上就是哲学的差异。华为的任总曾经认为稻盛和夫将这套管理模式引入中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最后华为选择的不是同一条路。从企业本身发展来说,初创期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去思考复杂的管理会计问题。随着业务的扩大,战略和组织也会不断出现调整,这时候对管理会计和报表的需求会增加。但要注意的是,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如何让管理人员能快速的决策和投入工作中,过于繁琐的管理会计往往让大家疲于应付内部的流程,得不偿失。到了企业的成熟稳定期,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会更明显,也更细致。总的来说,管理会计的最佳实践是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从自身战略出来,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就能设计属于自己的“阿米巴”。

0 Comments

996工作制太Low,你需要的是奋斗者!

这两天被两位大佬的话,刷屏了。那就是提倡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马云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金句频出: “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加入阿里,你要做好准备一天12小时,否则你来阿里干什么?我们不缺8小时上班很舒服的人。” “这就是生活,你选择了一个中国今天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价。”而另一个大佬-刘强东(他俩似乎从来没有这样默契过)最近就自己的工作强度做了表态:“我现在无法再像创业初期那样拼命工作了!但是以我的体质,做到81164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每年也会休一次长假)完全没有问题!”看到两位大佬的言论,一个场景回到脑海:大学里上课,水平最差的老师,总喜欢通过点名为勉强维持课堂出勤率。而水平高的老师,从来不关心学生们的出勤率,因为他的课总是门庭若市!当然,我相信阿里和京东,通过强调996工作制,实际上是想表明“以奋斗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但就这个理念而已,如日中天的华为,任老板其实显示了对人性更为精准的洞察。华为提倡以奋斗者为本,但同时把所有员工分为三类,并且承认其需求差异。第一类员工:普通劳动者,占50%需要的是一份踏实稳定的工作,工作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他们最希望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第二类员工:普通奋斗者,占35%工作上进,渴望成功,但同时要平衡工作和生活,赚钱与健康的关系。这部分人能接受部分时间996,但不能够全年996。第三类员工:卓越奋斗者,占15%追求卓越,极度渴望成功,宁愿离婚也不离开工作,他们不满足于996,而是7*24小时。观点1: 不要提996(太Low),需要提的是,如何把“奋斗者为本”为本落到实处。以工作时长(996)为标准的管理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有很多岗位,都不是光靠工作时长能产出绩效的,特别是高价值的管理和智力岗位。而是需要激发员工内心把工作做好的渴望。这样即使员工在家,与家人团聚时刻,心里也会不自觉的去想工作。当然,如何激发员工的动力就变得非常重要。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华为,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海底捞,已经找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观点2: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996,也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是奋斗者。企业最关心的只是那15%的人群。找到这15%的人群(卓越奋战者),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核心干部,投入大量资源激励,并通过他们带动另外85%的人群。这样就如同,企业的每个小组织,每个小火车的火车头都加满了油,火车能不快都难。观点3: 企业需要的是团队结构合理,团队战斗力强,而不需要所有个体都是卓越的奋斗者。就像足球队一样,所有球员都是明星的球队,总是走不远。企业里总有些岗位需要进攻,时刻激情满满,攻城拔寨;也总有些岗位需要防守,稳定贡献,没有惊喜。团队结构合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人人都是明星。所以,996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注最重要的15%的人,和搭配好团队结构,并把奋斗者为本落到实处。这样,你组织的战斗力,远远大于从996工作时长规定产生的效果。

0 Comments

从快递公司业务量排名,Y评加盟网络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2018年12月28日国家邮政局毫无悬念的宣布了中国快递提前步入年业务量500亿件时代,这意味着中国的快递数量已经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当之无愧的快递王国(这项伟大创举在交通运输领域仅次于占世界高铁里程三分之二的中国高铁奇迹)。完成这个不可思议任务的主力是5个加盟制的快递公司“四通一达”(传统叫法),如今这五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60%,且都已经在国内外上市,他们发展的故事一直被业界所津津乐道,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各家公司的业务量,探讨加盟制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排名。针对每家公司,只提炼一项外界看法相对一致的竞争力要素作为其核心竞争力,根据各个公司的业务量排名,来确定这项核心竞争力的排名。如文章标题,本文论点纯属“歪”论而已,所有信息基于公开渠道,不代表对公司的任何评价。(很神奇的巧合是,除百世市值低于申通以外,各个公司的市值排名也几乎和业务量排名一致,希望百世公司的市值发力或者申通公司加速发展业务量,使得Y论更有一致性。)No.1 中通排名第一的中通快递目前在美国上市,市值800亿RMB,市场占有率近17%。在所有公开信息中,中通最被业界认可的是“利益分享机制”。不同于其他公司基本上是老板家族绝对控股,中通从公司诞生时就更具股份企业特征(四个股东分享股权),虽然后来股权有所调整,但具备了股权分享的基因。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中通公司在股权利益开放、公司利润分享等方面都有很让业界称道的地方。比如通过员工众筹入股的运输车队解决公司运输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即能实现公司效率、效益的最大化,又让所有线路成员、车辆资产投资方有丰厚的利润回报。在管理各个加盟商的“地盘” 和转运中心直营化时,通过总公司的股权设计,解决了加盟商和公司“博弈”的困局,实现了彼此利益一致化,真正做到“利出一孔进而达到力出一孔”,从而奠定了公司良好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在客户感知方面一直名列前茅。 No.2 韵达作为曾经排名通达系靠后的韵达股份,这几年通过自身不断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精细化运营”,目前已经占据货量榜第二位,成为国内最被看好的快递公司之一,目前市值已经达到650亿,市场占有率近14%。韵达的运营成本目前在通达系中最低,各个行业质量指数排名榜中也位列前茅,同时被认为是最有效投资于IT的物流企业。被称为快递企业老板中“最懂IT”的韵达老板,对于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一直亲力亲为,曾经在很多年前就亲自设计管理“一表通”,通过数据清楚呈现运营管理的优劣。同时公司在流程标准化建设、运营质量提升上不遗余力,即便在曾经面临严峻市场竞争和资金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静心炼内功,表现出对运营管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实践证明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与IT技术的完美结合,造就了韵达目前的市场竞争力。 No.3 圆通圆通的发展最具波折性,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市场策略,曾经在2015年一度夺得货量第一的桂冠,可惜势头不能持续,被后来者超过。如果评价圆通的核心特点,“战略布局和激进市场策略”可为通达系之最。第一家上市快递企业、第一家接受阿里投资、布局航空业务、收购跨境上市企业、首打价格战、建立研究院等等战略举措,公司老板的战略布局之高可以说每次都为业界所侧目。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战略规划设计都是核心竞争力,但是雄伟的战略规划并不能保证公司取得最后的胜利,战略的执行和坚守战略初心就变得更为重要,未来的发展中,期待圆通的宏伟战略逐步落实并取得预期结果。 No.4 百世虽然是收购曾经的通达系企业之一(汇通)开始涉足快递行业,目前的百世身上已经没有了通达系的痕迹。同韵达一样,百世一直在加速追赶行业领先者。快递排名第四对于“多元化运作”的百世是一个不错的排名。百世一直不懈追求“创新型综合物流服务”的愿景,并利用科技、金融、贸易等集成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了一个目前最为均衡和综合的多元化生态服务平台,快运、快递、供应链、店加等业务都在稳健发展。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物流市场,百世已经构建了综合物流商的各项能力,并且能够初步促进各个业务间的融合,不同业态的协同发展和能力建设,为百世的未来综合性物流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百世是目前最可能复制成为DHL,FedEx,UPS的中国加盟制网络公司。 No.5 申通比较遗憾的是目前货量排名最后的申通快递,作为最早开创加盟模式,并长期占据行业老大的王者,目前的排名有些尴尬。不过,本文分析的是目前各个企业的最重要核心竞争力,并不关注其下滑的原因。从业界看,申通目前最具优势的核心力是“加盟商的实力和行业经验”。作为加盟制企业的鼻祖,伴随申通和快递行业的发展,众多加盟商是所有加盟制的网络企业中实力最强的,虽然会带来各种弊端,但瑕不掩瑜,作为行业发展的受益者,这些加盟制的先行者,积累了足够的资金、资产、管理经验和体系,其抗风险能力和投资能力远远大于其他同行。申通加盟商的成长和公司发展模式,最好的诠释了“内生式”的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发展原因。如果能够通过利益分享机制,有效解决投资意愿,调动加盟商积极性,通过总部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加盟商的这个优点就可以为申通的再发展助力。 根据上述分析,按照货量排名的顺序,我们将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纳总结如下,回答加盟制网络的核心成功要素排名问题: 利益分享机制:加盟制网络企业是不同利益群体的生态平台,如何通过利益驱动各个合作伙伴自发自愿的为平台服务,提升平台整体质量、效率和成本,从而也获取自身利益是加盟制的首要因素。基于科技的精益运营管理:作为重运营的物流公司,无论是加盟制还是直营,精益管理都将是企业的长期致胜要素,依托信息科技,在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运营创新,作为企业长期优化运营的发动机,这一点对于追求效益的上市公司将更为重要。战略规划和市场策略:拥有伟大梦想和清晰的战略规划是每个成功公司所必须的。战略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战略的共识和执行能力,能够被实现的战略规划才能够真正使企业更卓越。创新的综合服务和多元化生态发展:加盟网络型平台建设事实上为公司多元化生态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发挥网络成员的特色,利用平台的规模优势,促进不同业务协同发展的同时,更可以提升网络成员的生态环境。优秀有实力的成员伙伴:虽然所有的网络平台都希望获取最具投资实力又能够有管理能力的合作伙伴,事实上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吸引到好的加盟商,还需要首先具备上述几个综合要素,同时,如何为加盟商赋能将成为网络平台企业的必修课,将加盟商变得更优秀,才是未来企业发展最需要的能力。 限于本文“歪论”的限制,只列出了上述五个核心成功要素,如大家所知道的,一个企业的核心成功要素绝不限于上述内容,不同阶段其重要性也不同,通过货量排名确定其顺序,只是巧合,YY而已。在中国快递领域,市场预期未来几年还将以20%左右的增速增长,以2018年的500多亿件来看,每年还都将新增两个申通目前的体量,对于所有公司来说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行业地位,甚至于某些二线企业实现超越都未尝可知。未来的成功的加盟型网络公司在建设上述成功要素的综合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提升和建立新的竞争力,卓越的企业特质基本是相似的,正所谓“成功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相信最具中国特色的网络加盟制企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

0 Comments

国际货代企业新业务孵化的三大误区

基本上,你随便找一家局部领先的国际货代企业,比如某口岸某类产品前三名的,在工商查询网站里,关联的企业法人数量(不包含主营业务区域分公司)都在20+,有些估计已经超过100个了。 你有没有思考过背后的原因呢?主营业务不怎么增长下的焦虑?机会主义?我想都有。 那么,效果如何呢?我们看到的行业现实情况是:拳头产品在拳头口岸,收入和毛利贡献依然占全部的80%以上。拳头产品在其他口岸的业务拓展很成功的都不多,何况那些所谓的新业务;能成功跑出来的新业务,基本上是相对独立、无法借力或协同主营业务的。 问题定义清楚了,那就来探探因,找找招。 误区一:过于高估自身基因的包容能力,而轻视了外延式并购的力量面向大客户的合同物流型,想做中小客户的产品型货代;2B的,想做做2C业务;海运的,想做铁运、空运甚至多式联运。诸如此类的新业务诉求,首要决策的是应该内部长出来还是外部并购后发展。而我们看到的一些国际货代企业,因为过于高估自身基因的包容能力,这个问题没想过,就开始调组织、选团队、调绩效,也往往会增加一些新的总部职能部门,来推进业务间协同和变革管理。 于是,光看看几年下来的几版组织结构图,就能看到试图兼顾下的无奈,再结合组织绩效,基本上就看到新业务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同一粒种子,在有些土壤里就是长不出来的,你努力去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让其能够兼容多种种子,很可能是徒劳的。 而国际货代未来的洗牌整合阶段,寻找适合新业务成长的已有田地,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论是其他已经走过这个阶段的行业,还是成熟市场的国际货代行业,胜出的企业都充分利用了这种能力,只考虑内部孵化的,无异于自断一臂。 误区二:过于看重支持和协同,而忘记了新业务更需要创业环境让我们来看看新业务一般是怎么来的,创始人看到一个机会,从内部或外部找来一个负责人,给人、给钱、给股权、给客户资源等,于是乎,一个承载新业务的法人公司就诞生了。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都是到了一个不大的体量后就长不大了,有些可能还早早就支撑不下去。 新业务本质上就是一种创业。具备创业精神的团队和相对开放的空间,这两者所组成的创业环境,比所谓的支持和协同更为重要。阿里2007年大力支持下成立的第5家子公司阿里软件没到2年就无疾而终了,而相反还原到创业环境的阿里妈妈却大获成功。我想,阿里的支持和协同能力要远胜于国际货代企业吧。 不要觉得公司哪个人相对最了解新业务,就委以重任!找内心相信并会拼命做成的;不要做成新业务的保姆,也不要做成新业务的紧箍咒!一定距离外远远看着它,是你大部分时间应该做的。 误区三:过于高估团队执行力,而忽视了新业务的产品/服务创新国内的国际货代,市场蓝海基本上没有了,每个局部细分市场都有几个明显领先的企业。这些局部明显领先的企业,大都是20年以上的,凭啥你只靠几杆枪、一些客户资源就能所向披靡呢。也许你会说本身就是机会型业务,机会型不一定错,试水时候也是一种选择,但当完成试水,决定要真正当作一块新业务来开拓时,就不能只靠团队执行力了,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来找到创新蓝海就是必须的了。 我们正在服务的一家国内领先的货代企业,2019年确定的战略主题就是客户体验,并通过外部客户的广泛沟通和调研,明确了2019年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三大领域,并形成了具体实际行动。 这样扎实的经营理念在国内的国际货代企业中确实较为稀缺,也应该应用到新业务孵化中来。所谓的创新蓝海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国际货代行业,并不是能够靠一两个突破性创新来快速实现,更多要靠对客户的不断细分和理解、要靠持续的微创新来达到质变。 总结前面的三大误区的应对,企业首先需要评估是内生式还是外延式来实现0到1,当无法判断时,建议优先选择外延式;其次,企业在孵化新业务的时候,最应该支持的不是客户资源、不是管理制度,让其回到真实的创业环境外,最最值得做的事是按新业务创业团队所需,给其贡献一些敢于创新的大脑。(本文已刊登于中国航务周刊2019年第14期)

0 Comments

不懂商流的物流企业,没有未来

很多“成功”的企业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绝大部分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是通过不断摸索试错,用勤奋,大胆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了机会而成功。 当企业跨出“宏观经济腾飞”这部“高速电梯”,需要开始自己爬楼梯的时候,那些对客户需求没有深刻洞察的企业,就会遇到空前的挑战。 对物流企业而言,客户需求主要来自于商流的需求。 电商驱动的国内快递 电商的爆发驱动了电商快递的崛起,所有其它物流细分领域只有垂涎欲滴的份。电商爆发的这些年,是商流从传统的“树形销售网络”向“网状销售网络”转型的过程。大小商家都有了从单点发全国的诉求,因此电商快递拼的是网络覆盖,因为快递的网络覆盖就等于商流的网络覆盖,商流和物流形成了相互驱动的双赢局面。由于电商快递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我们暂且略过。 跨境电商驱动的跨境物流 相似的场景正在跨境电商发生。随着跨境电商的持续升温,跨境物流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笔者在2013年左右为某国内领先快递企业做战略项目时的核心观点是:一切聚焦规模领先。因为来自于商流的需求是最大的网络覆盖以及最低的成本,这都要求规模领先来实现。 这个观点仍然适用于跨境。虽然跨境物流由于链条较长而且不同环节都有产能瓶颈,但是商流的需求才是最大的动力。 跨境电商物流需要高度重视商家的全球销售动机,以及因此驱动的全球物流交付需求。 笔者认为全球的物流交付能力还需要考虑“从全球到全球”而不是简单的从中国出发的“星形网络”。随着一带一路的延申以及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从全球到全球”的需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对物流企业的基本需求。 即时消费驱动的同城物流 无论是餐饮外卖还是社区代购,即时消费驱动的物流配送模式排除了几乎所有的传统快递物流公司。(除了顺丰这种本来就具有超强时效体验的快递公司还有一定机会,传统全国网络公司都已经出局) 即时消费对物流的超高时效要求必然导致订单和物流资源的超高密度,规模经济的源头完全掌握在拥有超高订单密度的平台和大商家手上,传统物流公司失去竞争优势。 而且掌握高密度订单的商流链主为了实现控制和降低成本,一定会将区域内的物流公司拆细(类似于加盟网络将加盟商拆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台将区域内的物流配送商拆细为30~100家左右实现基于KPI的考核是必然的。 所以请不要轻信商流平台的忽悠,亏钱补贴进入这段物流市场。 电商驱动的大件物流 物流公司的商业模式里常见的是规模经济(电商快递)和增值服务(国际物流)。随着电商平台不断延申到各类大件,大件电商物流最近也是如火如荼起来。 如果选择走规模经济路线的大件物流,事实上最终都会走向“大包裹”。因为只有“大包裹”才有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成本时效和质量会随着规模的扩大全面优化)。所以“大包裹”市场即将迎来更加惨烈的竞争! 如果选择增值服务的模式,绝大部分的大件物流都必须掌控末端。各类送装服务,代收货款甚是售后维修等业务是锁定利润的必要活动。 虽然末端的增值服务在每个城市都是相对独立,但是对于大件电商而言,全国性销售的需求还是和普通电商一样的。因此谁能够在全国构建所在品类的末端服务能力,谁就能构建不可替代的进入壁垒。 品牌商驱动的供应链物流 随着品牌商和电商平台的竞合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品牌商基于全渠道销售的新需求都需要重构供应链。这种对供应链重构的需求将冲击现有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品牌商在前台努力进行全渠道销售,但供应链是传统的按渠道独立而产生的巨量库存和低效的物流运营。品牌商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持续加快,爆款商品需要的极致供应链弹性以及物流执行能力对传统供应链以“稳定”为目标提出了巨大挑战。 比如,我们的食品行业客户从以前的“以产定销”逐步转型,整个供应链从推式向推拉结合改变的过程中,供应链计划以及物流执行成为了巨大挑战。 因此,品牌商从传统的层层批发对应的推式供应链和物流模式(各区域小霸王和推式采购供应链)向多种销售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供应链物流不能专注于帮助品牌商降低库存成本以及增加供应链弹性,将失去下一个十年。 小结 随着商流的不断升级迭代,物流企业从简单的“搬货”向真正的供应链转型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洞察商流变化的本质,乃至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这样的物流企业没有未来。

0 Comments

互联网浪潮下,经销商们如何顺势破茧化蝶?

在这个新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每天都有一堆新思维在琢磨着如何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行业结构和模式。核心无非是想尽各种招数来:控资源、抢客户以及缩减中间环节。 无论是传统的品牌商、厂家,还是新冒出来的各种平台公司,都顶着互联网的大招牌,力图借助新技术来改变原有按部就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产业链,其中最先被识别出来可以被改变的,就是经销渠道了。 昔 日 辉 煌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销模式,是被验证了的最能发挥社会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品牌商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经销商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为品牌商解决了四大难题: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品牌商能将资源聚焦于新品开发、品牌营销和生产上。品牌商与经销商之间,既是生意关系,更是相濡以沫、互相依存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传统模式下,作为经销商,只要一开始做好这几件事,基本可以稳住江湖地位,幸福地数钱:找到有影响力的优质品牌和品类,获得区域代理权掌握区域的销售网络关系,包括大型商超、二级经销以及星罗棋布的小零售店掌握区域的仓储物流资源有充足的周转资金和良好的贷款信用今 日 困 境但,现在,这些优势,都在被削弱、替代、甚至颠覆,经销商们的日子在这最近的3-5年内非常难过,已经有不少体量小的扛不住环境的变化而纷纷消失。经销商们经常的抱怨是:1. B2B平台、区域城配物流商等新进入者挤压了自己的生存空间2. 受品牌商的控制,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弱3. 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薄、团队能力老旧实际上,上述第2、3点的抱怨,是企业自身的长期问题,只不过在日子好过的时候,这些问题不凸显;但现在因为有新模式新加入者的干扰,自己的优势不在,劣势就显露出来了。所以换个视角看,任何一次行业变革,是残忍的淘汰,也是蜕变的机会。正因为日子难过了,才会逼迫企业去思考转型、思考变革。那些有能力有勇气改变自己的企业,就可以重生。更好的情况是,居安思危,在还没出现危机时就主动走出舒适区,提前布局,那就更能在大浪中活下来。 蜕 变 之 路聪明的老板,是有极敏锐的市场嗅觉的,深知大势不可逆,只有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才可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经销商们,根据自身所处区域、价值链地位和体量的不同,可以考虑不同的转型路径和方式。从内到外,从基础到高端,可以有以下三个领域的变革:一. 运营管理精益二. 合作方式升级三. 业务模式转型变革一    运营管理精益这是所有经销商,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去强化的变革点。原来粗放式的“一手进、一手出”的贸易方式,更多依赖的是地缘优势以及人际关系。但现在,需要引入更为科学精益的管理方法,尤其针对业务链上的几个核心环节。例如:对经销的商品品类进行精细化的财务分析,从获利能力等角度评估品类的实际业绩表现并提出优化后的品类组合建议;像零售商那样,对商品进行更为精准和敏捷的动销计划滚动,进行销售预测和购销协同;供应链全程数字化,提升信息透明度、实现可追溯,并优化库存和物强化自身在区域的经销品牌,主动进行自有经销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协同零售终端,获取消费者信息,尝试对终端消费群体进行数据采集和数字化分析上述改变,是经销商自身的修炼和提升,是为了建构较强的决策能力、运营能力、掌控能力和谈判能力所做的工作。这些努力的结果,比较直接的是能改善经销商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能使经销商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品类结构,提升毛利。变革二    合作模式升级部分有实力的经销商可以考虑合作模式的变革。在自身运营能力提升,经营话语权较强的情况下,经销商可以主动对上游品牌商和下游零售商提出新的合作点。1、与上游品牌商的合作升级,相对难度会大一些。品牌商自己会有一定的谋划和盘算,但如果有一个掌握了某个区域稳定销量的优质经销商,主动提出对双方都有利的契合点,品牌商自然是会考虑的。尤其是:主动营销 – 经销商习惯于被动思维,过渡依赖品牌商,这样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经销商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去作市场营销,而不是等着品牌商下任务。参与销售计划 – 经销商提供更权威的销售预测,这是品牌商求之不得的,也就避免出现品牌商与经销商互相埋怨销路不好又压货的无奈场景。联合开发新品 – 经销商如果能有效掌握市场前沿的消费数据,并对新品有一定的研究,这样的信息对品牌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实上,一个努力学习不断思考的经销商,是完全有可能在某几个品类上有相当的设计能力的,这种判断,也许比品牌商还厉害。技术互通 – 品牌商的信息技术力量往往都走在了经销商的前面,尤其在互联网的大风下,很多品牌商都开通“线上“通道,试图能直接触达终端。如果经销商的技术也能与品牌商互联,把全程链路上的业务信息透明化,这是品牌商非常愿意看到的。当然,从商业角度,经销商也还是要保护一些自己的核心数据,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现共赢的时候,合作的信任度、大局与小局的矛盾、以及利益互换等如何实现平衡2、与零售商的合作升级。经销商最受冲击的领域,也是最有主动权的地方经销商首先要突破原有的单纯的供货方以及巡店员的角色,而是要想更多的招数来为零售商服务,尤其是小零售商。眼下,以零售通为代表的B2B平台们,都在直接扶持小零售店,全国600-700万零售网点是所有人觊觎的渠道资源,它们不仅是末端销售触点的深入,更是实现很多O2O模式的载体。因此,与这些零售网点已经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经销商们,最难受的,就是来自于B2B平台的这种干扰,零售网点很容易被吸引到那些平台上。经销商轻则退化成物流服务者,重则彻底失去这些终端。因为即便没有经销商,零售小店们一样可以在平台上采购到好品牌的商品,一样可以有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到店送货,甚至平台还能帮小店引流,带来更多的生意。但,经销商们也不用太过焦虑,B2B平台并非无敌,它的短板也很明显:一则,为了抢夺门店资源,进行商品补贴,大部分B2B平台都是靠烧钱模式在维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倒闭是分分钟的事情;二则,这些平台公司,都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也意味着他们缺乏实体运营的经验和耐心。这么多年的经销网络,其中的利益和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复杂,不是靠几十、几百个平台人员可以在瞬间介入和理清的。传统的经销渠道,还是有一定的壁垒,可以一定程度抵挡住B2B的冲击。那么,在B2B平台自己还在不断洗牌、大浪淘沙的阶段,经销商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重建与小零售商的关系,转型为“扶持者和伙伴“,赋能零售小店,从商品选择、进货、陈列、库存到引流、互动、售后、资金等全方位提供指导;同时,借助自身的技术力量,协助小店实现新零售模式。也许,有的经销商会说:“我只是这个小店部分货源的提供者,如何能管到那么多事?“这就是思维上的突破和改变,为什么不能作“部分商品供货者+零售经营扶持者+新技术输出者“呢?经销商们要关心小店需要什么、缺什么,并想办法替他们”补齐“,让他们盈利赚钱,过上好日子,那么这样的纽带关系就非常紧密,不是随便来个平台就能替代的。变革三    业务模式转型业务模式转型,是有可能要伤筋动骨、改头换面的,因此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经销商,可考虑依托自身的区域优势和管理能力,转变原本单一的经销模式,抓住价值链上更多的核心控制点,走一条不曾走过的路。本文初步提出三类转型方向的设想,当然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模式可以大胆构思和创新。模式一:以自身为核心,建立区域的B2B平台既然,那些互联网公司试图通过B2B平台来涉足经销环节;那么经销商何不自己搭建一个至少覆盖本区域的B2B平台呢?经销商自己或者几个经销商联盟,搭建一个垂直聚焦某些品牌或品类的B2B平台,邀请小店通过移动终端的方式接入,平台上,可以是自家经销的,也可以是多家经销商经销的商品,供小店选货,由各经销商负责物流送货。通过这个模式,经销商至少可以在品牌商面前底气十足的说:“在这块区域内,我有和那些平台一样的优势,同时我还有他们无法复制的市场熟悉度和终端掌控力“。这个模式的难点在于:1)如果自己品类不够丰富,平台上的选择范围小,是很难做起来的;2)如果和多家经销商联盟,那么就需要事先达成很多协议,避免商品之间的冲突,确保信息展示、交易规则的公平公正,以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模式二:发挥物流优势,建立区域的共享仓储,实现统仓统配目前冲击经销商的另一大“对手“,是物流商。这些物流商掌握了大量的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原本是为经销商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但在B2B平台兴起后,这些物流商发现了转型之道:已经有一些区域的仓配企业,干起了原本经销商的活儿。他们开招商会,发布APP订货与支付工具,吸纳小店到他们的线上平台订货;又提供场地给经销商开展台,并为入仓的经销商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等,从而反向吸引更多经销商加入该平台,把货物放到他们的仓库中,实现统仓统配。未来,这样的物流企业就完全有可能更进一步去吸引品牌商。为此,有实力的经销商何不考虑将自己已有的仓储资源发挥到极致,在当地主动吸纳各类小经销商们来共享其仓储资源,不仅可以防范上述有“野心”的物流商的“跨界入侵“,又可以提高自身的资产利用率,增加服务收入;从整个供应链上看,也可以将物流运输的效率大大提升,为小零售商们降低了运输费用、简化了收货操作。此模式的难点,同样在于,要打消其他小经销商们的顾虑,确保库存商品的安全、以及资源分配上的公正公平,保障小经销商的利益。模式三:产业向上、渠道向下前两种模式的转型,经销商还是处于品牌商与零售商之间,使其原本单一的角色更丰富。第三种模式,则是要扮演新的角色。1)产业向上:有的经销商很早就开始琢磨上游的事情,基于多年经营某些品类的经验,独立创新新的品类,并控制原料基地、找加工厂合作生产等,创建自己的品牌,从渠道商转型为“品牌商+渠道商“的双重身份。这个对于长期经营,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经销商,是完全可以尝试的。2)渠道向下:经销商可以考虑往下沉,不仅作批发,也可以作零售。在获取品牌商同意、保持各家利益的情况下,自行在部分区域开线下门店,或者是在线商城,直接面向消费者。做这样的转型,经销商要快速建立零售的经验,并且需要拓展代理的商品、品牌和品类,甚至可以跨品种经营,比如,经营水果的同时,也可以经营果汁饮品。建区域平台、建共享仓储、产业与渠道突破,这三种业务模式的转型,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获取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利润,并谋求经销差价以外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经销商先人一步建起壁垒,不至于在“对手“入侵之时还手忙脚乱。当然,随着模式复杂,要注意串货和飞单等不合规的现象趁机而起。破 茧 化 蝶以上三条变革之路(运营管理精细、合作模式升级、业务模式转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影响范围有限可控,有的则要耗费较大的资源,作很大的变动,所以需要非常详尽和理性的筹谋,在自身能力未能达到足够高的时候,不宜作伤筋动骨的大转型。企业战略层面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一个路径图和一个控制塔,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明确负责人、明确各项行动的推进机制和监督与考核。时间窗口有限,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们、不甘于被淘汰或活得憋屈的老板们,是时候动员团队、用好能人或邀请外力,来共谋转型之路了。而实力较弱的经销商,要么,可以和大经销商合作,成为其布局中的一部分;要么,就牢牢抓住制胜要素,在局部做到最优,以吸引好的机构来投资。总之,绝不能纹丝不动,等着被人廉价侵吞和淘汰。打开思维,突破常规,转型都是痛的,但只要在合适的领域内撕开一个小口子、迈开一小步,就能乘风闯出一片新天地!

0 Comments

当家的故事 – 身边的S&OP

老李一家生活在上海,多年来由老伴刘阿婆当家,日子过得精打细算,倒也其乐融融。儿子小李跟北京女孩芳芳也是瓜熟蒂落,在上海成了了小家庭。小两口平时工作忙,家庭的日常工作就交代老两口主持了。当家难 - 客户需求不稳定,供应链面临挑战小李去年升职为经理,外面的应酬多了。刘阿婆晚饭准备好了,小李一个电话就不回来吃了,芳芳见小李不在家吃饭,就跟闺蜜出去吃了。老李和刘阿婆看着一桌晚饭吃不完又要倒掉,特别心疼。(客户临时取消订单)芳芳是个小白领,在饮食上就是要求二个字 “新鲜”(客户对食品新鲜度的要求)。因此,老李每天需要去菜场兜,看看哪些时令菜上市了(季节性商品),变着花样弄些小菜(多样性),哄哄儿媳开心。但是,芳芳总在背后抱怨说味道不习惯(地域差异),搞得老两口不想当这个家了。调解会议 – S&OP机制建立老李毕竟是老退休干部,对家庭不和睦趋势深感担忧,因此,请老娘舅(外部专家)一起,组织了家庭会议,对家庭矛盾(痛点)进行了坦承的交流。-老娘舅回顾了前期家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差距分析)-老李能够理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多样性(客户需求的合理),但是期望能够预先知道小两口想吃什么、回不回来吃、几点回来吃(销售预测)。老娘舅建议组建个微信群(IT工具),下午16点前如果没有特别通知,老李就正常准备晚餐(服务水平定义)-把食品按照保质期进行分类管理。生鲜类可以天天买、南北干货备2个月的量、大米按重订货点补充(不同品类的供应链计划策略)。原来大米每次买10公斤,改为每次买5公斤,这样每次吃得更新鲜了(采购批量和频次管理)-刘阿婆负责于芳芳沟通餐谱(滚动计划),老李负责买食材。(供应链计划与采购职责分离、流程驱动)-小两口准备备孕了,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搭配(客户重点需求关注)饭菜量 – 销售预测老两口很高兴有这样好的老娘舅帮忙调解。几天下来,发现总是出现好吃的菜量不够,不好吃的菜吃不完,米饭的消耗也是很难预估准确,因此,为了小两口吃饱吃好,多烧点就是了。但是,造成了很多的浪费。老娘舅又帮忙出了些点子:- 吃饱吃好是目标(目标明确),卡路里和营养搭配好。- 没有办法知道每人每顿准确吃多少。但是可以知道喜欢吃哪些菜、不喜欢哪些菜、一般吃多少饭,当然庆祝生日的菜量不好算(数据分析需要剔除促销因素)- 最近天气情况、身体情况对胃口的影响(经验判断)- 节假日安排(促销计划)每周菜谱 – S&OP会议在老娘舅辅导下(专家支持),刘阿婆主持了周末每周菜谱举行了第一次沟通会。- 回顾上周的菜谱和菜量(差距分析)- 对下周初拟的菜谱(销售预测)和供应情况匹配。周三有大闸蟹促销,因此调整周三吃蟹了(供应计划驱动需求调整);参茸太贵了,取消吧(财务计划);川菜不会烧,计划出去搓一顿(外包)。老李一家很快制定了下周菜谱,并确定了周一的菜单。(需求计划)- 刘阿婆盘点了家中的存货,列出了食材采购清单(采购计划)老娘舅建议每周一次家庭沟通一次(S&OP日历),将菜谱沟通日常化。后面的故事智能冰箱 – 刘阿婆不用再担心冰箱中食材的过期了,冰箱中食材保质到期日一目了然。临期食品总是会提前安排进菜谱,不用再担心过期了。(临期库存分析)智能生活APP – 老李学会了互联网购物,不仅不用日晒雨淋去买菜了,而且还提供家庭历史食材消费分析。同时,还提供了新菜式和营养表,一家人吃得更科学了。

0 Comments

要么增长,要么等死

2019年,经济进入寒冬,很多企业都做出了稳妥的战略选择:降低业务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利润回报。待外部环境复苏后,再发力和增长。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风险很大。因为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我们来看一个实证研究,先说结论:如果你的业务不增长,即使短期有较好的利润回报,那么还等不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你的企业大概率会被淘汰。再看研究结果:一家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对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进行了跨越2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观察。这项跟踪按照收入增长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把企业分为四类。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增长明星”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低的企业称为“徒劳无功“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业绩至上”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慢的企业称为“面临危机” 第一个经济周期,这100家企业的分布如下表:  图1:第一个周期的增长矩阵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约10年),每类企业的变化如下图: 图2:第二个周期的增长矩阵变化 毋庸置疑,跨越两个经济周期,表现最好的是“增长明星”,这类既关注收入增长,又关注利润回报的企业,持续领先的概率大;而那种战略保守,控制收入增长速度,仅重视利润的“业绩至上”的企业,退出市场的比例最高。整体表现甚至不如“面临危机”的企业(绝处逢生,反而转型成功)。 那么,为什么业务不增长,就会面临危机呢?你的竞争对手在增长;你不增长,你的市场会被竞争对手掠夺;你的业务不增长,留不住团队。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也没有财务自由的机会。要么丧失斗志,要么离开你的企业;那如何实现业务增长呢?业务增长的三大引擎:扩大市场份额(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实际上是存量市场的红海竞争)兼并收购(34%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发展新业务(业务组合)(6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 今天我们先讨论如何发展新业务,因为他对增长的贡献最大。看过太多的企业,尽管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也意识到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性,但经过数次尝试,仍然收效甚微。这里有三个经过验证的举措,供大家参考并使用:1、新业务要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并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 老业务需要关注利润和现金流,而新业务关注的是推向市场成功率,以及市场份额拓展等。如果新业务放在老业务的副总下面管理,他能难平衡好两种业务的管理逻辑,并且从体量上看,极容易忽视新业务的发展。所以要由另一个副总来单独管理。- 要找有开拓精神的“强人”来发展新业务,这个“强人”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外来的新人。看过太多的企业,发展新业务时,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人选错了。要么自己的“强人”铺在老业务上,走不开;要么从市场上找,不愿意付高薪,找不到“强人”,最后错失新业务发展机会。2、一把手要作新业务的啦啦队长一般来讲,新业务,要从老业务借力,借资源,且前期发展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一把手要力挺新业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新业务的重要性;在客户面前,亲自为新业务站台;一旦新业务稍有成绩,马上肯定。总之,时刻表明自己支持新业务的立场和决心。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此处的“情景管理”是指:如果新业务发展的不错,说明业务策略,团队构成,内部协同问题不大,可以加大放权力度,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但如果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问题频频,一把手要加大参与力度,认真判断业务方向是否需要迭代,主动协同老业务和其他部门资源,支持新业务发展。而“加大放权”或“事必躬亲”是随业务发展进程,交错发生的。 所以,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否则你会被下一个经济周期抛弃。新业务的增长,有三个妙招:1、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2、一把手要是新业务的啦啦队长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