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代如何实现规模产品化红利?向国内快递企业学!

产品化发展,国内很多传统国际货代企业都在谋求这种发展战略,这背后,有宏观经济不确定下寻求新增长点的诉求,有增强价值链竞争力的诉求,也有受Flexport现象影响下的担忧。什么是服务的产品化呢?服务的产品化是指通过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找到主流或者利基市场的共性且可规模化的需求,打造出标准可复制的服务。跟定制服务关注每个客户的客户满意度不同,服务产品化关注标准服务水平相较于竞品的优势以及整个目标客户群体的满意度。而从品牌打造角度,定制服务强调公司品牌,而服务产品化一般需要同时打造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国内物流行业中,顺丰的顺丰标快,德邦的精准卡航,应该可以算是已经较为成功的服务产品化案例了。那国际货代行业有已经较为成功的服务产品化案例吗?国内还没看到,放眼国外,Flexport你觉得算吗?不要轻易被30亿美金的估值给迷惑了。服务产品化红利源自哪里?源自比定制服务更强的战略控制力层级让我们直接来看一下企业战略控制力层级的图谱,并拿TMT行业案例和物流行业案例来对比。 掌握客户的控制力层级高于产品提前期的,那为何说服务产品化相比定制服务有红利呢?你真的觉得你家的定制服务,掌握客户了吗?就国内合同物流企业来说,大部分只是提供了一定成本优势的仓储运输服务而已。国际货代产品化在享受红利吗?一个行业的领先企业能打造出更强的战略控制力层级,通常意味着领先企业能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率。让我们先看看国内物流市场。整体来说,国内电商快递领先企业因为足够的产品壁垒(2年以上的产品提前期),正在充分享受这种壁垒带来的红利;而国内零担领先企业目前产品壁垒还相对不够,整体控制力强度还稍微弱于国内合同物流领先企业,但随着领先企业产品优势的放大,个人判断红利会更快释放出来,从而获得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率的双增长。再来看国际货代市场。对比国内物流市场,国际货代的所谓产品型企业,跟国内快递领先企业的产品化红利无从可比外,也没有看到国内零担领先企业的红利释放趋势。国际货代向国内快递企业学什么?国内快递企业在打造电商快递产品时,通常都经历了拓网络覆盖、细分加盟网点激活销售生态、直营枢纽分拨强化网络控制力、管理/流程/IT等多层面的精细化管理等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确实都能对国际货代企业有些启示。- 提升产品覆盖度不管是合同物流型国际货代企业,还是产品型国际货代企业,基本上企业愿景都有类似“一站式”、“综合性”等字眼,而客户的一站式需求也确实是正在发生的趋势,那么,提升产品覆盖度是必然之路,而覆盖又分为网络节点的覆盖(港口、航线等)和产品品种的覆盖(拼箱整箱、进口出口等)。至于提升路径上,产品的全球化和全产品化两个维度应该阶段聚焦某一个维度,但实际执行时一定是交织在一起同步发展的。- 销售端加盟化生态化已有的产品优势如何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呢?在产品离端到端线上化、自动化还有很大距离的当下,通过加盟化生态化,来充分激发销售端的活力、动力,强化粘性,是现阶段产品化红利变现的重点举措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货代企业在创新尝试。原色建议,已经在局部产品上打造出一定领先优势的货代企业,勇于加盟化生态化创新,敢于尝试,实践中沉淀推广。- 价值链增加控制节点国际货代价值链很长,以出口海运为例,从国内集装箱拖车、报关、集装箱堆场、船代、船公司、国外船代、集装箱堆场、报关、集装箱拖车、最后到收货人。扮演好优秀采购商和信息整体服务商外,应该在哪些环节增加自营比例或者增强控制能力呢?比如,海丰国际通过自营大部分货船和仓库堆场,所带来的产品优势在财务数字上反映出来的是超过10%的净利润率。原色建议,企业应基于产品组合价值链梳理,找出拳头产品们的关键控制点,然后再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来合理布局。- 精细化管理原色服务过绝大多数国内领先的快递快运企业,也是一路伴随着这些优秀物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无论从战略规划、绩效管理、数字驱动、IT科技能力等方面,现阶段国内的国际货代企业,都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而有趣的是,从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对比,国际货代企业远远好于国内的快递快运企业。国际货代企业更多需要改变的是理念和思维方式,需要强化的是创新动力。所以,Flexport的横空出现,在个人看来,对行业更多的是改变的契机。最后,如果你要问,将来哪类货代企业能胜出。个人回答是:Flexport类的能不能胜出不能判断,但胜出者里一定有成功走向规模产品化的传统货代企业。(本文经编辑后刊登于中国航务周刊2019年第11期)

0 Comments

追求核心价值的流程革命,爱你不容易

基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以及资本寒冬的渲染,2019年大多数的重资产运营企业都希望通过流程管理来实现降本增效和提升公司运营效益的目标。在大部分老板看来: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像湿毛巾一样,总是有大量的“水分”,挤一挤就可以出效益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客户体验是头等大事,运营质量的提升被视为业绩改善的关键要素对于网络型公司,眼下是起网布点抓覆盖度的好时机,希望能在尽快扩张时不失风险如何挤出水分,提升质量,快稳扩张? 通过流程创造价值成为很多公司的首要选择。做年度规划时,几乎都会把流程优化提到公司的议事日程。但是很多轰轰烈烈启动的流程项目或重点工作(包括请了外部顾问的咨询项目)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却少之又少,因为不成功所以更不好意思提炼和总结,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那些被宣传的成功的案例,自然都成了“别人家的故事”,如华为、顺丰、德邦、麦当劳、UPS、富士康……。被老板寄予厚望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本,是大家看轻了流程管理变革对于企业的影响,以及忽视了保障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核心要素。流程管理的思想从一开始就被迈克.哈默定义为企业的再造过程,并明白无误的将流程管理作为企业的变革管理,不能以变革的角度看待流程的企业,很难取得成功。在推动流程管理的案例实践中,只有不到20% 企业达到预期, 即便在各位管理大师指导下的项目,成功率也不足30%。因此,在进行了近20年的流程管理之后,迈克哈默重点开始研究企业的流程成熟度,从企业变革和文化的角度去寻找企业流程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强烈建议有兴趣的企业流程管理人员研读一下流程和企业成熟度管理(PEMM)的内容。 那么,怎么看待流程管理的变革属性和业绩价值呢?首先,一定要对流程管理设定最高目标预期,高目标才有高产出很多企业老板把流程管理作为解决日常运营问题的工具,在企业出现效率低下时,在管理有漏洞时,在标准化建设时,在质量出现问题时都会想起用流程管理去优化和提升,诚然流程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吗?即便解决了这些问题,流程创造价值会成为公司的共识吗? 答案往往让人沮丧,老板和管理层并没有通过这些局部的优化而真正掌握流程再造和变革的真谛,因而不能形成流程文化。原色咨询认为,流程管理要想获得最大成功,一定要有最高的目标期待。“只有期待什么才可能产出什么”,对于流程管理也一样,只有真正解决那些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才会真正发挥其管理作用,即所谓的“打胜一场战役,自然可以解决一系列战斗”。真正让流程深入人心的一定是在一些核心领域有了质的突破:如华为公司从产品研发流程(IPD)和销售管理(从机会到收款OTC)入手,米其林公司从需求增长流程开始(DTC,从需求到收款),美国著名的施奈德物流公司为了解决增长趋缓的问题, 把“获取新业务”流程作为流程再造的核心。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流程管理变革就应该从解决企业最核心的战略问题入手,而不是单纯解决出现的个别问题,那样我们就不会收获公司的战略级价值。其次,要解决高层对于流程管理中自我认知的问题,从革自己的命开始包括老板在内的企业高层,似乎都把流程管理当作了别人的事:积极一点的,会把自己当作责任人,愿意承担责任推动流程的执行;中性一点的,会持观望态度,需要的时候帮助推一把;而被动消极的,则把流程管理当作“别人的事”,强调自己的领域都没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事实上,企业流程不好,从高层到员工,都是“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没有完全无辜之人,而这个痛苦的根因还是高层对流程的态度。“高管们必须克服困难,甚至历经痛苦才能设计出高绩效流程,营造有利于流程发展的环境,在很多流程管理变革中,真正的阻碍就是这些应该改变的高管”。笔者在一个流程项目上,曾经和企业老板说过,要想成功,首先他个人要有“革自己命”的准备,并且传导到所有管理人员。PEMM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令组织大感意外的是他们的自我感觉总是优于事实和数据分析”(迈克.哈默)。所以真正成功的流程必须是高管端正认知,全身心投入,并且作为布道者推动和影响公司员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服务于所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变革所有影响流程价值的因素,包括组织、职位、职权的变化,哪怕给自己带来痛苦。第三,流程管理对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包括迈克.哈默在内的大师都始终在寻找流程提升的核心要素,最终定位于公司文化、价值观的成熟度,并将其定义为流程成熟度的企业能力。 如果不能将其上升到这个层面,“几乎所有好的流程绩效也会归于平庸”(吉尔里·拉姆勒,流程圣经)。所有“人员不行、能力不足、方法不对,发展阶段不适合而导致公司不适合流程变革的”都是借口。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重视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在我们推进德邦流程建设时,公司正处于从头部零担企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的阶段,公司各个方面都在面临剧烈变革中,作为公司的老板,崔总坚定不移的把流程管理当作公司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重心,最典型的观念是“业务能力不行可以给机会,流程不合规坚决一票否决”。所有德邦的业务发展必须基于尊重流程的组织行为能力,从而造就了公司的行业领袖地位。从建设难度来说,对于中小企业,应该更容易推动流程建设。但小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似乎并不容易,往往人治的味道更重一些。笔者曾负责为物流行业另一家中型企业推进流程建设,由于缺少文化和价值观的长期支持,曾经取得效果的业务标准,很快又变成了公司的选择性行为,并没有给公司业绩带来质的飞跃。按照PEMM的理论, 只有公司文化、价值观成熟度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流程价值才能够稳定并持续提升,并且当成熟度达到新的级别时,流程价值能再次稳步上新的台阶。第四,必须看到流程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于那些期待流程管理一抓就能立刻解决问题的急功近利思想,也是流程变革不成功的核心因素。确实,某些流程优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部领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取决于强势的领导人和具体明确的方案。如同前面所说的,这样定位的流程优化,可以在公司的管理上引起一定的关注,但不足以促进整个公司流程革命的成功。纵观那些被津津乐道的流程再造成功案例,几乎都要历经数载,在推广和执行策略上也是顶层设计、精心策划与布局,并有严格的组织保证和自上而下的坚持。IBM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转型变革中,表面上看到的是业务转型,但背后支撑的是反映管理层决心的流程变革,是流程最终推动了整个公司的彻底转变,从组织设计、绩效评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历时5年才基本再造了公司的核心流程和绩效评估,从而也有了大象的再次起舞。因此,为追求以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流程变革,就必须做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达目的不罢休,必须上升到公司长期的战略地位。可以看出,这些要素都是企业对于流程管理的初心,不直面这些核心问题,即便在一些具体的业务点上取得一定成果,其效果也未必能持续和扩大,终将归于平庸,那些期待流程给公司带来改变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最大的潜在损害就是因噎废食,把通过流程管理推动价值创新的持续变革之火熄灭了。说了这么多核心要素,怎么样才能够正确进行流程变革,达成它应有的美好愿景呢? 简单来说,要做到“二YI三心”。二YI:要做有“意义”的流程。所谓有意义就是从对公司战略最重要的业务领域入手。如果要建立流程文化,就势必要啃硬骨头。只有那些能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流程变革成功,才能使流程变革在企业里起到引领作用,从思想认知上带来触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虽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但做流程再造和推动公司的管理变革不能挑“软柿子”,否则不能取得整个公司层面的价值。做流程管理要有“利益”驱动。我们做某个领先物流公司里的流程项目时,老板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要找钱”,虽然直白了一点,但其背后的逻辑绝不是只关注“钱”,而是要通过“利益”来衡量事情的结果。对于流程管理来说,其核心驱动还是为企业带来价值(增收、降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保障质量)。如果不能通过直接的衡量尺度进行评估,则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有心无力”。在《流程圣经》中,流程绩效被认为是推动企业流程变革的核心,其表达的就是所有流程的变革都需要用绩效衡量和监控。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流程,只是一堆废纸和教条而已。三心:做流程变革要有“决心”。流程变革的决心要从上到下,最关键的在于上层的意志,并且要坚决地把这种变革的决心传导到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既然流程变革是需要上升到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只有决心到位,才可以推动这个层面的变化。决心的表现在于:当各种冲突爆发时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的气度、当局部优化需要让步于整体最优时的大局观、当个人的职责和能力需要调整时的积极转变、当受到合规规范和管理约束时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做流程变革要有“信心”。公司管理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变革,否则所有公司都能“卓越”。流程变革一样会遵从变革曲线,会经历各种低谷,有时是新老观点的斗争,有时是技术创新的难点,有时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是不同利益方的博弈,有时是把表面原因无限放大来掩盖背后的根因。 从流程创新管理的实践来看,几乎没有设计不出来的优秀流程,但要通过流程创新获取公司根本上的改变,功夫一定在“流程”外。在遇到困难时,无论是公司老板、流程责任人以及流程项目团队都应该具有坚定信心,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变革的达成,信心是保证变革成功的基础。做流程变革要有“耐心”。对于志存高远的公司,期待全面的流程再造塑造公司愿景和价值观,和其他变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考验。首先,整个公司从流程框架到具体流程设计和标准执行,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需要根据战略确定各个领域的推进顺序。其次,流程管理的推进本身需要实践验证,好的流程既是设计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以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流程和执行标准、方法。第三,为保证企业流程管理的长治久安,需要在文化和价值层面建立流程的成熟度管理,成熟度从低到高,需要以持续热情不断推动。按照迈克.哈默的企业流程成熟度理论,只有企业成熟度到达一个新的级别后,流程能力的应用水平才会稳定的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并寻求向上突破。总之,成功的流程变革管理的二YI三心:1. 企业要从有“意义”的领域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2. 从“利益”角度衡量流程管理的投入和产出,坚持以流程绩效衡量"事"和"人"的利益表现3. 在推动变革时“决心”要坚定;遇到困难时“信心”要满满;追求价值时“耐心”要长远切忌:企业家在推动企业流程管理时三心二意、机会主义或者短视主义,即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又影响企业管理的变革决心。做流程变革是对企业家为首的高层管理者的修炼过程,只有高瞻远瞩做变革,上升到公司价值观层面;耐得住艰难困苦,百炼成钢构建文化意识;盯紧利益导向,不看到“钱途”不罢手;变革评估体系,事不成则人不立; 不断追求企业流程成熟度,做到稳定不反弹的持续提升。只有把流程管理当作一场革命,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否则不要轻易去谈这场“恋爱”。

0 Comments

生态平台的关键成功因素:“愿赌,服输”的机制设计

平台化是很多创业和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方向。很多新平台在强调自己的理念,价值和无限扩张能力,也有的强调商业模式设计的独到之处。而我们在深入研究平台背后的商业逻辑之后,发现有个关键的成功因素,浅显但被忽视了。 这个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构建“愿赌,服输”的机制。 愿赌 生态化企业的一个成功关键就是要有大量的玩家参与,无论是互联网平台还是加盟连锁店都一样。这就需要这些参与者特别是早期参与者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属性,为了获得高额回报,愿意承担风险。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大量创业的“平台”过分强调自己做大之后能够产生的价值,而忽视对参与者的真正吸引了。夸大业务价值可以理解,但对于早期参与者吸引力不足是致命。 我们发现,对平台早期参与者最大的吸引力是:暴富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万分之一,暴富才是吸引早期参与者的关键条件。 平台创建者的初心与吸引力无关,持续吸引新进入者的最大因素还是创富的“想象”。开网店成功率能到千分之一吗?但是有一批成功的网店和淘品牌不断的“暗示”:“这里有暴富的机会”。 开发一个App,上线Apple Store,能排上榜,赚到钱,融到资的有万分之一吗?但是只要不断有新App爆炸式增长,各种少年得志的故事。不断的“暗示”:“这里有暴富的机会”。 对暴富机会的追逐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如果新建的平台有50%的机会能赚20%,而50%的机会亏10%,这很可能会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平台。如果这平台能够让你相信有机会能赚1000倍(可能只是0.1%),而大概率血本无归(可能99%),这可能还会是一个极度活跃的平台。 彩票,股票,乃至创业的成功率都是极低的,如果理性计算期望回报,很可能是负的。但是巨大的创富想象力不是吸引力全世界人民的投入吗?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平台方案采用的是巨大投入,各种免费甚至补贴吸引各种卖家入驻,却忽视了“暴富机会”的设计。 光机制设计还不够,让生态参与者相信“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才是生态化平台成功的第一步。 平台的创建者无论何种商业模式和初心,但是生态的基础是市场化的创富动机。如果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不适合建立生态型企业。注意,这些创富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 服输 玩家在平台上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平台生态的肥料。做过的每个App,每次推广,每次客户拜访,乃至每次点击都成为了平台的“肥料”。 然而在生态平台里创业,成功是偶然事件。暗示“暴富机会”的同时,必须构建“愿赌服输”的游戏规则。 新闻总是报道买了彩票中了上亿大奖的故事,你期待下一个主角就是你。但是当彩票开奖,告诉你没有中奖的时候,你并不会去投注站闹事,而是再买一注。 马老师会讲很多阿里创富的故事,淘品牌的崛起。但是当你开网店失败,血本无归的时候,你也不会去杭州西溪静坐吧?马老师告诉你:“天下的生意从来没有好做过,将来只会越来越难做。”,但“就算是一百次倒下,你也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国家鼓励创业,给予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如果你创业失败,房子卖掉,你也不会去政府门口静坐,要求退还创业期间交过的税吧。 如果哪个平台招商承诺保底回报,千万不要加入,因为这个平台要不是骗子,要不就是傻子。 因为天然就接受“愿赌服输”的人总是少数,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以及维护这些规则执行的能力,崩盘是必然结果。 我们看到过很多的平台设计方案,平台方各种承诺甚至兜底,为的就是吸引别人加入,这样的平台设计方案一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果。吸引一批不能承担风险,不肯认输的玩家,这是平台失败的根源。结论 “暴富的机会”加上“愿赌服输的透明规则”,这两个条件的同时满足是平台方案成功的重要标准。祝好!

0 Comments

外企,挺住!

“开放,辉煌,落寞”,外企在中国的一切发生的太快!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走了港台东南亚等三来一补的外资制造企业。近年来,欧美品牌生产企业也积极重新布局供应链,降低中国制造的比例。 消费市场,很多外资企业享受了十多年中国内需井喷的红利。中国市场成为很多全球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然而,这一切似乎也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随着“消费降级”以及本土企业的崛起,不少外资企业对待中国市场从满怀期待,持续投资到犹豫彷徨中重新定位。以前的热点故事是:“星巴克从品牌授权开始,持续投资并收回股权,成就了最大的海外市场。”。现在是:“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DHL卖与了顺丰”。 不敢预测外企总部接下去如何定位中国市场,但真心期望这些全球性企业能在中国市场“挺住”。 理性看,我们中国市场需要外企的长期投入。 专业人才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外资企业为本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没有大众,通用,丰田,GE,飞利浦,IBM,Intel等等全球企业的常年培养,从大学和蓝翔技校能培养和挖到真正的专业人才吗? 外资企业基于全球的技术和管理实践积累的最佳实践,我们本土企业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和“迭代”实现积累。 很多已经崛起的本土企业,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常常还是有外企背景的人在扛。 这些人才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黄埔军校。 工业化理念国内市场是很奇特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巨头闪耀全球,而绝大部分企业又处于“农业模式”,甚至“游牧模式”。 虽然我们经济规模上实现了快速跨越,但毕竟“工业化理念”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的。本土的企业,除了华为这种特例,看待产品研发,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等等,都保留了非常明显的“农耕特征”。 在民企,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型和升级是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绝大部分“快速迭代”式的创业,在我们看来更是把“打猎”包装了一下,比“农业模式”都原始。 外企能做全球供应链协同,而很多本土企业在一个公司内MRP都运行不好。这形成了鲜明对照。 很多本土企业的成功,是站在了成熟技术,成熟设备,快速增长市场的基础上,激发了趋利性和发挥了“灵活性”而已。 我们的企业无论从技术和管理上,未来都需要补“工业化理念”的课的。而外企的中国业务才是我们的土壤。 产品领先实践我们经常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客户优势,产品优势等等。 大部分外企是产品领先的。 我们有一批本土企业,从成本优势中挣扎出来,努力走向产品领先。领先的外资品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资源池。 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产品领先的工作,做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树立品牌。直到有一天,期望“绝对国产”意味着高品质,“进口”意味着的低成本。 外企,挺住!你需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成功, 对于全球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你不应该退缩而是拥抱。 但只把中国当成一个销售区域的做法是必定失败的。 拥抱,从改变全球决策体系开始。 全球经营计划,应该有中国本地管理者的深度参与。制定中国区的业务计划和本地化策略,给与本地管理者更大的决定权。 中国市场很大,而且是阶梯式的。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消费阶段和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中国的互联网渠道和数字化营销也很先进。 这样的消费市场老外看不懂。一个爆款就把全球买断货,更是不愿意相信。 了解中国市场不该找些老外来走马观花,回去讲故事;更不该来过过水,回去好升职。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本土的管理者纳入全球决策体系。 就算到了现在,还有些老外来中国走一圈,回去讲讲中国有户口,汽车要拍牌,就成了“中国通”了。 我的实际经历让我意识到:就算是全球化公司,也有高管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电视里宣传的几十年前的样子。 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国际公司全球总部的专家在上海呆了一周,最大的感慨居然是:“当我走在酒店附近的南京西路上,看到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真实和自然,爸爸带着女儿似乎也真的很开心(国外宣传的计划生育,女孩堕胎等等)。我开始以为是因为这里是外国人出现的区域(以为是群众演员呢),但是我每天都去走走,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我当时的表情就是: 外企,我们需要你,你也缺不了我,请你放下身段,我们也虚心学习。 面对中国市场,你思考的问题应该从“市场进入策略”或者“销售运营”,转向“中国战略”。

0 Comments

高手找高手:原色咨询技术合作伙伴招募

客户很饥,我们很渴翘首期盼各类黑科技能助力客户业绩提升 然而 AI,大数据还是无人驾驶…除了火热的报道总停留在实验室 我们不想永远等待,回归现实我们需要技术服务,能出结果那种 我们需要在如下场景的优化服务:安全库存优化订货/补货优化商品定价优化仓库布局决策路由优化(国际/国内)线路优化(全国/同城/场内)配载优化人员排班优化异常预警 任何一项都行只需要出“能用”的结果我们不要概念,只需要: “人工”智能:自己写算法优化小数据:基于客户有限数据诚意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我们相信,优秀的技术团队也需要:有影响力的客户很高的业务价值很好的落地保障尊重与理解技术的价值 原色咨询负责:提供客户场景识别业务价值领域落地业务方案驱动数据治理业务方案设计,组织承接,流程优化,变革推动…总之,为了保障技术落地需要的管理配套原色都可以来扛  你需要做的,就是展现你的才华解决技术难题 如果你是那种能出结果的技术团队,欢迎来撩!

0 Comments

“老板,老将,空降兵”为何难成“三头六臂”,而常常“三足鼎立”?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自身的进步速度往往是最快的。慢慢的,他们发现,自己和部下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能在各方面跟得上自己思路的人变少了,很多想法无法被团队理解与贯彻。于是,企业家便考虑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来提高公司的业务和管理能力。 可惜,事实上很多案例是失败的。 新人信心满满而来,结果不是黯然而去就是雄心消逝;与此同时,“老人”(旧部)们也一样受到了打击。 有人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但是在很多案例里,老人是真哭,新人也在苦笑。当然最心痛的,还是企业家。 究其原因,企业家对于如何定位旧部、用好新人,以及如何让新旧团队组合形成1+1>2的作用没有全面的认知,也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 我们不妨看一下:现实中,空降兵大多是谋着高位而来,老板也给予厚望,所以在岗位设置上往往是把新来的高人安置在“老板之下、老人之上”;同时会把业绩指标给到这个岗位,期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见效。 这样的安置,很容易使企业家、老人、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1.   企业家的心态:a)     老人的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出成绩了,不能再委以重任;b)    企业发展押宝在新人身上,既然是高人,就应该有高招,一招制胜,尽快提升业绩 点评:严重低估老部下的能力和潜力;也未全面考察新人的价值观是否与自己企业高度吻合;过于急于求成,给新人的空间和时间过紧。 结果: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发现新人不够忠诚,老人不够包容;钱花了不少,业绩没改进,反而弄得团队矛盾频繁,内耗提升。 2.   老人的心态:a)     自己辛苦打江山,结果外人一来就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凭啥?b)    新来的对我们企业一点不了解,不可能干好;我就看看,到底有啥本事?我打赌,一定干不长。 点评:因为失望心寒的心态导致行为走向偏颇;对老板埋怨、对新人嫉妒,有意无意地营造了不和谐的团队氛围,损害企业整体利益。 结果:自己未能从新人身上学到先进的专业技能,企业业绩又不见改善,两败俱伤。 3.   新人的心态:a)     冲着高位高薪而来,希望通过这一步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提升;b)    这个企业的管理如此落后,相信自己的专业足以应对。 点评:始终把自己视为外人,没有做好融入企业的准备;只和老板沟通、缺乏与老人交心;低估企业文化对自己专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结果:处处收到障碍,工作开展困难;“蜜月期”一满,业绩也未见效,老板指责,团队冷眼,壮志未酬,打包走人。 上述场面造成的短期危害是:大家不欢而散,投入未见效果;长期危害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企业家不敢再引入先进专业人才,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综合能力停滞不前,企业发展受困。 这样的结局,相信没有谁愿意看到。 引入新人本没有错,错是错在了心态和方法上。 首先,企业家要正视对“老人”的潜力和能力的判断因为低估也好、无视也罢,往往事出有因:1.    习惯性思维:企业家和“老人”相处时间长,“老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企业家自认为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判断。事实上,很多企业家和“老人”们是有着同样的经历,只是对企业发展与管理有了比“老人”略高一筹的眼界和认知。但,如果因此就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对旧部充满怀疑,这不是过于矛盾了吗? 2.    老人的表现:抵触、桀骜、平庸公司的持续增长使业绩压力不断提升;而管控力度的不断强化又导致权力逐渐分解减少,老人中会出现“抵触”和“畏惧”的心理和行为。不敢与老板唱反调的业务负责人,不可能有优秀的业绩。因此成功的业务骨干一般都是比较自信,更不用说那些“功高盖主”“自立山头”的老臣会桀骜不驯。但这样,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平衡就很难把握了,老板对其产生意见也在所难免。 对常在老板身边的管理者而言,由于不是直接业务的贡献者,又看到太多的“多做多错”,一般情况下会变得谨小慎微,选择少犯错误。这样的状态容易给人“忠诚度可以,但是能力不行”的印象。 在全面分析上述缘由后,老板们是否可以纠正自己的思维、理性看待老部下的价值呢?实际案例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中高层旧部,当给予了足够的机会和责任后,其展现出来的能力提升以及价值贡献是完全可以超越企业家的期望的。 其次,企业家应赋予“老人”以重任、回报以机会无论是战功赫赫的老臣,还是深得老板信任的管理者,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也是机会。如果企业氛围走到了“老人”不愿意担责,或者凡事先要讲清楚利益分配规则,企业家需要好好自我检讨。 引入新人过程中,老人依旧是中流砥柱,尤其在初始阶段。企业家应赋予重任,驱动“老人“发挥其对企业的熟悉度以及人脉,承担起组织能力,为新人撑起“保护伞”。同时公司也应该给与老臣合理的回报或者二次创业的机会。 比如,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或者多元化发展的时候,反而应该让有贡献的老臣牵头这些二次创业的机会。由其带领新团队创业比全新团队创业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成功率也更高。 再者,企业家应理性招募、并给予新人以耐心和时间招募高人的目的,是来补足原有团队的不足;所以不能一厢情愿地把企业成败依赖于新人身上,而是应该期望新人能与老部下互补后尽快形成一支更加专业、更加强悍的战斗队伍。 企业家在选择“空降兵”时,要想清楚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优势以外,也不能忽视对候选人价值观的洞察,只有“三观”吻合的双方,才能天长地久地走下去。 新人招募后,不能一下子给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是把新人放在了火堆上烤(如果企业已经是高度职业化、机制化,这种情况就会好很多);也不能指望新人能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就带来显著的绩效改善,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新人不是神人,纵然其专业能力再强,也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上扎稳根后才能开花。所以企业家应带领老部下一同,惜才爱才,培养新人,为其创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企业家如果能把上述三个方面想明白、看清楚,那么“引入新人,强化老人”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了。万事皆有因果,矛盾都不是一天就有的。 因此,原色认为,在引入新人的过程中,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第一条:空降兵不要一进来就直接汇报给老板,而是安置在老部下之下由老部下负责培养,以老部下为主对业绩指标负责;第二条:新人进来后一定会打破原来的平衡和习惯,那么企业家、老人、新人就要携手建立一个新的环境和氛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补能力。 在新的平衡中,企业家需要的是:老部下的忠和“空降兵”的义。忠诚:真正的“忠诚”是在看清企业家的意图的情况下,有大局观和包容性,支持老板意图的落地。 对老板身边的管理者而言,就应该站在更高的“忠诚度”标准来要求自己。充分理解企业家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期望,并把引入并发挥好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作为公司需要构建的一项重要能力。 因此,应该给“老人”管理者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新进入的职业经理人融入公司,而不是挖坑让职业经理人犯错,再想办法把人撵走。 义气:职业经理人不同于老部下,没有那段和老板共同打拼的战斗友情,因此企业家不能期望短时间内新人对本人或者企业的“忠诚”,但应该要求职业经理人的“义”。 很多职业经理人加入企业,怀抱着的是实现自己抱负的那种“豪情义气”,希望借着民营企业更加灵活,更有血性的氛围,干一番事业。 但同时,这个“义气”是基于正直基础的“行动派”。弯不下腰和卷不起袖子的职业经理人,还是留在温室里比较好。 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企高管空降民企,要警惕的就是这种“下嫁”的心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仅无法正视企业里的各种现状,无法真正与团队融合,还需要被人呵护,受不了委屈,“奉养”成本还特别贵。如果抱着这种心态的,没有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接受。 因此职业经理人因凭借着“抱负”和“义气”,与企业的现有团队快速融入,消磨隔阂。如果是做业务的职业经理人,首先汇报给负责业务的老人,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并做出成绩。只有在融入业务团队并证明自己的实力后,基于之前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总结:会用新人、用对新人、用好新人帮助新人成功,也是企业的能力帮助新人成功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能力。面对未来企业的竞争,不能通过吸引外部人才并帮助其发挥其特长的,将失去很大的竞争优势。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阶段和实力,认真的设计如何让职业经理人成功的融入公司的氛围并充分发挥其特长。 我们总结如下几点,建议考虑:对“老人”的定位先于对“新人”的使用给“老人”更多的机会和责任尽量让“新人”汇报给“老人”帮助“新人”成功,是“老人”的责任选择讲义气,不娇气的“新人”构建公平的晋升通道,新人也通过晋升提拔而不是直接空降做领导恭祝新年快乐,事业腾达!

0 Comments

专才虽难得,T型正当时,最好是奔驰型;上岸,创业都自由

很多年以前,一位咨询界的元老谆谆教诲:“很多公司的培养和晋升体系是按照垂直方式来培养的,但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T型人才。” T型人才并没有标准,简单的来讲就是“一专多能”,或者“通才”。比如管理咨询顾问的T型技能示例:具有工匠精神的专才很稀缺,但是对于管理咨询顾问而言,通才的必要性确实远大于专才。 为什么? 因为,管理咨询的目的是解决客户的商业问题,而很多时候确定什么是“正确的问题”,以及“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来解决。“怎么解决”实际上相对比较容易。这在前文《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也有阐述。 T型人才更能定位“正确的问题”咨询顾问需要不断的检视自己是不是在解决“正确的问题”,是不是选择了“合适的工具”。过去的咨询经历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从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企业的问题。 比如:财务顾问很容易看到企业的计划预算问题,“业财一体化”问题;解决企业问题的方式通常通过战略到计划预算及业财一体化的方向去解决。专业工具有一大筐。 人力资源顾问觉得企业的问题都是人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从战略到组织及人才的方式去解决。专业工具也有一大筐。 技术顾问常常觉得很多的问题是由于管理层不懂得应用技术手段解决业务问题,更别说技术领域的很多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业务,比如产品化,敏捷,数字化等等工具方法也有一大筐。 战略,运营,流程,ERP顾问…… 我们不分顾问的高中低,每个专业都从应该从自己的角度想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是,此时此刻,哪个问题,哪个工具是最合适的,“跨专业”就比“单专业”重要多了。 顾问常常说,企业内的“部门墙”太厚。实际上,咨询顾问专业之间的“专业墙”一点也不薄。 所以T型人才结构特别重要,如果一个顾问不具备多项专业领域的知识,就无法避免以自己擅长的工具来解决客户的问题。时间长了,甚至出现“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客户的问题。 “专才”转型难MBB这种顶级咨询公司培养通才顾问,但很多规模更大的公司主要是培养专才到很高的级别,再转行业顾问。然后在项目上通过人员搭配,形成"行业顾问+专业顾问"的组合。 专业顾问经过十多年训练如果需要转成行业顾问,如果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性的按照T型人才结构要求自己,几乎无法快速完成转型。 非常感谢前辈当初的金玉良言,帮助我们一直按照T型人才结构要求自己。 但是, 我发现T型人才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咨询顾问的培养和训练还是聚焦于专业能力上的横纵向扩展。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技术的快速升级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模式的快速突变。 咨询顾问可能需要向“奔驰型”人才结构转型。 “奔驰型”并不是对“T型人才”的否定而是扩展。 “T型人才”总体上还是专注于上图种的“专业技能”这个维度,但是只这个维度的突破,对于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上还是势单力薄了。 原色咨询专注于少数行业,“被迫”要求顾问全部往“T型”结构转型,虽然痛苦但也有一些成效。 随着与客户服务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如果要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咨询顾问需要按照“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本身的要求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图谱。 商业敏感商业敏感度表现在财务敏锐,市场导向和全局观。 由于宏观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快速变化,不断学习把握经济规律的同时,快速理解市场运行方向,支持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之事。 “说好的三年规划说变就变”,如果是因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调整,也无可厚非。 财务“敏锐度”亟待提升 很多顾问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几乎不了解企业的资源约束,更别说“拷问”自己的咨询方案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绝大部分专业顾问并不花太多心思在“怎么赚钱”上。而企业家做的每个决定,每个管理体系优化,最终目的都会落在“赚钱”。 当我们长期关注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上市公司财报之后,发现:原来的咨询方式忽视了咨询项目对企业价值,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过程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约束,以及资本对企业竞争产生的影响,都被很多“专业咨询”所忽视。 全局观先天不足前文已提到,专注专业的顾问,容易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看企业的问题。更何况,绝大部分的咨询项目已经限制在一定的管理范畴之内而不是企业的全局。 对于企业而言,每一个决策都不是孤立的,都可能受全局影响,也可能影响全局。举例来说,当企业选择区域扩张的时候,不是新开门店这么简单。配套工厂,供应链,以及整个公司管理的组织,流程和技术乃至企业文化都可能受到影响。 更何况,还有更多管理咨询较少涉及的领域,很多时候至关重要:工商、财税、法务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四大相应的Advisory部门较少称为管理咨询);各种地方执照,拿地政策等条件直接限制了业务设计有没有可行性。 资产与资本结构,涉及企业贷款,融资估值,上市地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业务模式。 劳动法及社保相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用人策略等等。 咨询顾问的认知边界如果不能持续扩大,而过度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事实上变成了“井底之蛙”。 领导能力很多咨询公司都提供“领导力发展”相关的服务,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咨询顾问极度缺乏领导力的训练。 咨询顾问缺乏的与领导力相关的训练,将会导致无论是“上岸”还是“创业”都会出现极大的风险。 在咨询环境下的很多假设,在“上岸”或者“创业”后将被完全颠覆:1.    团队有相似的职业素养2.    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3.    公司有正规的体系和规范4.    资源比较丰富…这个列表可以列很长,这是“平台”的优势,让每个螺丝钉有了发挥的价值。但是离开了“平台”的螺丝钉,就会发现无法驱动整个系统运转。 “上岸”或者“创业”后,需要的领导能力平时未被训练:1.    战略愿景(画饼能力)2.    承担业绩目标(兑现)3.    做决定,并且承担决定的后果(抗压)4.    带领风格各异的团队5.    身先士卒(脚踏实地)6.    整合外部资源… 这些能力在一般的咨询方式中很难被实践,但是咨询顾问如果希望向“奔驰型”能力发展,为将来“上岸”或者“创业”打好基础。自己需要想办法积累和锻炼这些资源和能力。 比如:1.    自定义项目愿景而非“项目范围”2.    项目以驱动客户业绩为目标,而非交付报告3.    参与Bidding4.    保持自己做深访和方案5.    扩大专业以外的人脉 除了这些,我认为咨询顾问上岸或者创业的最大挑战在于思维模式:咨询顾问一般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思维和眼光聚焦于困难和风险。而且咨询顾问非常“理性”,就算亲眼所见也不会轻信。而创业者和企业家一般善于发现机会,思维方式上聚焦于如何把机会转化为现实。 当一个顾问在面对困难时,不断的思考机会在哪里,估计离“奔驰型”就越来越近了。 恭祝新年快乐!

0 Comments

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

入行咨询转眼就二十年了,眼看互联网的崛起,创业的红火,而咨询行业似乎已经辉煌不再。 有很多同事上岸,或者加入互联网公司,个个成就斐然。但我选择继续留在咨询行业,还组建了一个纯管理咨询公司。虽时常忐忑,但总是觉得咨询应该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了解咨询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咨询行业的兴起是基于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有大量需要解决的商业问题。这不正是中国经济的现状吗?为何国际顶级咨询公司动辄收费千万,而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生存艰难?客户想做的vs我能做的“客户想做的”越来越新,而且传统咨询公司并不擅长。各种数字化,人工智能,IOT,云计算…还没学会就已经换了套路。 过去咨询公司常常拿着国外的案例(虽然顾问自己也没去过那个案例),加上一套方法论就开始给其他做咨询。 现在中国的客户场景在国外找不到案例的情况比比皆是,费尽周折找来一个相似的案例发现中国的客户的规模和效率已经远超“最佳实践”的水平,搞得顾问无从下手。 “客户想做的”和“我能做的”交集越来越少。 我反思: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定位”、“心学”抢走了咨询的生意。而是咨询行业被过去这些年商业上的成功迷惑了初心,期望通过简单的案例复制和标准解决方案赚取高额利润。经营公司这几年,慢慢印证了自己对咨询行业衰弱的判断,也坚定了一个咨询顾问的初心。  “咨询的衰弱,是因为忘记了图中缺少了另一个圆。”“客户想做的”不一定是对的摸清楚“客户想做的”已实属不易,但咨询作为企业服务里最高端的部分,搞清楚“客户想做的”根本不够,甚至是误区。 客户需求很容易随着各种流行快速改变,更容易被“教父们”带着跑。更何况,客户也容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客户想做的”当成真正的客户需求,是咨询走向没落的开始。 “客户该做的”绝无雷同“客户该做的”也可以说是“对客户最重要的事”。我相信每个的咨询顾问都想做“对客户最重要的事”。 每个客户“最重要的事”一定不同,同一个客户在不同时期也一定不同。 能否准确的判断客户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高度取决于咨询顾问的业务洞察力和商业视野。不是每个客户都需要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 咨询顾问如果不对宏观环境,产业趋势,企业竞争环境以及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无法针对客户面对的“整体环境”做出判断,不可能判断出“客户该做的”事。 推动客户往“该做的”走真正的顾问致力于推动客户,扩大“客户想做的”和“客户该做的”交集,而不是与自己能力的交集。 因为“客户该做的”并没有可衡量的标准,我想只有顾问心中才知道,是在把客户往“该做的”推,还是往“自己能做的”推了。 我见过令人敬佩的咨询顾问,在明知将客户往“该做的”推的时候很可能吃力不讨好,但还是坚持,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项目机会。 我也合作过令人敬佩的咨询顾问,把客户往“该做的”推,但并不是该咨询公司自己能够交付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客户调整内部资源的聚焦,引入其他咨询公司,推荐外部人选等,尽心尽力帮助客户管理自身“项目范围”以外的工作。他说:“我的范围是帮助客户成功”。 作为外部顾问,中立身份可能是最大的资产了。如果不能秉持专业精神讲真话,既不能像内部高管扛起责任,也不能像人力外包一样卷起袖子干活,价值为负。 从业这么久,应该说走了不少弯路,最后还是回归到初心:只做“对客户真正重要的事!” 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持续的自我提升,确保有能力确定什么是“对的”,更加重要的是,在面对"该做“的压力和”能做“的诱惑时,能够面对自己的初心。 原色咨询期盼怀抱咨询初心的你加入!我们的核心要求:坚信通过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对规律和事物本质具有好奇心高度自律,快速学习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本科毕业于顶级院校 简历请投: hr@uanser.com

0 Comments

“网络加盟模式”成就了多家上市公司,并在继续壮大,奥秘何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特征,激发了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极大动力,这种基础制度和动力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快递行业,将这种制度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网络加盟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并在其他行业和国家快速复制。“网络加盟模式”还有很多弊病,但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原色咨询认为,中国的“网络加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关键成功因素,有望成为“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典范。                             以“四通一达”(申通,韵达,圆通在A股上市,中通,百世在美股上市)为代表的“网络加盟模式”快递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成功上市,盈利能力也很优秀。 不仅五家企业上市,在看得见的未来还有更多“网络加盟模式”的创业公司不断上市。 不少加盟商会反对这种说法,特别是曾经投资失败的加盟商,认为加盟模式有很多弊端。但是不可否认,数以千计的加盟商也从普通劳动者变成了财务自由的企业家,创造了自己的事业。早期的加盟模式完全是市场所迫,总部因为没钱投资,只好由各地加盟商共同投资来完成整个网络的建设。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不少公司开始逐步减少甚至消灭公司内的加盟商。 而真正成功实现从“加盟”转型成“直营”的只有“顺丰速运”一家,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复制成功,“顺丰”只此一家。而继续坚持“网络加盟模式”的公司却层出不穷,在不断的质疑声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些“网络加盟模式”的参与者本人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加盟模式”正是融合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经营理念,有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式商业模式”。 原色咨询共享多年以来对“网络加盟模式”的深度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务实创业的公司提供借鉴。快递企业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中间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十多个加盟商之间不断进行快件交接也不为过。而且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所有的快递企业都需要服务全国,而不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地区。高度“相互依赖”的意思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项服务失败,实实在在的“我少不了你,你也少不了我”。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都可以威胁到整体服务的完成,似乎不符合企业管理的常识。 很多人不断在思考:“顺丰的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无法复制。如果就采用加盟模式,如何才能解决端到端服务的稳定性问题呢?” 后来发现这种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仅没有造成失控,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微妙平衡。 比如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会导致整个网络的不稳定,这就意味着所有其他的加盟商都有最大的动力和要求这个加盟商尽快恢复服务。其他加盟商愿意:主动帮助,收购加盟商,受影响的加盟商集资补贴弱势加盟商等等。出现了“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 这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需求推动了总部的服务职能,这种情况一多,势必需要总部对所有加盟商的状态,扶持,补贴,服务恢复以及网点转让进行管理。这种自上而下产生需求,再自上而下进行平衡的模式基本上是整个“网络加盟生态管理”的基本逻辑。当然有些总部越走越偏,把这种本来的生态平衡角色转变为“收各种过路费”。 这也是后面一切故事的基础!“网络加盟模式”的商业基础是对“地盘”(经营权)的尊重,也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一种设定。 比如加盟商出钱加盟一个区域的经营权,就意味着:正常情况下,这个区域的所有客户永远是加盟商的;公司独立经营,总部无权干预加盟商的实际经营管理;公司自负盈亏,自己投资,如果倒闭不仅血本无归,同时会失去经营权;经营良好,既可以享受经营利润也可以通过转让经营权获得“资本”收益。 这里的经营权设定是“网络加盟模式”的根基,类似于“私有土地”。公司内其他加盟商包括总部无权进入加盟商的地盘开发客户。(曾经的各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地盘的大小和特点,需要承担“业务量”,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需要根据承包土地面积上交规定的“公粮”。“经营权”作为加盟商的私有财产,“网络加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类似的经营和激励机制。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形成了一种企业平台下的市场经济环境。 比如,一个加盟商投资了某个城市的经营权。这个时候,这个城市的快递业务完全不足以盈利。而加盟商不仅仅租仓库,买车辆,招员工,开发客户,还需要承担这些投资失败后无人承接的风险。 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始动力,把经营好这块加盟区域当成了事业,更何况,当这个区域的快件业务起来后,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入场购买该地区经营权。 当初坊间的很多故事大概都像这样:某某花了200万买了一个区的经营权,过了1年500万卖了;接盘的人投了200万,又分成了三块更小的经营权,一共1500万卖掉了… 对于这种“炒地盘”的行为,在当初形成网络初期,吸引更多资本和经营人才加入这个行业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再者说,哪个证券市场不都是“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快递经营权市场过去二十年的总体表现如果有指数的话,应该不会比真正证券市场逊色。 对于一个“证券市场”而言,为了吸引更好的“投资标的”以及更多的投资者,公开透明以及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规则至关重要。所有“网络加盟模式”的总部职能都是在制定和维护规则,很多时候称之为“政策”。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几乎决定了同等规模下两个加盟网络的经营表现。 在完成基础的商业规则设定后,还有一项重大商业创新必须强调,就是“面单”。读者可能会奇怪,贴在快递上的一张记录地址的“面单”怎么成了重大商业创新?“面单”涉及过多的行业专业属性,我们试图简单解释如下:“网络加盟模式”下,“面单”的基本定义是加盟商可以发运快递的基础凭证。只要手上有面单,就可以向客户收件,并赚取收件价格与交给后续承运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价。所以,手上有了“面单”,你就可以开始赚钱了。因为有“面单”就可以赚钱,因此,“面单”需要提前购买。一张印刷成本0.08元的“面单”,基本价格在1元左右。因为“面单”的商业属性及价值,“面单”开始产生流通价值,一级加盟商1元购入后,加价卖给二级加盟商。“面单”的实际作用类似于“货币”,其防伪与管理要求也一致。而且由于“面单”同时具备更多的信息,对于管理跨区销售以及货物流程有了远大于交易凭证的价值。 过去“网络加盟模式”,公司的经营利润基本等于面单的销售额,因为“面单”只相当于品牌使用费而没有运营成本需要支付(0.08的印刷成本现在由于电子面单的推广也下降了)。公司的其他经营成本基本上还是按照成本加成模式,转嫁给加盟商,所以优秀的“网络加盟模式”还是能够实现超高的经营利润。 “面单”除了基于交易凭证产生了金融属性,由于本身与商业流转,货物属性,收发件人,乃至流量流向的众多有价值信息的积累,还在持续产生更多的衍生价值。 我想做个不恰当的类比,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以及SaaS创业模式,基于流量收费和大数据的价值创造。这在“面单”上早已实现,每张“面单”不就是SaaS甚至是BaaS的最佳实践吗?前文提到过,“网络加盟模式”里客户是掌握在加盟商手里的。虽然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件事情从心理上都无法接受,但是在电商领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产生重大问题,事实上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 电商快递从淘宝的2C转型到天猫京东的2B模式的时候,咨询顾问都担心,原来实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加盟商无法满足与大B商家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加盟商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候,无论从定价,贴身服务,及时响应以及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上的潜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随着电商从C端迁移到B端以及国际,这些加盟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加盟商转型为“综合物流服务商”。 快递物流行业由于交易量规模巨大以及波动性不可控,运营网络规划与优化都是世界级难题(UPS称自己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网络加盟模式”早期主要通过不同省区之间的不断谈判来优化路径并进行终端定价,虽然这些年也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进行优化和定价支持,但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结算机制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网络加盟模式”里的主角是成千上万的“老板”,总部最合适的定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园丁”。每一个节点都在基于自身的最优解,并与其他组织进行不断的“谈判”,形成了一种动态稳定并持续优化的状态。 也有些企业在初步成功后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有“上帝视角”,忘记了作为“网络加盟模式”的核心在于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在一个生态系统下,想要做“上帝”的都已经倒下,但也绝不会缺下一个想做“上帝”的人。 原色咨询认为,虽然“网络加盟模式”有物流行业的特征,但是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超一般的连锁加盟,或者“合伙人”机制,值得所有分销和零售类企业学习。

0 Comments

ERP上线只是序曲,持续管理优化才是真正的大戏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极少有人再谈论和ERP相关的话题;但,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ERP话题从来没有离开过。本文试图给正在实施或刚上了ERP系统的企业家和管理层一些实操上的建议和启发。 最近接触了一些中小型企业正在更换ERP软件、或对原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虽然ERP早已不再陌生,但我们看到很多老板仍然对ERP之后应该如何持续优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大都认为ERP上线后就意味着新的流程方案落地,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实际上,ERP上线,只是把设计好的流程方案暂时固化了下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最佳方案。ERP的项目目的是按时上线。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企业会对ERP进行了大量定制化以适应自己原有的管理习惯;有的则依从ERP软件的固有逻辑对自己的流程进行大幅改造。但这些方案本身极有可能还存在很多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企业如果没能利用ERP系统进行持续的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改进,ERP的效用和价值就会持续下降,最后沦为记账系统,出现“为了系统而系统“的僵硬文化与不绝于耳的抱怨。比如,有企业在兼并若干个新成员后,成功推行了统一的ERP软件,但一段时日后,在各个子企业内看似顺畅的系统,从集团的视角,抓管理依旧无从入手。集团领导发现:财务合并报表还是费时费力各成员企业内部的业务协同困难业务计划前后脱节销售预测与供应链仍然互相指责总部想看的数据不全不及时,管理报表上数据各有定义为了让ERP系统真正为企业的业绩提升出力,我们建议,在ERP上线后的三个月或半年内应启动新一轮的以流程与绩效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再优化,即ERP + BPR(流程再造)。 ERP之后的BPR,就是要重新审视当时的方案是否有偏颇不足。比如,大家逐渐了解和习惯系统后,会发现软件中有更好的逻辑、更好的功能来提高管理精细度;或者也会发现系统的某些逻辑并不合适自己企业特征,使用起来非常别扭;更重要的是,很多非系统性的业务流程、管理逻辑,在ERP项目中并非重点,但在实操中非常重要,一样需要回顾和优化。ERP+BPR,就是要在上线后依托ERP系统,用更加体系化的流程优化方法论对管理逻辑和业务规则进行全盘的再次优化,并使之成为常态、成为企业文化:“看清楚”-学会看报表、读数据,用指标来分析业务问题和管理短板“勤动脑“-不断思考和优化运营规则、管理逻辑和流程体系”下手快”-及时调整资源部署、并采取一切措施来补足短板能力ERP之后的BPR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四件事:一、 重新审视流程与指标 企业可以自问以下几个问题:流程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是否分配得当,是否需要调整流程指标是否合理,指标层级、权重和考核有没有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流程中的业务规则是否有冲突,有无遗漏重要的风险控制点跨部门的流程是否运行顺畅,是否有必要调整部门职责系统产生的报表和报表主题,能否满足各层管理的需要有了系统后,原有的审核环节、过程报表是否可以取消,岗位是否可精简是否可以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如重新设计需求预测的迭代频率 绩效回顾会议是否能按期召开;公司上下是否能尊重数据有无更好的方案能既简化操作又达到同样的效果有无采取保障措施,让全员愿意使用系统,而不是成为负担二、重新思考管理意图管理层要不断问自己,我的管理目的是否达到,我要的数据是否足够,我还需要哪些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我还需要系统提供哪些手段帮助我看清业务,有了系统后我可以有哪些创新的管理理念……三、设立专项集中攻坚公司可以设立一些专项的管理改善和业绩提升项目,集中某几个领域进行优化,比如,人力成本优化,库存优化、门店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改进等,甚至可以设计出新的运营模式乃至重组组织架构(如销售组织的调整和关键岗位指标的调整)。四、设立专职部门,负责持续优化在上述体系优化项目完成后,整个管理体系(组织、流程、指标、系统)将不会再做大的调整,会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此时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在局部作持续的动态优化,保持不断的审视、检查、优化、创新。这一常态工作可以设立专职的流程管理部和项目群管理部(PMO)来承担,他们与IT部门一起:1. 监督和考察流程的日常运行情况2. 发现流程优化点,向业务部门提出优化建议,协助业务部门更新和落地流程3. 协调公司内外资源,以项目形式高效、有序的完成各项优化工作,确保每一项优化能达到预期目的,且符合公司战略企业变革的帷幕刚刚拉开,好戏正式开场。无论ERP前的流程方案是否完善,ERP之后的持续优化都必不可少。在专职的流程管理部、PMO、IT部的推动下,ERP+BPR的共同成果才能将逐渐呈现,成为良性循环,不仅体现在业绩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理念的改进,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风格的成熟,以及整个公司形成客观、理性、务实、严谨、求新的企业文化。总之,ERP和BPR,是一对孪生兄弟,左右相伴、相辅相成,再加上企业内专职的“流程部门+PMO+IT”三驾马车的护航,方可使企业在ERP之后能获取真正的变革成果;并为企业下一步更全面更复杂的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有关流程体系建设,请参考:我们的故事--德邦流程标准“四化”建设之启示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