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增长,要么等死

2019年,经济进入寒冬,很多企业都做出了稳妥的战略选择:降低业务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利润回报。待外部环境复苏后,再发力和增长。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风险很大。因为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我们来看一个实证研究,先说结论:如果你的业务不增长,即使短期有较好的利润回报,那么还等不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你的企业大概率会被淘汰。再看研究结果:一家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对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进行了跨越2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观察。这项跟踪按照收入增长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把企业分为四类。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增长明星”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低的企业称为“徒劳无功“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业绩至上”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慢的企业称为“面临危机” 第一个经济周期,这100家企业的分布如下表:  图1:第一个周期的增长矩阵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约10年),每类企业的变化如下图: 图2:第二个周期的增长矩阵变化 毋庸置疑,跨越两个经济周期,表现最好的是“增长明星”,这类既关注收入增长,又关注利润回报的企业,持续领先的概率大;而那种战略保守,控制收入增长速度,仅重视利润的“业绩至上”的企业,退出市场的比例最高。整体表现甚至不如“面临危机”的企业(绝处逢生,反而转型成功)。 那么,为什么业务不增长,就会面临危机呢?你的竞争对手在增长;你不增长,你的市场会被竞争对手掠夺;你的业务不增长,留不住团队。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也没有财务自由的机会。要么丧失斗志,要么离开你的企业;那如何实现业务增长呢?业务增长的三大引擎:扩大市场份额(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实际上是存量市场的红海竞争)兼并收购(34%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发展新业务(业务组合)(6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 今天我们先讨论如何发展新业务,因为他对增长的贡献最大。看过太多的企业,尽管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也意识到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性,但经过数次尝试,仍然收效甚微。这里有三个经过验证的举措,供大家参考并使用:1、新业务要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并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 老业务需要关注利润和现金流,而新业务关注的是推向市场成功率,以及市场份额拓展等。如果新业务放在老业务的副总下面管理,他能难平衡好两种业务的管理逻辑,并且从体量上看,极容易忽视新业务的发展。所以要由另一个副总来单独管理。- 要找有开拓精神的“强人”来发展新业务,这个“强人”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外来的新人。看过太多的企业,发展新业务时,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人选错了。要么自己的“强人”铺在老业务上,走不开;要么从市场上找,不愿意付高薪,找不到“强人”,最后错失新业务发展机会。2、一把手要作新业务的啦啦队长一般来讲,新业务,要从老业务借力,借资源,且前期发展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一把手要力挺新业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新业务的重要性;在客户面前,亲自为新业务站台;一旦新业务稍有成绩,马上肯定。总之,时刻表明自己支持新业务的立场和决心。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此处的“情景管理”是指:如果新业务发展的不错,说明业务策略,团队构成,内部协同问题不大,可以加大放权力度,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但如果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问题频频,一把手要加大参与力度,认真判断业务方向是否需要迭代,主动协同老业务和其他部门资源,支持新业务发展。而“加大放权”或“事必躬亲”是随业务发展进程,交错发生的。 所以,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否则你会被下一个经济周期抛弃。新业务的增长,有三个妙招:1、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2、一把手要是新业务的啦啦队长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

0 Comments

追求核心价值的流程革命,爱你不容易

基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以及资本寒冬的渲染,2019年大多数的重资产运营企业都希望通过流程管理来实现降本增效和提升公司运营效益的目标。在大部分老板看来: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像湿毛巾一样,总是有大量的“水分”,挤一挤就可以出效益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客户体验是头等大事,运营质量的提升被视为业绩改善的关键要素对于网络型公司,眼下是起网布点抓覆盖度的好时机,希望能在尽快扩张时不失风险如何挤出水分,提升质量,快稳扩张? 通过流程创造价值成为很多公司的首要选择。做年度规划时,几乎都会把流程优化提到公司的议事日程。但是很多轰轰烈烈启动的流程项目或重点工作(包括请了外部顾问的咨询项目)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却少之又少,因为不成功所以更不好意思提炼和总结,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那些被宣传的成功的案例,自然都成了“别人家的故事”,如华为、顺丰、德邦、麦当劳、UPS、富士康……。被老板寄予厚望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本,是大家看轻了流程管理变革对于企业的影响,以及忽视了保障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核心要素。流程管理的思想从一开始就被迈克.哈默定义为企业的再造过程,并明白无误的将流程管理作为企业的变革管理,不能以变革的角度看待流程的企业,很难取得成功。在推动流程管理的案例实践中,只有不到20% 企业达到预期, 即便在各位管理大师指导下的项目,成功率也不足30%。因此,在进行了近20年的流程管理之后,迈克哈默重点开始研究企业的流程成熟度,从企业变革和文化的角度去寻找企业流程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强烈建议有兴趣的企业流程管理人员研读一下流程和企业成熟度管理(PEMM)的内容。 那么,怎么看待流程管理的变革属性和业绩价值呢?首先,一定要对流程管理设定最高目标预期,高目标才有高产出很多企业老板把流程管理作为解决日常运营问题的工具,在企业出现效率低下时,在管理有漏洞时,在标准化建设时,在质量出现问题时都会想起用流程管理去优化和提升,诚然流程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吗?即便解决了这些问题,流程创造价值会成为公司的共识吗? 答案往往让人沮丧,老板和管理层并没有通过这些局部的优化而真正掌握流程再造和变革的真谛,因而不能形成流程文化。原色咨询认为,流程管理要想获得最大成功,一定要有最高的目标期待。“只有期待什么才可能产出什么”,对于流程管理也一样,只有真正解决那些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才会真正发挥其管理作用,即所谓的“打胜一场战役,自然可以解决一系列战斗”。真正让流程深入人心的一定是在一些核心领域有了质的突破:如华为公司从产品研发流程(IPD)和销售管理(从机会到收款OTC)入手,米其林公司从需求增长流程开始(DTC,从需求到收款),美国著名的施奈德物流公司为了解决增长趋缓的问题, 把“获取新业务”流程作为流程再造的核心。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流程管理变革就应该从解决企业最核心的战略问题入手,而不是单纯解决出现的个别问题,那样我们就不会收获公司的战略级价值。其次,要解决高层对于流程管理中自我认知的问题,从革自己的命开始包括老板在内的企业高层,似乎都把流程管理当作了别人的事:积极一点的,会把自己当作责任人,愿意承担责任推动流程的执行;中性一点的,会持观望态度,需要的时候帮助推一把;而被动消极的,则把流程管理当作“别人的事”,强调自己的领域都没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事实上,企业流程不好,从高层到员工,都是“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没有完全无辜之人,而这个痛苦的根因还是高层对流程的态度。“高管们必须克服困难,甚至历经痛苦才能设计出高绩效流程,营造有利于流程发展的环境,在很多流程管理变革中,真正的阻碍就是这些应该改变的高管”。笔者在一个流程项目上,曾经和企业老板说过,要想成功,首先他个人要有“革自己命”的准备,并且传导到所有管理人员。PEMM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令组织大感意外的是他们的自我感觉总是优于事实和数据分析”(迈克.哈默)。所以真正成功的流程必须是高管端正认知,全身心投入,并且作为布道者推动和影响公司员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服务于所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变革所有影响流程价值的因素,包括组织、职位、职权的变化,哪怕给自己带来痛苦。第三,流程管理对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包括迈克.哈默在内的大师都始终在寻找流程提升的核心要素,最终定位于公司文化、价值观的成熟度,并将其定义为流程成熟度的企业能力。 如果不能将其上升到这个层面,“几乎所有好的流程绩效也会归于平庸”(吉尔里·拉姆勒,流程圣经)。所有“人员不行、能力不足、方法不对,发展阶段不适合而导致公司不适合流程变革的”都是借口。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重视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在我们推进德邦流程建设时,公司正处于从头部零担企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的阶段,公司各个方面都在面临剧烈变革中,作为公司的老板,崔总坚定不移的把流程管理当作公司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重心,最典型的观念是“业务能力不行可以给机会,流程不合规坚决一票否决”。所有德邦的业务发展必须基于尊重流程的组织行为能力,从而造就了公司的行业领袖地位。从建设难度来说,对于中小企业,应该更容易推动流程建设。但小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似乎并不容易,往往人治的味道更重一些。笔者曾负责为物流行业另一家中型企业推进流程建设,由于缺少文化和价值观的长期支持,曾经取得效果的业务标准,很快又变成了公司的选择性行为,并没有给公司业绩带来质的飞跃。按照PEMM的理论, 只有公司文化、价值观成熟度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流程价值才能够稳定并持续提升,并且当成熟度达到新的级别时,流程价值能再次稳步上新的台阶。第四,必须看到流程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于那些期待流程管理一抓就能立刻解决问题的急功近利思想,也是流程变革不成功的核心因素。确实,某些流程优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部领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取决于强势的领导人和具体明确的方案。如同前面所说的,这样定位的流程优化,可以在公司的管理上引起一定的关注,但不足以促进整个公司流程革命的成功。纵观那些被津津乐道的流程再造成功案例,几乎都要历经数载,在推广和执行策略上也是顶层设计、精心策划与布局,并有严格的组织保证和自上而下的坚持。IBM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转型变革中,表面上看到的是业务转型,但背后支撑的是反映管理层决心的流程变革,是流程最终推动了整个公司的彻底转变,从组织设计、绩效评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历时5年才基本再造了公司的核心流程和绩效评估,从而也有了大象的再次起舞。因此,为追求以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流程变革,就必须做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达目的不罢休,必须上升到公司长期的战略地位。可以看出,这些要素都是企业对于流程管理的初心,不直面这些核心问题,即便在一些具体的业务点上取得一定成果,其效果也未必能持续和扩大,终将归于平庸,那些期待流程给公司带来改变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最大的潜在损害就是因噎废食,把通过流程管理推动价值创新的持续变革之火熄灭了。说了这么多核心要素,怎么样才能够正确进行流程变革,达成它应有的美好愿景呢? 简单来说,要做到“二YI三心”。二YI:要做有“意义”的流程。所谓有意义就是从对公司战略最重要的业务领域入手。如果要建立流程文化,就势必要啃硬骨头。只有那些能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流程变革成功,才能使流程变革在企业里起到引领作用,从思想认知上带来触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虽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但做流程再造和推动公司的管理变革不能挑“软柿子”,否则不能取得整个公司层面的价值。做流程管理要有“利益”驱动。我们做某个领先物流公司里的流程项目时,老板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要找钱”,虽然直白了一点,但其背后的逻辑绝不是只关注“钱”,而是要通过“利益”来衡量事情的结果。对于流程管理来说,其核心驱动还是为企业带来价值(增收、降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保障质量)。如果不能通过直接的衡量尺度进行评估,则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有心无力”。在《流程圣经》中,流程绩效被认为是推动企业流程变革的核心,其表达的就是所有流程的变革都需要用绩效衡量和监控。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流程,只是一堆废纸和教条而已。三心:做流程变革要有“决心”。流程变革的决心要从上到下,最关键的在于上层的意志,并且要坚决地把这种变革的决心传导到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既然流程变革是需要上升到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只有决心到位,才可以推动这个层面的变化。决心的表现在于:当各种冲突爆发时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的气度、当局部优化需要让步于整体最优时的大局观、当个人的职责和能力需要调整时的积极转变、当受到合规规范和管理约束时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做流程变革要有“信心”。公司管理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变革,否则所有公司都能“卓越”。流程变革一样会遵从变革曲线,会经历各种低谷,有时是新老观点的斗争,有时是技术创新的难点,有时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是不同利益方的博弈,有时是把表面原因无限放大来掩盖背后的根因。 从流程创新管理的实践来看,几乎没有设计不出来的优秀流程,但要通过流程创新获取公司根本上的改变,功夫一定在“流程”外。在遇到困难时,无论是公司老板、流程责任人以及流程项目团队都应该具有坚定信心,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变革的达成,信心是保证变革成功的基础。做流程变革要有“耐心”。对于志存高远的公司,期待全面的流程再造塑造公司愿景和价值观,和其他变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考验。首先,整个公司从流程框架到具体流程设计和标准执行,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需要根据战略确定各个领域的推进顺序。其次,流程管理的推进本身需要实践验证,好的流程既是设计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以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流程和执行标准、方法。第三,为保证企业流程管理的长治久安,需要在文化和价值层面建立流程的成熟度管理,成熟度从低到高,需要以持续热情不断推动。按照迈克.哈默的企业流程成熟度理论,只有企业成熟度到达一个新的级别后,流程能力的应用水平才会稳定的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并寻求向上突破。总之,成功的流程变革管理的二YI三心:1. 企业要从有“意义”的领域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2. 从“利益”角度衡量流程管理的投入和产出,坚持以流程绩效衡量"事"和"人"的利益表现3. 在推动变革时“决心”要坚定;遇到困难时“信心”要满满;追求价值时“耐心”要长远切忌:企业家在推动企业流程管理时三心二意、机会主义或者短视主义,即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又影响企业管理的变革决心。做流程变革是对企业家为首的高层管理者的修炼过程,只有高瞻远瞩做变革,上升到公司价值观层面;耐得住艰难困苦,百炼成钢构建文化意识;盯紧利益导向,不看到“钱途”不罢手;变革评估体系,事不成则人不立; 不断追求企业流程成熟度,做到稳定不反弹的持续提升。只有把流程管理当作一场革命,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否则不要轻易去谈这场“恋爱”。

0 Comments

“网络加盟模式”成就了多家上市公司,并在继续壮大,奥秘何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特征,激发了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极大动力,这种基础制度和动力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快递行业,将这种制度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网络加盟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并在其他行业和国家快速复制。“网络加盟模式”还有很多弊病,但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原色咨询认为,中国的“网络加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关键成功因素,有望成为“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典范。                             以“四通一达”(申通,韵达,圆通在A股上市,中通,百世在美股上市)为代表的“网络加盟模式”快递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成功上市,盈利能力也很优秀。 不仅五家企业上市,在看得见的未来还有更多“网络加盟模式”的创业公司不断上市。 不少加盟商会反对这种说法,特别是曾经投资失败的加盟商,认为加盟模式有很多弊端。但是不可否认,数以千计的加盟商也从普通劳动者变成了财务自由的企业家,创造了自己的事业。早期的加盟模式完全是市场所迫,总部因为没钱投资,只好由各地加盟商共同投资来完成整个网络的建设。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不少公司开始逐步减少甚至消灭公司内的加盟商。 而真正成功实现从“加盟”转型成“直营”的只有“顺丰速运”一家,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复制成功,“顺丰”只此一家。而继续坚持“网络加盟模式”的公司却层出不穷,在不断的质疑声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些“网络加盟模式”的参与者本人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加盟模式”正是融合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经营理念,有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式商业模式”。 原色咨询共享多年以来对“网络加盟模式”的深度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务实创业的公司提供借鉴。快递企业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中间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十多个加盟商之间不断进行快件交接也不为过。而且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所有的快递企业都需要服务全国,而不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地区。高度“相互依赖”的意思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项服务失败,实实在在的“我少不了你,你也少不了我”。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都可以威胁到整体服务的完成,似乎不符合企业管理的常识。 很多人不断在思考:“顺丰的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无法复制。如果就采用加盟模式,如何才能解决端到端服务的稳定性问题呢?” 后来发现这种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仅没有造成失控,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微妙平衡。 比如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会导致整个网络的不稳定,这就意味着所有其他的加盟商都有最大的动力和要求这个加盟商尽快恢复服务。其他加盟商愿意:主动帮助,收购加盟商,受影响的加盟商集资补贴弱势加盟商等等。出现了“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 这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需求推动了总部的服务职能,这种情况一多,势必需要总部对所有加盟商的状态,扶持,补贴,服务恢复以及网点转让进行管理。这种自上而下产生需求,再自上而下进行平衡的模式基本上是整个“网络加盟生态管理”的基本逻辑。当然有些总部越走越偏,把这种本来的生态平衡角色转变为“收各种过路费”。 这也是后面一切故事的基础!“网络加盟模式”的商业基础是对“地盘”(经营权)的尊重,也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一种设定。 比如加盟商出钱加盟一个区域的经营权,就意味着:正常情况下,这个区域的所有客户永远是加盟商的;公司独立经营,总部无权干预加盟商的实际经营管理;公司自负盈亏,自己投资,如果倒闭不仅血本无归,同时会失去经营权;经营良好,既可以享受经营利润也可以通过转让经营权获得“资本”收益。 这里的经营权设定是“网络加盟模式”的根基,类似于“私有土地”。公司内其他加盟商包括总部无权进入加盟商的地盘开发客户。(曾经的各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地盘的大小和特点,需要承担“业务量”,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需要根据承包土地面积上交规定的“公粮”。“经营权”作为加盟商的私有财产,“网络加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类似的经营和激励机制。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形成了一种企业平台下的市场经济环境。 比如,一个加盟商投资了某个城市的经营权。这个时候,这个城市的快递业务完全不足以盈利。而加盟商不仅仅租仓库,买车辆,招员工,开发客户,还需要承担这些投资失败后无人承接的风险。 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始动力,把经营好这块加盟区域当成了事业,更何况,当这个区域的快件业务起来后,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入场购买该地区经营权。 当初坊间的很多故事大概都像这样:某某花了200万买了一个区的经营权,过了1年500万卖了;接盘的人投了200万,又分成了三块更小的经营权,一共1500万卖掉了… 对于这种“炒地盘”的行为,在当初形成网络初期,吸引更多资本和经营人才加入这个行业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再者说,哪个证券市场不都是“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快递经营权市场过去二十年的总体表现如果有指数的话,应该不会比真正证券市场逊色。 对于一个“证券市场”而言,为了吸引更好的“投资标的”以及更多的投资者,公开透明以及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规则至关重要。所有“网络加盟模式”的总部职能都是在制定和维护规则,很多时候称之为“政策”。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几乎决定了同等规模下两个加盟网络的经营表现。 在完成基础的商业规则设定后,还有一项重大商业创新必须强调,就是“面单”。读者可能会奇怪,贴在快递上的一张记录地址的“面单”怎么成了重大商业创新?“面单”涉及过多的行业专业属性,我们试图简单解释如下:“网络加盟模式”下,“面单”的基本定义是加盟商可以发运快递的基础凭证。只要手上有面单,就可以向客户收件,并赚取收件价格与交给后续承运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价。所以,手上有了“面单”,你就可以开始赚钱了。因为有“面单”就可以赚钱,因此,“面单”需要提前购买。一张印刷成本0.08元的“面单”,基本价格在1元左右。因为“面单”的商业属性及价值,“面单”开始产生流通价值,一级加盟商1元购入后,加价卖给二级加盟商。“面单”的实际作用类似于“货币”,其防伪与管理要求也一致。而且由于“面单”同时具备更多的信息,对于管理跨区销售以及货物流程有了远大于交易凭证的价值。 过去“网络加盟模式”,公司的经营利润基本等于面单的销售额,因为“面单”只相当于品牌使用费而没有运营成本需要支付(0.08的印刷成本现在由于电子面单的推广也下降了)。公司的其他经营成本基本上还是按照成本加成模式,转嫁给加盟商,所以优秀的“网络加盟模式”还是能够实现超高的经营利润。 “面单”除了基于交易凭证产生了金融属性,由于本身与商业流转,货物属性,收发件人,乃至流量流向的众多有价值信息的积累,还在持续产生更多的衍生价值。 我想做个不恰当的类比,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以及SaaS创业模式,基于流量收费和大数据的价值创造。这在“面单”上早已实现,每张“面单”不就是SaaS甚至是BaaS的最佳实践吗?前文提到过,“网络加盟模式”里客户是掌握在加盟商手里的。虽然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件事情从心理上都无法接受,但是在电商领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产生重大问题,事实上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 电商快递从淘宝的2C转型到天猫京东的2B模式的时候,咨询顾问都担心,原来实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加盟商无法满足与大B商家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加盟商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候,无论从定价,贴身服务,及时响应以及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上的潜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随着电商从C端迁移到B端以及国际,这些加盟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加盟商转型为“综合物流服务商”。 快递物流行业由于交易量规模巨大以及波动性不可控,运营网络规划与优化都是世界级难题(UPS称自己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网络加盟模式”早期主要通过不同省区之间的不断谈判来优化路径并进行终端定价,虽然这些年也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进行优化和定价支持,但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结算机制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网络加盟模式”里的主角是成千上万的“老板”,总部最合适的定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园丁”。每一个节点都在基于自身的最优解,并与其他组织进行不断的“谈判”,形成了一种动态稳定并持续优化的状态。 也有些企业在初步成功后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有“上帝视角”,忘记了作为“网络加盟模式”的核心在于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在一个生态系统下,想要做“上帝”的都已经倒下,但也绝不会缺下一个想做“上帝”的人。 原色咨询认为,虽然“网络加盟模式”有物流行业的特征,但是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超一般的连锁加盟,或者“合伙人”机制,值得所有分销和零售类企业学习。

0 Comments

我们的故事–德邦流程标准“四化”建设之启示录

作者信息赵振志(George Zhao)    原色咨询合伙人  聚焦流通行业战略、运营和IT管理前言如何评价企业的流程标准化建设是好是坏?除了关注他们的业务标准和服务体系外,我个人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企业的人是否能够逻辑一致,行为一致,外界对他们的认知一致,需求一致。也就是企业像打造产品一样通过流程和标准化管理塑造了管理成熟度极高的企业员工和业务规范。曾经有朋友问我,在所经历的流程管理项目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如何才能做到成功?想想5年前在德邦做的流程标准化项目,已经过了项目敏感期,且这里的故事在《借力咨询》中多有提及,在此分享一下德邦的流程建设所经历的典型故事和有关启示,这些年虽然很多人都有了很大变化,还是叫做“我们的故事”吧,也以此怀念那些伙伴们和一起渡过的时光。在此也庆祝德邦经历漫长的过程后终于IPO过会成功,上市在即。 项目建设时,我把德邦的流程管理定义为“四化”建设:职责清晰化无论在流程建设的任何阶段,清晰的组织设置和明确的职责是企业运营和流程体系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德邦流程建设时,流程框架的设计几乎没有争议,很快通过,但是找流程责任人则不是容易的事了,最后总裁拍板才确定下来。大家争议的焦点,主要就是从个人角度无法承担流程所框定的事项。 流程建设初期首要明确的就是流程责任人权责,保证流程有人管。根据流程级别不同,可以对应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流程推广和设计期间,可以企业项目组织形式,保证企业内部快速形成共识,并利用速赢的方法推动流程变革形成企业的“流程氛围”;最后企业应形成长期的运营优化和流程管理组织,保证流程长期有人管,流程绩效持续提升,建立流程管理和推进机制。BTIT 是被证明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化通过流程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操作、运营、管控的高度一致性,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协同,将个人能力转换为组织能力。 流程标准化必然伴随企业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可以保证企业取长补短,通过内外部的对标,凝聚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从而保证企业营运质量的稳定性,提升客户满意度,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才能够建立持续、长久的优势。IT 系统E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营运和流程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某些行业,甚至可以起到引领业务的作用。IT 系统首先可以固化业务流程,是流程落地的硬抓手。员工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例外和惰性,IT系统的节点设置可以使流程的执行成为必然。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业务的效率和风险监控, E化的流程可以避免一些无效的操作,共享数据,及时监控,从而提升流程的执行效率。最后,数据化的呈现是流程持续更新和改进的基础,也是指导流程优化的客观依据。监控常态化没有监控,没有考评,往往就会让优秀的流程平庸化。建立切实有效的流程管理机制,设置合理的流程绩效,并将其结合到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考评中,是企业不断提升流程成熟度的最有效手段。企业应该通过常设组织进行流程的常态监控,保证在流程建设中,任何时候都有人管,有数据,有结果,有考评。 下面的这些故事,是在德邦流程项目中一些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故事,其中的启示供希望推进流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的朋友参考。 记事1:“被从机场叫回来参加培训的副总”—调动总裁及高管来驱动千军万马5年前,第一次在德邦组织流程标准化培训和研讨,培训开始前,对于总裁来说,“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也是知其重要而不知其如何搞。但他还是怀着搞清楚的心态,万忙中抽时间参与,本以为也只是一场报告会而已。但项目组并没有以理论化的培训来组织会议,而是解构、优化他们天天发生的“清仓”流程为出发点,并把让老板“烦恼”的“合同流程”作为课堂作业。清晰的客户目标,亲自的细节梳理,明确的优化收益,用总裁事后的总结说,“一下子让他顿悟了流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样的培训价值1000万”,也一下子意识到了管理层在流程中的作用,在课间休息时,对会议组织者指示,“让所有总裁直管人员参加后面的培训”,当时有个副总正在机场,准备出差,被要求取消行程,回来参与研讨会。所有高管和职能人员极其认真的完成了两天的培训,为后面展开的为期两年的流程标准化变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当时德邦4万人,2700个网点,如何让4万人整齐划一,并奠定未来的大企业管理基础,是流程标准化管理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当时项目组确定所有一级流程责任人由总裁直管人员担任,所有部门主管作为二级流程责任人,参与到流程梳理当中,并向一级流程责任人汇报,而一级流程责任人在项目里程碑向以老板为首的流程管理委员会汇报流程改进结果。在过程中,总裁身体力行以普通一员参与到“接送货流程”的所有梳理过程中。启示录:在公司里,能调动千军万马的人都是位居庙堂之上,而流程管理又是百姓家事,离他们似乎又有点远,如何让他们充分理解、认可、并乐于担责和推动就是当务之急,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统帅的魄力和认可,也需要指挥官的执行力,项目组需要做的是建立让他们充分参与的保证体系。 记事2:“安兄安否?”--标准化不容易,方向对了,初心不变流程标准化中重要的内容是操作标准程序(SOP)设计。在德邦设计“变更单”流程标准时,面临的背景是每天超过30%的运单都需要变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造成货物的运输时效、操作效率、客户体验大打折扣。为了有效推进业务和操作的标准化管理,流程管理组对变更单的问题、根因、相关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公司的业务操作要求,进行了深入优化,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由于德邦人有个很好的文化,大家在内网平台上可以知无不言,和其他所有变革一样,新的操作标准在公司内网平台公布后,在德邦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时变更单的新操作标准公告竟然成为当时跟帖量最大的记录,记得有77页的跟帖,针对业务的讨论,这个效果绝对是空前的。负责方案设计的负责人名字中有个“安”字,有个著名的跟帖是“安兄安否?”,颇有世界大乱的感觉。但流程管理组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行,从客户、公司视角出发,认为只要执行,符合公司、客户的价值,在取得总裁、副总裁的支持下,坚定不移的推进执行,推行两个月后,变更单的比例立竿见影地下降到了12%,单单直接成本节约上就可以为公司带来近千万的收益,而运营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安哥”终于可以安稳睡觉了。启示录: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既有的操作习惯,新的变化和操作变更必然会先引起抵触的感觉。但如果流程设计以流程(客户)目标为出发点,只要找到合适的推行方法,必然也会带来大家的认可。不适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必然会有收获。当优化的流程被认可时,公司的管理就会跃上新的台阶。 记事3:“13太保出征”--组织保证,才能事有所属在德邦的流程建设中,经历了流程设计和流程推广两个大的阶段。在流程设计完成后,在总部成立了流程管理部,负责流程设计、检查、评估;为保证流程标准化的顺利执行和行为固化,而更为重要的变化出现在区域管理组织。在流程推广之前,各个区域并没有负责运营标准化的常设组织,经过和人事部门及公司管理层的多次沟通,在各个区域组织成立的标准化推进组,当时12个事业部先确立了一个标准化推进专员,加上总部的流程推广组长,当时我们称之为流程推广“13太保”。经过了一系列培训后,13太保正式誓师出征,在出征大会上,大家身着一致的充满激情的红色T恤,颇有一番大战来临的感觉。事实上,在推广过程中,13太保确实也困难重重,由于当时推广组专员级别都不高,又要驱动事业部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在德邦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很多行动方案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从总裁到区域管理人员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在为期半年多的推广过程中,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由于出色完成了在全公司完成标准化建设的任务,标准化推进组也成为德邦区域的常设机构,推广组长也正式确认为高级经理编制,13太保也都在事业上有了很好的发展。启示录:总结多个流程管理项目,凡是很成功的企业,在流程设计和推广期间都应成立常设的组织部门,所谓组织保证才能够事有所属,人有所责。由于流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常规的部门可以保证让组织上真正有人持续的把有关工作进行到底。虚拟的流程管理委员会也需要有个执行机构。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可以表达公司对于标准化管理的决心,在公司范围内投递出不成功誓不罢休的意愿。 记事4:“总裁挂帅的系统上线领导小组”---真正的一把手工程,IT系统化才是真正固化的流程在德邦真正一次性影响千军万马的工程是FOSS系统(德邦业务核心系统)上线,为保证顺利上线,总裁直接挂帅,成立系统上线领导小组。而所有区域标准化推广小组成员都成为推广小组的核心成员。新的系统事实上都在原有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都有了很大变化,对于这些新规新政,大家在系统上线前,已经通过标准推进化小组把很多业务变革和流程变革进行了前期推广,除IT系统“硬”变化之外的标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适应性推广。但在此期间,流程管理部和标准化小组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监控,利用公司的各个平台进行宣传和评估、排名,人为的管理痕迹还是很明显。FOSS 系统的上线真正把业务规划和运营标准固化下来。在系统上线后,大家在流程执行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系统要支持。为此,德邦在流程管理和FOSS 系统上线后,借鉴IBM的BTIT管理机制,在公司建立了BTIT组织,从组织上保证和落实了业务管理变革和IT的紧密结合。启示录:IT 系统是企业固化流程的最有效工具,它是管理的“硬手段”,虽然流程面对企业业务上的各种“事”,但绕不过执行的“人”,无论管理逻辑设计得多周密,有人的地方就有思考的处理空间,面对业务活动时,少不得动些“活思想”,积累多了,可能流程就没有那么严肃了。而将优秀人员的优秀思想抽象出来,落实到执行力超强的系统当中,就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凝聚最优,从而创造出超一流的执行力,当然IT系统本身也需要不断“进化”,这个就靠类似BTIT的组织来保证。 记事5:“总裁的新年致辞”--唯有上升到公司意志,才能长治久安在2013年的面向全体管理干部的总裁新年致辞中,总裁将流程的严肃性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述:“对于那些业绩不好的员工,公司可以给予时间进行培养、培训,业绩逐步提升,只要做得好,照样升职;但对于那些违反公司流程,不按公司规范、标准做事的人,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员工,一律一票否决”。不但这样讲,也落实到具体举措中,德邦实施的是PBC绩效考核机制,每个季度评估每个员工绩效等级,一方面,将所有关键流程绩效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评分中,另一方面还根据流程管理部的评测和监控,对于有流程违规行为的员工直接降级。在流程管理部的工作例会上,总裁甚至要求通过流程检查,要直接影响到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正式通过这样近乎严苛的管理要求,保证了德邦运作的标准化长期有效执行,从而保证德邦“高质高价”的管理理念,在实现了德邦5年内40%以上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保证一流的质量,从4万到发展到10万人,能够做到行为、流程整齐划一,服务质量行业第一。启示录:流程标准化的推进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企业需要的是长治久安。必须从企业机制上建立长期的监控和保证,让员工从行为上的被动执行进而转变成意识上的自发。在这一点上,德邦和华为等优秀企业都借鉴了IBM这个百年老店的先进管理思想,不是把流程标准化当作口号和一时之行为,而是在组织、流程、绩效评估上持之以恒的坚持。 以上的旧事让我们看到企业的理念、企业家的意志力、完善的管理机制、最佳实践的学习、系统的保证等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造就一个企业的卓越运营体系,从而使企业更为优秀。 

0 Comments

99%的老板不明白,员工有一百种方法奖惩你

每个老板都在思考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在服务客户,研发产品,落实管理都能够尽心尽力。老板们也想了很多办法,研究各种中外激励理论,可能还请了咨询公司给员工设定标准,评定优良中差,根据员工的表现有一整套绩效应用的方法。我想没有一个老板是不关注员工表现并不断用各类奖惩手段来管理员工的吧。但似乎很少有老板意识到,员工不仅仅一直在评价老板,而且有更多的方法对老板实施奖惩。我们简单盘点一下根据老板的表现,员工采用的奖惩方法。                           最轻:主动辞职辞职对老板的惩罚算是比较轻的,无论何种原因主动提出辞职即表示对公司和老板打了低分,而辞职是快速果断的惩罚,对相应岗位的工作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好聚好散是不错的结果。人力资源部一直会有一个绩优员工离职率的监测,因为绩优员工的离职不仅仅增加从招聘到后续管理的各类直接和间接成本,也展现了整个组织对公司的评价进而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而为什么辞职是最轻的,因为辞职的成本几乎可以量化,而且老板应该能够非常清楚的从离职率以及离职人员本身的绩效判断员工对老板的实际评价,不仅仅成本可以衡量,后续的改善方案也比较容易制定。 轻:照章办事为什么照章办事算是比辞职更重的惩罚呢?首先,员工判断老板对一些“自发行为”和“尝试犯错”持反对意见,既然老板反对,凡是没有规定的事情我就不做总没错了吧。作为一个企业(更多是民企),照章办事基本上就是不以客户为中心,官僚的一种表现形式。看上去很守规矩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其他不照章办事的人进行谴责。事事都有很多流程,会议,各类决策都有很多人审批,把流程搞得看似很严谨实际上非常低效率。把自己的责任范围划得清清楚楚,不在范围内的事情绝不越雷池,无人担责。这样的行为会不断的降低流程效率和组织协同,官僚程度与管理成本同比上升。但是这还算轻的,因为如果在相对成熟而且专业能力很强的公司,通过不断的优化组织和流程,还是能够让人在照章办事的同时优化工作效率,当然客户体验和员工氛围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中:抱怨员工只要对老板不满意,在员工圈子甚至客户面前抱怨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是只要抱怨的范围和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对所有组织的效率就可以造成重大影响。为什么抱怨比辞职及照章办事更严重了呢?因为抱怨不仅仅会通过自己的隐性怠工来惩罚老板,而且开始影响其他员工降低其效率。没事抱怨下老板是拉近距离的标准套路,殊不知,抱怨在消灭创新,勇担责任等积极行为方面的杀伤力巨大。如果你的同时都在抱怨,而你一个人在那里打着鸡血努力,看你是不是会被群体排挤。 中高:尸位素餐不作为中高层一旦对老板打下低分,了解多做可能多错,最有力的惩罚就是尸位素餐不作为。不仅中高层的工资成本高,一旦不作为的成本很高,更大的影响是在这类组织下的所有员工都不可能产生高绩效了。同时由于身居管理岗位,其它组织势必需要与他形成协同,只要在各类决策,会议,预算,项目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把关”,可以对整个公司的效率和文化形成重大冲击。“这事很重要,我们要开会研究一下!”,“这个影响很大,大家要深入探讨,交老板定夺!”,“这个方案涉及面很广,最好拉上XXXXXXX部门共同商议”。看着都很有高度,无法反驳吧?到这个级别的领导,想要表现出认真负责但实际最好什么都别做,就算别人做最好也要让自己保持一种无风险状态。很多时候,这样的高管还深得老板的重用,因为帮老板“把关”你是分不太清楚是真“把关”,还是把你“关”了。 高:积极努力浪费钱火眼金睛也看不住公司的钱袋子的,因为浪费公司的钱于无形有太多的方法了。销售不努力出单子,谈客户价钱贴着地,各种营销费用销售奖励那是必须的,销售体系可以有一百种浪费钱的办法,绝对合规。采购也别笑,老板娘看采购也没用,供应商太多可以浪费钱,供应商太少也可以浪费钱,不仅浪费钱还可以增加很多招投标管理,订单发票对账成本吧。产品也别笑,调研周期长一点,研发周期长一点,测试周期长一点,多搞几轮内测外测保证产品质量嘛。IT也别笑,虽然业务部门都投诉IT,但是今天搞个机房,明天再迁上云,用个进口软件上个ERP,一会又要新零售数字化转型,在各种转型装逼中老板的钱终于“数字化”了,花花的出去不就是数字跳一跳嘛。 你以为管理员工的绩效是定目标到绩效应用的闭环,员工一样给老板定标准,实时评价,反馈在自己的工作中形成了闭环。老板们至少要知道,虽然你是老板,并不表示你就能“指挥”员工,换个思路想一想,如果让员工给你一个高分,然后给你奖励?(待续:员工如何奖励老板)

0 Comments

如何才能打破“一人龙,一群虫”的魔咒?

---长文 慎入---要说中国人应该是特别注重集体概念的,从古至今的家族文化到现代的集体主义都是强调集体,但现实往往是“一人是龙,一群人是虫”,这是不是很矛盾?在企业里这样的现象也是非常多,很多“三个和尚没水喝”类似调侃的故事才会赢得这么大的共鸣。中国人这种矛盾的特质,企业家到底如何才能取长补短,打造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优秀的团队? 既然“一个人是龙”,就先深挖一下这个“优势”吧当个人努力与结果回报高度关联的时候,中国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就得以充分发挥。就算那多工作岗位需要超长超时乃至卫生安全都没有保障,还是有那么多人通过艰苦努力实现了奇迹。比如大家在享受的全世界最快的快递,外卖乃至网约车都是建立在快递小哥和司机等个体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的。从企业竞争而言,只要法律允许,给这些岗位的员工通过高强度的劳动获得比安逸工作更多的收入也应该算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和经济规律吧。这些岗位的共同特征都是真正的按劳分配,超级规则化且实时的结果反馈。每送完一个快递,每一单外卖都能非常清楚的知道对自己收入的影响,也知道每一个投诉和延误将带来的惩罚。凡是能够以一个人为经营单位的业务,就应该通过利益分配加透明自动的业务规则,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业务部门也值得尝试然而,当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了,比如一个门店,一条产品线,一个销售渠道都需要不同岗位协同来完成总体的业务目标。这个时候,很多企业会想办法继续发挥“一人龙”的优势,因此“阿米巴”等各种概念会受到热捧。且不说这是不是稻盛和夫先生原意的“阿米巴”,,期望每个“阿米巴”就像“一人龙”一样确实是很多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期望这一个个“阿米巴”就像是一个个快递员一个个司机一样自己就能够拼命跑起来。这里的技术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与快递员司机最大的不同是这些“阿米巴”很多时候是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比如门店作为“阿米巴”,发现与公司和产品线谈判内部结算价格和成本分摊能够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的利益。现实中的各种“阿米巴”项目完全低估了真正划分经营单元的难度以及内部结算的技术基础,更不说阿米巴经营哲学的基础大部分情况根本不具备。在接近一线的经营和运营组织中,应用管理会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利润中心(我们不想用“阿米巴”之类的概念误导企业)的方式确实是值得采纳的方案,但是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建立不错的基础,对产品渠道的成本结构有非常清晰的数据和技术支持。不过在这个层级还是可以通过专业工具和手段,间接的应用了“一个人是龙”的优势,我们认为还是上中策。 问题容易出现在顶层越接近企业的顶层,划分经营单位和利润中心的难度以及合理性都出现了重大挑战。有些企业甚至在顶层组织也想用类似的方案,最后销售产品财务人力IT之间争吵内部结算规则花的精力远大于服务客户和优化产品了。“一群人是虫”如果发生在顶层,对整个组织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悲的是,这样的现象还挺普遍。要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能要绕一个圈从对照西方开始解释。大家普遍认为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氛围高,但是企业内的团队协作总体比较好。企业的这种氛围也是基于所在的社会环境的。西方社会的“群己界定”理念,通过让渡个人的部分自由权利换取群体性更大的自由空间和利益,最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社会结构的基础。西方社会非常热衷于演讲和辩论是为了说服大多数个体让渡自由权利给群体,要让大多数个体原意主动将自己的权力让渡给群体并将这些让渡的权力通过契约规则固定下来,免得我让渡给你之后你又滥用。所以整个辩论的过程就是共识的过程,个体需要知道让渡了这些权利能收获什么,然后再做出自由选择(选举投票)。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内的企业,虽然企业的使命愿景并不是民主选举出来的,但是通过自由雇佣也达到了选举类似的目的。所以西方企业在使命愿景上的重视程度远比国内企业高,他们需要将这些企业的规则相对明示于员工,员工选择加入就是投了“赞成票”,Google最近放弃竞标五角大楼的新闻就是最典型的“价值观”驱动商业行为的展现。所以说,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在已经共识了一个更好的愿景和规则的情况下的个人最大化,是有明确约束的,而且这个约束是应用于所有人的。比如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西方人开workshop,经常一开始定几条Ground Rules,在Ground Rules的基础上每个人就“绽放”吧,拟定Ground Rules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简版的让渡个人权力的过程。为什么绕一大圈讲背景,是因为西方的团队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有社会结构和理念支持的,每个人在“共识”了的规则下最大化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但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这样的环境和理念基础。就比如,我们也开workshop,常常会草率的定义几条比如“手机静音,不迟到早退,自由发言,对事不对人”的所谓Ground Rules。有时甚至是组织者强制,大家并不真正认同,特别是“自由发言,对事不对人”这种研讨规则,每个人心底不相信真的能够做到,最后还是打哈哈。 对共同目标愿景的共识度不高以及对游戏规则天然的不够尊重,大家的“群己界限”不清,就会出现如果有人走得靠前就容易让其他人觉得你僭越了,每个人也不太清楚自己的自由领地到底是多少,所以需要主动“捍卫”。既然“群己界限”不清晰,那捍卫自己的领地就是理性的选择,总是捍卫自己的领地而不顾全局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群虫”,更准确的讲是“一群刺猬”。 如何打破上文剖析了“一群虫”的社会基础并且这是个体理性选择的大概率结果,就绝不是轻易能够打破的。根据企业家自身的情况,可以尝试不同的选择,我们的建议是:群龙有首 >> 头狼带队 >> 群魔乱舞群龙有首明显是最好选择,但也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企业家在企业内自己搭建这套“群己界限”的体系。美国建国之初的这个过程可以花四十年,对于企业而言也绝对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需要企业家无论从视野和格局以及耐心上有充分的准备。群龙有首的这个“首”一定是以企业家为中心但是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共同愿景的东西。而且现代民主社会,你需要一群龙为首是瞻的一定不是不能自私的愿景也不是某个个体。这方面,阿里巴巴马老师应该可以作为教科书式的案例了。无论从阿里的愿景,合伙人的机制,阿里的文化以及基础的政委体系都一定能够成为经典案例。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引入了多方职业经理龙之后,也需要建立群龙之首以及更加规范透明严肃的游戏规则。我们认为战略共识度和战略选择本身一样重要。提高战略共识度不仅需要利用战略工具,还需要对高层中的每个成员进行领导力的提升。而且我们认为集体领导力的提升是达成战略共识以及成为战略落地发动机的最关键因素。聚焦整体领导力的打造,顶层的十几位核心人员从战略愿景,目标,举措,游戏规则以及所有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打造成一个整体,用战略工具达成对业务模式与举措的共识,通过领导力标准并持续的考核提高整体的领导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核心成员的用领导力标准和团队角色分工进行不断的磨合,甚至通过这个过程不断的调整核心成员结构,最终达成整个领导团队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这是一个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的过程,同时需要考虑不同人员的角色如何进行搭配。这里参考下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梅雷迪思·贝尔宾博士认为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是,高效的团队工作有赖于默契协作。团队成员必须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成功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生产力,鼓舞士气,激励创新。他将团队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群体内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互动的倾向性。这九种团队角色分别为:智多星PL(Plant)外交家RI(Resource Investigator)审议员ME(Monitor Evaluator)协调者CO(Co-ordinator)鞭策者SH(Shaper)凝聚者TW(Teamworker)执行者IMP(Implementer)完成者CF(Completer Finisher)专业师SP(Specialist) 整体领导力的打造需要不断通过战略明晰,人才储备,干部选拔,体系建设循环往复持续打造,非一日之功!头狼带队可能是现实中比较容易实现的场景。相比于群龙有首,最大的区别是降低了整个高管团队的能力要求但是提高了对头狼的认同度。一群盲从的人能够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一群理智有能力但各自为战的人,白话说“团结力量大”。实际上大部分成功的民营企业应该处于这种阶段,企业家的视野和决断力可能是关键因素而核心团队很多时候就是跟着老大的方向走,老大说的就是对的,这样的团结以及信任能够打造很强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模式比较大的隐患是当头狼年纪变大,或者公司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会快速退化为“一群虫”乃至“一群刺猬”的窘境。 群魔乱舞听着比较乱,但也有机会成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谓群魔乱舞基本上不对高管进行战略共识甚至不做战略选择,由每个人自由发挥进行自己的业务规划和执行。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公司向投资化模式转型。将公司逐步转型为一个投资平台,公司内的元老也好,功臣也行,都可以自由创新互相打架,只以结果论英雄,英雄可以得到公司更多的投资和资源甚至独立发展。 结语在企业稳定发展的时候,往往头狼带队最合适,一群盲目追随者将远胜于群龙无首,因此团队选择和打造的时候认同度和执行力是第一要素;如果需要提升到群龙有首的高度,企业需要花巨大的力量和耐心在战略制定,顶层整体领导力,公司游戏规则等方面补全由于社会基础环境不足的短板,但这也是长期发展的更好选择。加油!

0 Comments

持续成功的关键:自制力

请得起咨询公司的企业家基本上都算比较成功的,有幸近距离观察了不少成功企业家。虽然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家都有非常鲜明的特征,领导风格也迥然不同,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发现这些成功者的普遍特征。绝大部分企业家都是经历了长时间很多次的小成功后才积累到现在的高度,而且我们可以大胆的说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的预判这种成功能否持续。为什么?自知是基本成功者有些普遍特征,首先是很强的“自知”或者说对业务的洞察力以及对自身的判断。没有对业务和趋势的准确预判并且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强项,企业基本上走不出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企业家对现在的经济趋势,行业动向,同理心,组织发展等方面都没有了洞察和自知之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那就该是讨论全身而退的问题而不是持续成功了。我们发现那些持续成功的企业家,表现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领导者持续提高自己的眼光格局视野以匹配企业新高度的整体能力的时候,这些领导者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层次。这不是职业经理人按部就班的晋升,而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以前成功的企业家二十年能把企业做到百亿就已经算脱胎换骨了,现在的时间需要缩短到十年,八年,五年乃至三年做到百亿,管理几万人的企业。我们和企业家说,你这脱胎换骨的速度和别人换衣服似的,是天生有“仙骨”才行啊。 我们发现,这身“仙骨”就是基于洞察力和同理心的超强自制力 自制是关键成功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精通业务和产品的,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家应该是各方面的业务能手。当企业快速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当企业家退居管理之后,一线面对业务和产品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可能就出现的下滑。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知道,自己需要往后退,不能在业务的细节里事事插手,否则团队永远都起不来,所以“自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优秀的企业家与普通的老板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对自己进行约束并快速提升新的能力”上看出来。我们也见过很多停留在几个亿规模的小企业家,虽然天天抱怨团队,也说自己想放手,但是控制不住自己事事干预下级乃至更下级的工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停滞发展。优秀的企业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就算这样做让自己非常难受也需要改变,这就是自制力,是区分普通与优秀的分水岭。如果你的问题是,“不干预就乱了呀,怎么办?”这就是错误的问题。你应该问,“我自己不动手,怎么做才能驾驭现在的公司并且达成更好的结果?”克制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适应现在的规模和状态,是刚性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思考的是如何应用新的办法达成目的,这才能持续胜任更高的要求。有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当初为他做项目的时候,他主动提出:“为了更牛逼,痛苦也必须改变,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他是业务高手,但自知需要不断提升,他知道改变很痛苦,但有很强的自制力(所以很多的企业家在马拉松等需要很强自制力的运动上非常热衷),他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蜕变所以有信心能够再次胜任。改变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会退回原状,但是完成蜕变的人就变成了自觉,形成新的习惯。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当企业家完成这样一轮蜕变,完全胜任通过驾驭组织力量而不是个人力量完成任务的时候,可能外部环境又发生变化了。比如从原来只需要驾驭内部组织蜕变为需要驾驭整个生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几百亿的规模。这些年主动把公司进行了完全颠覆性的重组,为了适应现在生态化,平台化的趋势。原来的组织是稳定的矩阵结构,团队非常“稳定”,所以整个高管团队对于把整个公司“肢解”成平台和独立的公司非常抵制。“当工业化时代的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在的竞争,我必须做出改变,整个领导团队都必须做出改变,否则你就出局。”从原来一切从上至下进行规划,计划,执行,结果的形式转变成生态化的管理的过程,不仅是企业家个人重新规划自己能力的过程,他还要身先士卒并驱动整个领导团队适应新的要求。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这家企业的转型越来越顺,真是宝刀不老。 总结为什么我们认为“自制力”是持续成功的关键能力?因为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蜕变,我们认为自制力是实现改变并再次胜任的关键能力。 注:我们说的自制力,并不一是说企业家在所有方面的克制,而是在自我察觉需要克制的领域能够自动自觉的克制本能的冲动,而从理性出发管理和约束自己。

0 Comments

干货 | 驾驭资本 实现商业模式蜕变

之前我们讨论过民企发展遇到商业模式瓶颈,需要老板升级的问题。本文想探讨一下商业模式升级与蜕变的现实策略,主要针对已经实现规模化且有较高市场地位的成熟公司。首先,根基不该乱动民营企业的商业压力确实很大,因此市面上各种转型概念很容易吸引企业家跃跃欲试。但是在深入了解了各种“互联网转型”,“数字化转型”等等套路之后,聪明的企业家发现这些转型概念真的更多停留在“概念”,可能起到一定的变革号召的作用,真要靠这些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风险实在太高。先不说自身的业务模式适不适合数字化转型,真正能搞明白什么是数字化的人就没几个,大量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也就是用这些时髦概念揽项目和争取预算为主。真正对主营业务进行商业模式改造而且成功的企业聊聊无几,大部分“成功”的案例也就是在利用新技术开拓新渠道和提高效率层面有些改进罢了。对于主营业务单一,盈利模式成熟的传统行业,确实不应该在商业模式改造上冒进。 用资本的视角看业务组合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马老师一样的业务组合能力(主营业务贡献收入利润,培育业务贡献增长,孵化业务展望未来),所以在遇到增长瓶颈的时候一看,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没看到什么新业务接棒跟上就慌张了。所以,静下心来好好看下公司所在市场(跑道)的业务机会在哪里,成功的企业家在看市场机会的能力上绝对不输给最优秀的投资人,只是没有用专业的方法进行训练。简单来讲,还是找到新业务增长的机会,规模和增速上能够实现对主营业务的接班。为什么用资本的视角看,因为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民企都是从运营的角度在看哪里有效率提升的机会,哪里有渠道拓展的机会,把这个成为了新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像资本一样从市场规模和业务价值先看起。只用从外部开新业务的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对主营业务形成可替代规模的新业务机会。 用资本的方式做新业务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成功基因,而这些成功的基因可能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新业务,要求传统的企业文化,组织和团队进行新业务转型和要求韩寒读数学一样吧。因此新业务组合更加适合用资本的方式进行操作。无论是老板个人还是公司,都可以定位成投资人,而投资的资源除了金钱以外可以对主营业务的资源进行盘点。虽然主营业务的模式并不见得适合扩张新业务,主营业务上积累了大量资源可以作为投资新业务的资源。比如:销售网络,供应商资源,土地仓库,雇主品牌,金融资源,信息技术乃至后台的职能服务等。但是这些资源都应该用投资孵化的视角投入新业务而不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对新业务进行控制。同时,新业务的业务模式和团队搭建也需要从资本的视角来看。在确保跑道正确,资源保障,团队胜任的情况下,降低对运营过程的管控,并通过持续资本化的考核与持续投资方式确保新业务的创业团队能够有创业式的竞争力。 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扩大资本资源公司为培育和孵化业务提供从商业模式,行业资源投入以及初期孵化的基础上,强烈建议与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在新业务有一定资本价值的情况下,就还是对其进行资本化。企业作为新业务孵化的“天使投资人”,可以在后续的每一轮与不同阶段的资本共同投资。有主营业务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背书,不仅有利于新业务的发展也有助于新业务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现在的商业竞争早就已经脱离的简单的单一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拉上更多的企业朋友圈进行联合作战已经是资本市场的常规战术。在新业务早期引入资本既有利于提高新业务成功的概率,也帮助企业整体能够与资本产生更好的结合,为将来更大的驾驭资本实现更高规模的商业模式蜕变奠定基础(比如通过大型资本联合进行海外并购)。 通过资本层面实现主营业务与新业务的融合 前面讲的都是新业务用资本的方式筛选,孵化和培育的过程。与主营业务的关联仅限于主营业务作为投资资源与新业务发生关联。如果新业务进展顺利,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主营业务进行组织升级以及核心团队的激励调整,形成互相促进的效果。比如,当主营业务的资源在新业务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的时候,对主营业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绩效激励,凡是在主营业务绩效领先的优秀员工同时享受在新业务的原始股权激励,个别能够适应新业务创新模式的员工也可以加入新业务的创业团队。前提是,这些人在主营业务上完成超额贡献,这样就不会造成薅主营业务羊毛来养一个没有未来的新业务的情况。 不少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上市(或者也有明确的资本价值),假设将主营业务部分股权卖出,再转投专业投资机构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在国外不少案例就是公司经营到一定程度卖给PE,保留少量股份,然后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回给PE,专注于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并购,反而为主营业务公司的持续壮大提供了更好的资本支持。 结语上述策略是基于主营业务持续稳定贡献收入和利润的情况下,先通过资本化尝试新业务培育,最后反过来对主营业务进行资本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可以选择资本化的程度,而且可以适度通过资本来推动新业务创新和主营业务的转型。这可能是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不错选择。当然,这需要企业家能够从经营企业升级到经营资本,但是我们认为比要求企业家掌握数字化转型更靠谱一些。

0 Comments

怎么和老板说:公司的瓶颈主要是老板你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了呢?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深度的调研,研究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核心特征。调研中识别过民企发展的两大瓶颈期。第一大瓶颈期是在确认了市场地位后能否成功实现规模上的扩张,第二大瓶颈是主营业务完成规模化发展后需要二次商业模式创新。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让很多原来很成功的民企都非常迷茫,表现为四处求学,各种跟随潮流瞎折腾。也有一些表现出很强的“定力”,以不变应万变,但实际是公司发展停滞毫无创新突破。这两种现象都可能表示创始人不再能胜任带领企业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了。这样说有点太残酷,但回避改变不了事实。很多企业家就算心里紧张困惑,也不敢在团队面前表现出来,而很多团队乃至合作伙伴事实上都已经很清楚企业创始人就是瓶颈,但也无人敢直说。那应该怎么办? 上策:企业家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直面问题,如果创始人在面对企业发展的瓶颈时没有勇气面对现实(自己的胜任力出了问题),而是常常把责任归咎于团队甚至归咎于外部和竞争对手,那就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在我们访谈的大量企业中,大多数都有一群既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又期望公司能有突破,同时也意识到老板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并不能带领公司再上台阶。但是这些人一般不敢在老板面前真实表达这样的观点,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下期望下属指出老板的不足可能确实不太容易。面对现实并不是说企业家需要在团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乃至对未来的迷茫,因为这样做只会更加打击团队的信心和投入。但是企业家无论是通过自我反思,还是与有共同语言的私董会,信任的亲人朋友乃至专业的外部顾问进行坦诚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当企业家能够直面商业模式升级的问题,解决方案远比想象的更多。 中策:核心团队主动担责核心团队想要追求突破,也意识到老板可能并不胜任引领商业模式的变革。但是可以通过老板的行为判断是不是有机会主动担责。对于那些经常参加外部活动,各类学习和私董会的老板,变革的主观意愿是很强烈的,核心团队如果能够勇担重任,主动尝试新的业务模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先斩后奏。当然,尝试的结果如果失败,团队得自行承担。如果老板对于核心团队的这种努力和尝试表示极力的反对与遏制,我想这也算是给了团队一个明确的信息,该写简历就写简历吧。我比较反对事事都说“一把手工程”,虽然业务变革乃至商业模式升级一定是老板推动,但是在中国文化里,最适合的一定是在老板默许的情况下进行尝试。成功了看老板的格局论功行赏,失败了团队就一力承担。如果都推成“一把手工程”,首先一把手就累死了,其次回旋余地就没有了,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进行创新,这是对领导最大的不负责任啊。 下策:适时引入“炮灰”如果老板不敢直面现实进行自我反思,团队也不敢冒风险主动担责,最差就找准时机引入包括咨询公司在内的“炮灰”。既然是策略,那就不是随便引入更不能让更多不明就里的人把已经没有了方向的公司搞得更加一头雾水。既然是“炮灰”一定是在战场上,近日一位企业家在听完一个培训后给我发来课上老师如下反馈,核心意思是“作为咨询顾问,最好是客户付了钱又不按你的proposal做,这样就没有责任了”。试想,这样心态做出来的方案最多就是把客户的脑子搞混,绝没有资格做“炮灰”。我们建议引入的“炮灰”一定是有主见,有担当,甚至希望成就一番功业。但是毕竟企业的变革阻力以及能否持续赢得老板的支持都有很多未知数,因此有牺牲的风险。但是牺牲必须要有价值,至少是往正确的方向和模式变革上进行了探索,起到了鲇鱼效应,而且牺牲是能够为核心团队继续变革创造条件的,而不是让公司和老板对变革产生了更大的恐惧。 下下策:不敢讲,不敢做,只抱怨前面讲的三种场景,就算是下策引入外部力量,也是需要核心团队思路清楚,一定程度上敢于担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和坚定老板变革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老板是否能够再次提升并胜任更高的角色还是主动退居二线就看每个企业家的格局与学习力了。而下下策是明知变革势在必行,但继续因循守旧,期望外部环境好转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 可悲的是,默默采用下下策的实是多数。

0 Comments

原腾智能解决方案:以AI赋能企业管理

作者信息朱俊(Benny Zhu)   原腾智能科技首席顾问聚焦流通行业战略落地和数字化转型引言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正影响着商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AI可能颠覆现有的工作方式和职业分工,特别是那些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工作岗位。而被视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到底和AI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未来的管理模式到底会如何演化,也正是很多商业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一直在思考的话题。作为由一批管理咨询师和技术管理者相融合的原腾智能,我们一直致力于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我们的观点是:1)AI与管理的结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AI可以在多个环节为企业管理赋能。2)AI与企业管理的结合目前也有很多现实的挑战,智能化升级必将是管理变革和智能技术应用的共同体。智能化技术和管理结合的趋势和方式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成功的企业 = 正确的战略决策+良好的战略执行。我们把环节再做进一步细分,聚焦在从战略到执行的4个环节:企业整体的规划和决策(关注企业战略和战术的正确选择)、企业各层级的绩效管理(关注企业规划和执行的偏差管理闭环)、一线的现场专业调度(关注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线的现场执行(关注执行质量和执行效率)。在这4大环节中:专业调度和现场执行是科学化较重的部分,目前在这2个领域的智能化应用也相对更多更成熟,自动补货技术、各类优化调度算法、自动流水线、仓库机器人都是这些领域的应用代表。我们相信,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这2个领域,智能技术与现有模式的结合会越来越广泛。而企业规划和决策,企业的绩效管理这2个环节主要的对象是人,这也是管理中艺术性比较多的部分,但也涉及较多数据和科学的部分。人的行为会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给传统的优化带来挑战。但随着对人行为的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智能技术来预测人行为变得可能,我们认为,在这2个领域,智能技术会与现有模式的结合越来越深入,但同时也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智能技术和管理者如何有效互动,将人的创意性和智能系统的精密计算有效的结合,是目前阶段的主要关键。而在这4大环节中,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智能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和重点,具体来说就是:规划决策模拟化 、管理实时闭环化、专业调度赋能化、执行流程自动化。原腾智能也专注于这4个环节领域部署我们的智能解决方案和智能产品。1) 规划决策模拟化面对变化莫测的商业环境,如何迅速的做出有效的决策,一向是企业管理者的主要挑战,之前企业管理者更多依靠经验和商业直觉,早期的信息分析和专家系统也期望能支持到企业的科学决策,很多BI(商业智能)体系也应运而生。但由于企业决策受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影响,其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导致传统的专家系统难以有效支持对决策的影响分析。而近年来在迅猛发展的机器深度学习,可能是解决此类复杂问题的方向,但目前针对B类的环境往往缺乏足够的、准确的样本数据以供模型分析学习,而决策要素的剧烈变化也会给由机器学习得出的决策模型的适用性带来挑战。我们认为,针对目前B类环境下样本量较少的情况,需要更多的专家介入来完善知识图谱,结合有效数据的训练来尽快总结出模式。而考虑到大部分企业决策需要在多个目标进行平衡,管理者更希望有一套模拟系统给出决策的影响而非直接给出最终的决策答案。因此,规划决策模拟化——基于专家的知识图谱和监督式学习相结合得出有效的模式规律,再建立仿真模型对各类方案进行模拟测算,帮助决策者明确方案的影响,辅助其进行最终的决策。这种方式可能是现阶段规划决策环节的最佳AI打开方式。目前,原腾智能在该领域正充分利用自身管理咨询顾问团队的优势,建设高质量的知识图谱,并与技术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模拟仿真体系,帮助多个客户企业在经营决策,网络规划层面进行决策赋能。主要的解决方案包括:货量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专家确定的关键要素,利用时间序列、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货量进行有效预测。智能定价:基于历史调价数据结合专家分析的定价影响要素,利用收益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确定最优的价格策略模型网点生态预警:基于历史网点的业务数据和波动情况结合专家调研分析的网点经营模型,利用逻辑回归、决策树、马尔可夫链等技术对网点的生态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网络规划和模拟:基于货量预测数据和分拨的操作能力,优化目前的网络线路,并对调整的结果进行模拟比对测算。2) 管理实时闭环化在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下,主要的管理重点就放在如何能确保按照战略和规划进行执行,并有效的反馈。因此,PDCA闭环也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但是,PDCA在企业的有效运行也会遭遇到不少的挑战,几个主要的挑战包括:绩效指标数据的不及时不准确,绩效偏差原因的不可知,改善措施的不可控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速度变慢,无法应对外部迅速的环境变化。在这个领域,我们认为PDCA要发挥价值的关键是闭环的速度和改善质量,而利用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能给PDCA闭环带来助推力。移动技术能帮助各级管理者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获取到问题信息和随时跟踪最新状况,这会给闭环的响应加速;大数据实时技术能对业务数据机型快速的多维度的复杂分析,帮助管理者通过最新最全的数据找到问题所在,这会给闭环的分析加速;而智能技术能帮助更好的分析数据中隐藏的原因,找到最合适的改善举措并计算其效果,这会给闭环的问题处理加速提质。原腾智能在该领域正充分利用绩效管理专家团队的优势,建设新技术加持的闭环管理体系,并将其固化在一套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绩效系统内,帮助客户企业在绩效闭环上进行管理赋能。主要的解决方案包括:针对大型企业的基于大数据的管理绩效仪表盘:针对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特点定制化绩效管理体系,并打造大数据实时平台动态采集并分析企业的业务数据,利用智能知识图谱技术分析问题跟因,通过移动化技术打造移动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各层管理者围绕统一目标,快速发现问题,智能判责分析并在线跟踪改善举措,稳定和提高企业绩效。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基于云服务的绩效助推器:充分利用成熟的绩效管理理论和基于行业专业研究沉淀出的绩效模板,通过云服务的绩效系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建立绩效闭环,从确定目标和分配指标,到指标动态回顾和分析,到改善措施跟踪,最终到绩效激励挂钩。实现企业业绩的有效提升。3) 专业调度赋能化在日常的业务运营中,除了一线的高重复性的操作人员外,有一类角色至关重要,这就是专业的资源调度者,调度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量和资源情况,做出最合理的调配。货代企业中的配箱调度,运输企业中的车辆调度,零售企业中的补货调度都属于该类关键的调度者。如何提高调度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如何降低调度人员流动带来的利益损失,成为众多流通企业一直想解决的难题。我们认为在专业调度场景中早就存在适用的优化理论和技术,但主要的难点有2个:a) 如何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例如货物的长宽高,两点间的行驶预计时间等。这些数据过去都较难取到准确的数值,也影响到了相关优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但我们认为,感知设备和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一定会让该类信息能以较低的代价准确获取到。b) 如何让调度真正使用起来:在某些调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发生过调度者担心工作可能被取代而抵制技术的落地推广。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目前阶段调度技术对专业调度者的作用还是赋能而非替代,应该调整工作机制和绩效制度,让调度能利用优化技术更高效的工作,处理更多更复杂的调度场景。原腾智能在该领域正通过行业专家的知识图谱和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全新打造调度赋能产品,主要的解决方案和智能产品包括:海运货代的配箱调度:针对海运货代面临的不同货主,不同类型,不同目的货物,调配最合理的集装箱资源,帮助调度员设立不违背装箱约束,以最小代价进行配载的装箱计划城市网络的配送调度:针对城市内部的配送订单,考虑到两点间的行驶距离,送货点的特殊限制和接货时间段,调度最佳数量的车辆并安排最优路线,实现在最低运输成本下完成配送运输网络的车辆调度:针对当日的预测货量和运力的预测情况,进行路由调整和车辆资源的调配方案的影响评估,帮助调度员选择兼顾时效达成和成本优化的最适宜的调度方案。  4) 执行流程自动化在一线的执行领域,的确存在众多高度重复性的操作执行,在打造标准化操作的基础上,配合AI和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工作正由系统和自动化机器所完成。在这个领域,我们认为主要的挑战来自于2个方面: a) 交易执行的协同:在现阶段众多企业已经通过内部的业务系统建设,把大部分业务交易的操作流程化无纸化。但是,交易的关键还是在于上下游多个参与方的协同,很多的问题和耗散往往都发生在交接环节。对于很多加盟式的网络企业,我们发现加盟商与总部的交接、结算还有不少需要协同改善的空间,而在专线和零担物流领域,上下游的交接信息不同步,结算过程不通畅的情况还广泛存在。b) 全自动化方案的引入时机和效益评估:全自动流水线、仓库机器人、配送无人机,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的确吸人眼球,而且在部分场景下也的确能带来效率的显著提升,但企业应该在何种条件下引入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带来的效益又该如何正确评估,这可能大部分企业还未深入思考过。我们认为没有完美的技术,只有适用的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目标和业务量规模选择最合适的操作方案,可能皮带机+巴枪智能提醒在一定的单量规模下比全自动流水线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原腾智能在这个领域主要聚焦在协同业务体系的设计和系统打造、智能操作的方案设计、评估和实施。主要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协同业务的专线系统:基于对专线企业的业务理解,我们联合技术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适合专线上下游协同交易的专业系统,帮助专线企业实现信息的互联和共享智能外场解决方案:在人、车、场、货全面设计智能外场解决方案,包含货量预估、车辆调度、场地大屏、人效管理等模块自动流水线方案设计和评估:结合企业发展特点,设计适合企业的流水线方案,评估其收益和影响,并整合设备提供商共同实施。智能化升级的基础前提和途径虽然AI智能技术和管理的结合是未来的趋势,并且AI能在规划、管理、调度、执行多个层面对企业进行赋能,但AI与管理的结合并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遭遇很多现实的挑战。我们认为,AI在企业管理的充分应用要依赖于以下2大基础前提。1)数据化基础:智能化在目前的应用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而如果一个企业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采集效率上面还有诸多问题,其智能化的路径可能要经历很多的弯路和波折。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在进行智能化升级前,先要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治理,包括数据标准的统一、数据质量的校验、数据采集工具的有效使用、数据基础平台的搭建等。2)组织化基础:智能化应用的过程是一个模型和现实相互对照,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在组织里建立智能化赋能管理的理念和不断利用智能化技术尝试管理优化变革的土壤,如果对智能化的结果预期太高太快,同时又无法激励相关的员工进行积极的探索和配合验证,那么智能化的应用很难起效和落地。有了良好的基础,企业还需要明确智能化升级的路径,是全面开花还是逐点突破,是执行环节优先还是规划环节优先,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节奏和企业的内部能力,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又能给自身带来最大改善效益的环节入手进行升级,一般而言,绩效管理闭环和专业调度赋能往往是最先启动的2个环节。确立了智能化升级的路径,在具体的智能技术与管理环节结合的过程,必将是智能技术应用和管理变革的共同体,根据我们的实施经验,最终决定智能化技术是否能成功落地的关键往往都不是技术,而是核心的管理问题没有解决,相应的管理理念没有转变。例如在专业调度赋能上,很有可能就因为调度人员的不配合,会导致优化迭代的速度非常慢,最后在一片质疑声中黯然收场。因此,原腾智能的智能化实施方案往往会依托自身强大的业务专家和管理咨询师团队,对客户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组织和绩效调整方案,辅导客户进行相应的变革调整,在与AI的融合中进一步凸显出管理者/专业人员的独特价值,实现人机的协同价值创造。关于原色旗下原腾智能科技原色的使命是“成就领袖级商业”,原色团队基于流通行业客户的借力诉求来打造核心能力。鉴于此,原色团队从流通行业的战略和管理咨询入手,逐步将能力圈扩展到投融资(原智投融资)和数字化转型(原腾智能科技)。原腾智能科技作为原色服务体系中高科技力量,定位于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加速器,专注于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提供以商业模式升级和管理升级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服务。原腾智能科技协同多家技术合作伙伴形成流通领域的技术生态圈,在技术合作伙伴保持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发挥更多的协同效应。参股和控股多家零售,消费品,物流,仓储领域的专业技术公司。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还有:原色咨询产品:助力提升绩效管理段位(文末有视频彩蛋)原腾智能观点:加盟网络型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原腾智能小数据:优化算法提升集装箱配柜效率与利润“原色咨询”之后,我们为什么又成立了“原腾智能科技”UANSER全方位咨询服务全面来袭

0 Comments